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杰伊.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他的经历是美国20世纪前半期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这种梦想也是美国人当时心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基姆·瑞德是美国人,以前一直从事沉船寻宝工作,直到他遇到那只高尔夫球,他的整个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正在打球的人由于动作失误将球击入美国奥兰多的“格兰德·塞普奈斯”高尔夫球场的湖水中,于是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仿佛看到了一个机会。他穿好潜水衣,带上工具跳进湖  相似文献   

3.
高中时,他是一个害羞、胆小、连眼保健操口令都喊不出的学生,可后来,他成为了“第一个把温州打火机卖到美国的人”。他了解中国,也了解美国, 他在中国看美国,在美国看中国,他眼睛里的世界自然与我们不同。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中小企业只是一个名称,千万别因为它,而失去了跟佬美较量的底气。这是他教给我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VISA信用卡国际组织副总裁李立航是位华裔美国人,他的理财经可以说既有美国人的观念也兼有中国人的意识。 以下就是就他个人理财的一次谈话—— 美国人讲DIE BROKE,意思是“死时破产”,他们的观念是,今生挣到的钱今生花完,中国人则强调攒钱留给下一代。很多美国人,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同学老谢。老谢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总。老谢见到我很高兴,盛情相待。席间,秘书向他汇报,有个美国人上门联系代理广告业务。老谢一听对方是家中美合资公司,当即表示同意接洽,并安排副手,先摸一下那个美国人的底。由于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美国人的办事风格,我就留下来参加了他们次日的商谈会。那个美国老总如约准点来到老谢的公司。这名老总是一个小伙子,看上去比老谢还要年轻,态度谦恭诚恳,操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像地摊上淘的便宜货。老谢同他谈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失去了兴趣,很快将他打发走了。…  相似文献   

6.
张唯  王华 《新智慧》2007,(7):16-16
一个中国老人去美国看望儿子时,美国人所谓“不赚钱的经营之道”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金英 《企业家天地》2005,(11):30-31
从菜地走出的“国王” 如果你向美国人问起亨氏公司的产品,他会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番茄沙司,罐装金枪鱼、青豆罐头、醋泡菜、芥末粉、宠物饲料……因为亨氏公司的产品已渗透到美国人的每一间厨房、每一张餐桌,成为美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总统,为美国的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亚当斯在接替华盛顿就任总统时,美国正面临着与法国关系破裂的危险。到了1797年底,两国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交战前夕。常识告诉亚当斯,要打胜仗,必须要有得力的统帅指挥。有很多人劝他亲自统帅军队,但他认为自己并不具有军事上的特别才能。思来想去,他认为华盛顿才是惟一能够唤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犹太作家群中的后起之秀,双重文化身份的背景使他对身份问题格外关注。在三部曲中,罗斯描述了普通人尤其是非美国人在政治历史大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危机,以及各自所选择的不同的身份认同道路,其中既有作者对美国历史、政治的思考,也包含他对个人身份普世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王家梁失去一条胳膊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可他却把自己对狗的兴趣和自己的事业结合在了一起。他把狗卖到了美国,把生意做进了上海最高的金茂大厦。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一个年轻人带着30美元只身离开了祖国,在异国独立地学习、工作、生活。一天,他的美国经理、多媒体创始人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想拥有一个1万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经过艰苦努力,六年后,这个年轻人如愿以偿了,他成立了一家通信公司。2000年3月3日,这家由海外学子创办的高科技通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天市值便冲  相似文献   

12.
张安兵 《大众商务》2006,(11):45-45
1985年,一个年轻人带着30美元只身离开了祖国,在异国独立地学习、工作、生活.一天,他的美国经理、多媒体创始人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想拥有一个1万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  相似文献   

13.
夹缝中的“他者”形象——论《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在不得不刻意融入美国文化的同时,却被弱势的本族文化所束缚,带有尴尬的双重“他者”身份,生活在夹缝当中。本文试图介绍华裔美国人在祖国母亲中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以及他们在美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同时分别剖析这些现象的根源,主要剖析形成这种双重文化压力的根本原因。最后新一代的华裔对其文化身份有了新的认知,达到了中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用特长致富     
每个人都有特长,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但很多人却认为:只有那些拥有高等学历的人才有特长。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只要是人,都有特长,都有上帝赋予我们的强于他人的能力,只是有的人及时发现和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而有的人把这种资源白白地浪费掉了。美国有一个乞丐,四十年来一直以乞讨为生,并且过得轻松快活。有一次他到比尔·盖茨住处附近行乞,正巧碰上比尔·盖茨的车在他的身边停下来,他认识比尔·盖茨,知道他是世界首富,心想:这回可让我遇上你了,他听说比尔热  相似文献   

15.
《全国商情》2012,(Z2):66-67
他是中国直销行业年轻职业经理人的代表拥有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的生活经历;他做事认真执着,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能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个运动健将.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开拓市场的奋斗者,进入嘉康利公司一年就坐稳了中国区的第一把交椅。他就是黄海涛,一个具有过硬的实力与独特魅力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6.
美旅游业中认为,美国人对亚洲的兴趣从未象现在这样高涨,只是这种兴趣究竟多高尚存争议。随着美国商务旅游者的增长、第一代亚裔美国人重回故里,到亚洲旅游的美国人会大量增长。美国人最喜欢的旅游热点是那些其他目的地看不到的、具有独特文化、自然和历史特点的目的地,如越南、中国、不丹、印尼等。美旅行代理人协会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旅游行业组织,在168个国家有2.5万多成员。协会主席Jeanne Epping预测,美赴东南亚旅行将特别兴盛。他认为,许多美国人准备在有生之年到亚洲观光,看历史性的变革,如回归前的香港、已对外开放的越南等,因而美国最近出现了一种到泰、新、中、日、韩、缅和澳洲旅游的波浪式效应。据统计,96年到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前,王家梁失去一条胳膊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可他却把自己对狗的兴趣和自己的事业结合在了一起。他把狗卖到了美国,把生意做进了上海最高的金茂大厦。  相似文献   

18.
阳珊 《全国商情》2013,(5):95-96
在某种情况下,一种精辟的思想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甚至会扭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思想家的思想是美国前进过程中的助燃剂,对美国政治的未来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民主共和党的代表人物,为了争取自由和民主而奋斗了终生,他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在继承洛克和孟德斯鸠等学者理论的基础上,他致力于建立自由和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出人权思想、民主思想,这些都是人民权利的保护伞,导向着民主的未来,阻碍着一切暴政和压迫。学习和吸收他先进的政治思想,犹如沐浴智慧的阳光,让人明智。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赚不到钱。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大卫&;#183;伯恩斯(David Burns)出版了一本书名为《Ten Kinds of Crackpot——How todeal with them》的书,在国外颇为畅销。Crackpot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怪僻的人”,或者是“发疯的人”,所以,正胡的译法应该是“如何与十种怪人打交道?”他所列举的十种怪人或者是“不近人情”的人是: 一、脸无表情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喧,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你对他说:“早上好!见到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