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我国国际双顺差的原因、性质和后果。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贸易顺差的直接原因是出口商品价格水平相对GDP价格水平的比率持续下降,而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率持续下降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大量贸易顺差的根源所在;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汇率也是影响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水平的因素;大量的FDI进入是形成资本和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在双顺差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不是调节国际收支顺差的很好选择;贸易平衡对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很重要,贸易不平衡越大引起的经济波动越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对2005年到2008年初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价格变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且行业差别不显著;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升压力,出口企业减少价格加成的空间有限,主要是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低汇率传递度的.据此本文认为由于出口商能够吸收一定幅度的汇率变动,短期内汇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具有显著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内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考虑了加工贸易模式下汇率变动对进口中间产品价格和最终产品出口价格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作了改进,根据改进后的变量关系构建了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发现传递程度在短期内比较显著,而在长期内明显减弱。另外还发现,成本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大,需求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源于美国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保险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对2006年1季度至2009年1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和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季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有很大影响的结论,并从调整结构、开发危机保险产品和转变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保险业防范金融危机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中国汇率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价格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资本密集型商品,本币升值客观上能够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有形的出口商品和无形的出口商品(服务)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就有形的商品而言,则是指物质形态上和功能形态上不同类别、档次、花色品种的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整个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科技、服务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短短的20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与国际市场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也是跟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将我国抓紧时间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紧迫性提到了面前.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优化和改善我们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确保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已有文献在研究出口质量的经济效应时,主要关注"中国贸易增长之谜",对危机冲击时的贸易波动重视不足。利用2006-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危机期间出口质量对出口波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出口质量对出口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口质量越高出口波动越小。需求侧收入效应和供给侧多样化效应作为较高的出口质量能够抑制出口波动的重要渠道,大约能够解释1/2的抑制作用。出口质量较高的企业通过高收入国家较高的消费比重、较低的需求波动和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抑制了出口波动。但是,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出口质量越高出口波动越大,金融危机期间该类产品较高的需求波动加剧了出口波动。此结论可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和"调结构、稳增长"的外贸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1989年我国对外经贸持续发展,外贸总额比上年增1.3%,其中出口增6.5%,进口降3.9%,贸易顺差50亿美元,不仅创下建国40年来顺差最高圮录,也是中国外贸史上的最大顺差年。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中制成品比重超过七成;进口中生产资料占八成以上,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有所下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外贸出口提供五分之一货源,担负70%以上“三来一补”业务。技术贸易迅速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的增长,投产的三资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我国对外经贸存在宏观控制不善,以及经营作风、出口商品结构和适销对路等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外贸法制,迅速制订对外贸易法及其他配套法规,加强治理外贸环境、整顿外贸秩序;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深加工、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收入弹性时变性的特点进行验证,并对能源消费收入弹性进行估计,然后对估计得到的能源消费收入弹性是否具有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收入弹性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并且能源消费收入弹性不断下降并最终收敛为-0.08。虽然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收入弹性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并最终收敛,但是能源消费收入弹性短期仍然为正,这种现象在近十几年不会改变。因此,我国政府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要大力进行节能减排以减缓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10.
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影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退税政策,是一个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而运用财政手段,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商,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税或者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项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对鼓励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廉价商品经常遭到反倾销调查;对美贸易持续不断的顺差;外汇储备的直线上升,以及我国各级财政都出现赤字,许多专家学者都因此而提出取消出口退税。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我国出口退税状况的实证研究,探讨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量的关系,从而为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根据2000年~ 2010年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承担了巨大的美国消费型的隐含碳排放量,其中机电类产品一直是对美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留在了中国,成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阻力,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影响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分解为能源使用效率、生产技术、对美出口规模和对美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及生产技术改进为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减少做出了贡献,其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而对美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则导致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分析一个国家的出口实力,有必要在商品出口优势指数的基础上.建立整体出口优势指数,其测量方法是赋予每种出口商品一定的权重,然后将所有出口商品的出口优势指数加总。从指数模型导出两个推论,其一是一国出口商品集中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其整体出口优势的提升;其二是一国出口商品越具稀缺性.则越有利于其整体出口优势的提升。运用该指数对国家出口优势进行全面衡量。有助于正确评估一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从而适时调整其对外贸易策略。但该指数也存在局限性。影响一国贸易的因素很多,有时并不是整体出口优势指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汇率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前提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有助于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不过这种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出口额的减少的基础上.鉴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外部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可以适当对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这样既可以化解国际贸易纠纷,平衡国际收支,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又对我国劳动力就业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进口、出口贸易额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额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且存在对称性;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是长期的,但在短期内(约一年)最显著,且对进口的影响比出口滞后一个季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石油资源需求在我国不同行业间呈现的特征,分别利用ADL和DynamicPanel数据模型对七大行业部门石油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七大行业的石油需求价格弹性在长期与短期均较小,在短期各个行业的石油需求数量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水平,滞后1期石油需求对当期石油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从而表明各个行业部门的石油需求具有典型的“棘轮效应”。此外,从单一部门和多部门混合估计结果的比较来看,ADL方法下石油需求的短期价格弹性与长期价格弹性并无显著差异,但DynamicPanel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却显示短期价格弹性系数明显低于长期价格价格弹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ISO9000系列标准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ISO9000的内生性后,贸易伙伴国的ISO9000认证水平对于我国出口具有显著消极的影响,其出口弹性为-0.19;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ISO9000认证水平的相互作用对我国出口具有积极的"共同语言"效应,其出口弹性值为0.02;我国ISO9000认证水平对于出口的影响不显著。综合上述影响,认为ISO9000系列标准这种理论上的非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出口起到实际的贸易壁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采用2001—2015年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前十类商品的出口数据,运用CMS模型进行分航段(东南亚航段、南亚及波斯湾航段、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和分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出口增长来源分解,分析表明: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品竞争力效应占主导地位但贡献度出现下降,市场需求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而商品结构效应阻碍出口但作用微弱。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进口国需求结构存在供需错位,一定程度抑制了出口增长。应在培育主要出口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汇率影响贸易结构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的背景,对人民币汇率与对外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EG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贸易结构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是因,商品贸易出口结构是果;同时VECM模型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1%,会导致商品贸易出口结构优化0.184787%,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带来商品贸易出口结构的显著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我国2001-2011年的服务贸易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潜力与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两国间的距离是影响我国服务出口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存在服务贸易不足,仍有服务贸易增长的潜力;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越大,经济自由度越高,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就越显著,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损失越小,出口效率越高.目前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居民家庭住房需求总量与动机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具有双重性,即消费性和投资性。从影响居民家庭住房需求的各个要素入手建立居民家庭住房总量需求模型,进而探讨需求总量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理论含义和估计方法。国内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购房的主要目的还是用于住房消费。对于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构建居民住房的动机选择理论模型,从模型角度对居民住房的动机在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