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深化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我市“八五”期间特别是去年撤地设市以来,全市通过认真贯彻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发、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加大各个领域的改革力度,已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9亿元,“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7.7%;  相似文献   

3.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开局年,浦东新区根据全市的统一领导和具体部署,发挥各方面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扩大开发开放,拓展政策效应,启动重点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九五”开门红,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乘势而上的良好势头。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6年,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10.2亿元,同比增长20.cop,高于全市平均增幅约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132亿元,同比增长18.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2亿元,比上年增27.3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23op;批准…  相似文献   

4.
七台河市以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66亿元,比1999年实施技术创新前增长31.5%;“九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810万元,企业围绕技术创新,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103项,拉动企业投入资金2.3亿元,形成产值逾亿元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左右。一、突出科技先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强化组织领导,增强科技首位意识。在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石家庄市外经贸工作积极实施大经贸战略,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全市外贸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海关统计,“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外贸出口191352万美元,年均增长20.9%,比全市“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13.2%计划达到5亿美元,年均增长20.9%,比全市“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13.2%的速度高出7.7个百分点,超过了“九五”计划达到5亿美元的目标,其出口连续数年在全省11个市中名列第一。市外经贸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和市级“明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国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益于以下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放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使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11481家,注册资金达16.9亿元,年总产值达26亿元,对国民经济和财税收入的贡献率均达80%以上,成为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柱,给文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经济指标大增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18.31亿元,发展到1999年的32.52亿元,增长了59.8%,年递增12.4%,今年上半年完成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财政收入从1995年的1.1198亿元,发展到1999年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市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市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内贸易部综合计划司“八五”期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276亿元,其中农村为28001亿元,比“七五”期间增长856%。进一步开拓广大农村市场,将成为“九五”期间流通体制改革的侧重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纷繁万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遵义市克服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九五"计划所提出的主要目标大部分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十五"计划开好局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九五"是我市经济增长速度快,质量好的五年。2000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246.1亿(现价),"九五"年均增长10.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67元。基本实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工作》2006,(1):22-24
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经济逐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低速低效运行的困难局面,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2004年达到326.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24.2亿元,  相似文献   

10.
风雨房贷潮     
2002年我国GDP增长8%,其中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与间接贡献率之和达到1.9%~2.5%,标志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确立起来。 据统计,1998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680亿元,2002年达到6616亿元,年均增长25.3%: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97年为190亿元,2002年达到8253亿元,年均增长1倍以上。截至2003年4月,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18357亿元。  相似文献   

11.
当2000年大暮徐徐落下,新世纪钟声敲响之际,上海经济为“九五”最后一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GDP 全年增长10.8%人均 GDP 达4180美元上海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平台上运行,增幅呈回升态势:2000年全市 GDP 总量完成4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 GDP 为3456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4180美元。数据显示,2000年1至11月,上海工业实现增加值1792亿元,同比增长10.5%;房地产投资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外贸出口累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冲势强劲。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经济》2010,(3):1-1
从1998年进行住房体制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由1998年的361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6232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 20世纪最后一年,为浦东房地产业“九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浦东房地产业在 2000年的表现无疑是近几年来最让人满意的。浦东房地产业在 2000年中取得新成就、形成新特点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新动态。 一、新成就:浦东房地产业在 2000年中巩固了两个“地位”   ——浦东房地产业全方位加速领跑,巩固了在全市的龙头地位。浦东房地产交易在繁荣中健康发展,各项交易量持续增长,连创新高。全年内销商品房销售面积达 284.9万平方米, 3.02万套,金额 79.5亿元,分别比 1999年增长 34%、 21…  相似文献   

14.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地级城市之一,为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嘉兴市日渐成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的房地产业,嘉兴房地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从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来看,1997年全市为12.19亿元,2002年完成投资47.97亿元,5年中,开发投资年均增长31.5%;从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来看,1997年为53.23万m2,2002年上升到181.0万m2,年均增长27.8%,2002年较上年增长52.7%;2002年末住宅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宁波市GDP年均增幅预计在10%以上,到2005年,经济总量将突破2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5万元(约合4200美元),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近20平方米,而国际经验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使房地产增长0.12%,如我市GDP平均保持10%的增幅,则房地产增长可达1.2%,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那么,市民未来追求的居住模式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及政策效应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尤其是90年代末,启动了市场化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的房地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很快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性产业。2000年,房地产经营收入达4515亿元,房地产开发税金为214.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直接和间接打动GDP增长每年保持在2个百分点左右,以平均每年GDP增长8%计,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达25%。  相似文献   

17.
“八五”期间,是番禺市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全市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格局,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245.4亿元,工业产值198.9亿元,出口产值91.2亿元(均为现行价),上缴国家税金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51%、49%、17%。到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达17364家,营业收入超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2006,(8):33-38
一、涪陵区产业发展评价 (一)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具备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十五”期间,涪陵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67亿元,是“九五”的1.8倍,年均递增12.6%,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8亿元,在全市排名第6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3375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概况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市五大临港产业之一。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企业267家,比上年增加26家;总资产489.81亿元,同比增长18.8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74.16亿元,同比增长24.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98%:完成销售收入1077.89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省石化行业销售收入的40.22%,增幅与全省持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据上海市房管局部门的统计,全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已逾1700多家,其中中资公司1200多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公司500多家。合计注册资金总额超过300亿人民币,在业员工总数约为4.8万人。与此同时,上海的房地产业翻过了多彩的一页,1993年全市批租地块392幅,完成投资20.4亿元,房产交易额突破11亿元。在建商品房面积2300万平方米,可以说,今天的上海房地产开发已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兴旺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