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18-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年均增长率超过9%。近几年,我国又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特点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2003年GDP增长9.3%。2004年至今年上半年。GDP均保持在9.5%的增长水平。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更多地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的,仍然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特点。目前,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额的73%。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能否迅速赶上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超级大国”? 日本经济的崛起确实引人注目。早在1968年日本就已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美经济实力虽有较大差距,但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2.8%上升为1987年的11.5%,同期美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用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该国的经济实力,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表示该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以此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实力的关系。经济的有效增长是经济实力加强的保障,而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实力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为以内需为主导的日本经济,1990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35.4万亿日元其中以个人消费为中心的民间最终消费支出达248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日本人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与企业设备及住宅方面的投资相比,其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显得格外突出。根据日本总务厅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性消费状况调查,1989年日本两人以上的普通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为305196日元,与5年前的1984年相比,增加了9.8%,而1984年与前一个5年的1979  相似文献   

6.
GDP增长8%,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吸引外资跃居世界首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投资、消费总量均突破4万亿……面对2002年中国经济呈上的这份漂亮答卷,人们不禁要问:2003,中国经济是否还有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亮点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以下亮点: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由消费、投资和出口组成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其中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愈加明显。从近几年山东省居民的消费变化情况看,最终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扩大,由1993年的45.45%扩大为1997年的49.50%,1997年居民消费对经济贡献率(消费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比)已达到50%以上。正因如此,扩大国内需求、刺激居民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特别是自199…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许小年教授2008年12月27日在燕山大讲堂做的题为“迟到的衰退”主题演讲的一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全靠投资。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投资现在占GDP的42%左右,其增长率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年为20%;出口,通常经济学上的计算只是净出口,去年净出口占中国GDP的9%,而出口的增长平均每年为30%,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经济普查的数据,根据新公布的数据2004年GDP中第三产业被少估了2.13万亿元,经济普查查出2.13万亿元第三产业漏统增加值,使得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的比重从31.9%上升到40.7%,提高了8.8个百分点,虽然与发迭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这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幅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大小又与消费需求的强弱密切相关。,经济普查数据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长。2006年是“十一五”第一年,预测消费走势将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作出判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检验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有利于减少CO2排放,但牺牲了经济增长;2008年前后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经济代价存在差异,2008年前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相反方向,人均GDP较高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不同行业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服务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风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厘清在不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中国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的政策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鸿阶 《亚太经济》1989,(1):11-15,20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亚洲“四小”经济发展异常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四小”经济增长是得益于适宜的国际经济环境,实行出口带动增长战略;有的将其归结为儒家文化价值观,以及自由企业制度的作用。应该说,这些看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对“四小”经济增长源泉的综合认定却很不充分。那么,“四小”经济增长源泉是什么?其前景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张喆 《科技和产业》2004,4(2):48-49
<正> 中田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2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到8%,占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5%。在全球对外进出口贸易增长中中国占了60%。工业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2002年总共消耗了占全球当年消耗锌的24%,铁矿石的28%,铜矿的17%以及不锈钢的23%。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使得中国逐渐由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追求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西德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广大经济后进国家的称道与瞩目。在此,我们重点选择日本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创造了“奇迹”,即1955~1973年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秩价年上涨率不过5%~6%,而且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相近性,尤其当时日本与目前中国均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均处于由不发达市场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起飞时期稳定物价的经验和做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特别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应依托消费拉动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拉动力有三,消费、投资和出口(顺差)相互联动,归根到底落脚在消费。长期以来我们侧重投资和出口(顺差),对消费着力不够,导致出现一系列矛盾,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越来越低。实行科学发展观和进行宏观调控就是适当控制投资,并扩大消费需求。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永续增长,本文提出经济增长应依托消费拉动为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战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大奇迹”,促成这一奇迹的原因很多,其中极其旺盛的企业设备投资被称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设备投资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以求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主导力量;消费结构转化起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促使消费需求扩张,消费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从1965年度到1978年度的13年间,实际增长1.69倍,平均每年增长7.9%,而同一时期的设备投资则增长2.39倍,平均每年增长9.9%,它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即全国经济增长率。不过,如果把这一时期分为前后两个较小的时期,即1965年度到1973年度(这一年度发生第一次石油冲击)为前期,1973年度到1978年度为后期,那么,前期设备投资增长率持续达到16.5%,远远超过10.4%的经济增长率,后期“经济增长率仅达4%,而设备投资增长率则等于零”,因而经济增长型式起了质变。  相似文献   

18.
一、东亚经济的繁荣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和东盟五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也可以称做是西太平洋地区。这一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0,人口却占1/3,GNP约占1/5。这个在近代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相对停滞和落后的地区,在近几十年内却取得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而成为当今世界“增长的中心”。如果追溯东亚经济的跃进,还应从5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进入70年代东盟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的互联性有多大?不同项目、部门和国家间的跨境流如何变化?国家经济体的跨境流或"互联性"排名如何?对商业和决策者又有哪些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回答了这些问题。世界已变得紧密互联,尽管2007年-2009年经济活动流出现了重大回撤,但金融流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价值在2012年仍占全球GDP的36%,比1980年高1.5倍。报告估计,每年经济活动的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5%-25%,互联性较强的国家获得的增长好处比互联性较弱国家多40%。这与经济理论一致:互联性可以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竞争和创新提高生产率,从而提振增长。  相似文献   

20.
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强大动力,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消费率(即消费占GDP的比重)、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即各需求每年的增量占支出法GDP增量的比重)的纵向比较分析可看出广西经济增长存在如下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