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几个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单一的经费核算和收支核算,逐步过渡到准企业化核算和经营效益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如何改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几个会计处理问题提出探讨。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缺陷及其修正方法现行制度为核算固定资产,设置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基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基金;同时规定固定资产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的固定基金,核算因购入,自制,调入,融资租入(有所有权的),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固定基金是反映国家或其他投资投到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来源。它与“固定资产”是两个相对应的帐户,二的价值是相等的。影响物移,形影不离。但固定基金确不是“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形成固定基金的核算是这样规定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租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财务会计处理都有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是预算会计制度的一个创新,它既保留了原制度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的对应关系,又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将计...  相似文献   

4.
今年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了对外投资的帐务处理。《制度》规定对外投资业务,都需要作两笔会计分录。如: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用货币资金、无形资产、材料对外投资,除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材料”(一般纳税人还需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倍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外,同时还需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的折旧怎样计算税前扣除额,是对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据笔者了解,本市事业单位有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也有执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这两个制度都没有利润的概念,只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概念;都不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也不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均以原值计价,为解决固定资产购置和大修理的资金来源,设置了“修购基金”科目,该科目的使用,类似于1993年“接轨”前行业会计制度中的“更新改造基金”。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规定“修购基金”的计提标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规定房屋每年计提2%(相当于折旧年限50年),其他固定资产每年提取5%(相当于折旧年限20年)。但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的最短折旧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专用设备等10年,一般设备等5年。“修购基金”的提取标准远远低于《管理办法》规定的可税前扣除折旧的标准。然而,《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应按税法规定的标准进行资产的计价、计提折旧、摊销。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在计征...  相似文献   

6.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以资产融通的方式由企业向租赁公司租入的固定资产,这种租赁方式租赁期较长,租赁费不是一般的租金、实际上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对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这样规定的: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相似文献   

7.
龚蔚 《上海会计》2002,(5):21-2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多处对事业单位中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有关增值税的核算进行了规定。其中,对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在“对外投资”和“经营收入”两个科目的使用说明中进行了具体规定。一、 有关投资过程中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制度》规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帐面价值(含税)贷记‘材料’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帐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帐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  相似文献   

8.
全总印发的《关于工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制定了科目转换和余额衔接表,取消了工会执行多年的文化宫、俱乐部、疗休养院所、工会院校等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并决定从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制度与1994年颁布并实行的旧制度相比,增加了“应收(付)票据”核算、“对外投资”核算和“无形资产”核算等内容。但本人通过学习和实际工作总结,感到有些规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提出,有待大家商榷和指正。一、为了使固定资产的修理、购置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工会事业单…  相似文献   

9.
无形资产是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1998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以下简称 (制度》) ,对事业单位取得、摊销和转让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过于简单 ,不易操作。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意义。  一、关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核算《制度》只规定了开发成功并按法律程序取得无形资产时 ,以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但没有规定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的问题。据调查 ,实务中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将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  相似文献   

10.
投资基金是事业单位用以核算对外投资的基金。事业单位无论是用货币、实物还是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都应在“对外投资”和“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简称投资基金 )两个科目中核算。当发生对外投资时 ,事业单位账目一方面要反映货币、实物或无形资产减少 ,对外投资增加 ,同时还要反映代表货币、实物或无形资产的一般基金减少 ,投资基金增加。因此 ,对外投资增加的金额与投资基金增加的金额应该相等。但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核算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时却出现了“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与“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1.
胡克训 《上海会计》2014,(10):43-46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双分录”核算方法应用范围,除固定资产外,增加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科目的“双分录”核算。“双分录”的核算本质是为了解决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问题。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行政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执行新《制度》时,准确核算这9个“双分录”的会计处理业务不仅是重点,也更是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孙磊 《会计师》2009,(1):40-41
<正>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核算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除了清理报废外,一直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要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要适应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将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货币耗费反映在相关资金来源所对应的支出科目中。笔者认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不能满足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如购买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本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15.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与1997年7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固定资产在标准、分类、科目设置及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深入领会固定资产的这些变化,有利于实务工作者更好地利用会计制度规范和约束会计核算行为,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张山凤 《会计师》2020,(1):76-77
自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执行财政部颁发的财会〔2018〕24号文《医院补充规定》和《医院衔接规定》。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带来以下变化: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引入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全部计入成本,取消待冲基金;固定资产项目的细化、折旧年限及时点的变化;简化基建会计,纳入大账核算;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资本化金额增大;扩展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即并入应付社会保障费;增加预计负债的确认,准确的反映债权价值。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笔者认为有些条款尚需进一步完善。一、《制度》规定的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分录,既难以从会计角度上去理解、运用,又难以充分、确切地体现出所要表述的经济业务内容,有必要进一步修订。1. 《制度》规定“购置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分录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分录(1):(借)专用基金(专款或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分录(2):(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一是不少单位的会计认为:既然花钱购买固定资产,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就应该在减少银行存款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8.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笔者认为,这两组会计分录,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上述会计分录难以理解和运用。不少的会计总认为:既然花钱购买固定资产,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就应该是在减少银行存款(贷方)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借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用的会计分录却是在减少存款的同时,减少有关基金等。对这一点,绝大多数会计都感到难以理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住房基金是指按国家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由国家财政和单位共同筹集,用于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专项基金。根据财政部[1999]32号文《事业单位住房基金会计核算规定》,事业单位按规定用于职工住房方面的资金,在“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核算。收到财政预算和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积金、  相似文献   

20.
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经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贷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按资金来源渠道分别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款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种账务处理方法,会计分录之间没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和必然联系,难以直观、清晰、充分地反映减少银行存款是用来购置固定资产的资产转换关系,以及购置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转化为固定基金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