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贫困内涵、贫困的性质和原因的认识日益加深,反贫困战略也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向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并重的方向转变。换句话说,反贫困战略日益重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有效的反贫困战略是:既实现惠及贫穷人的经济增长,又实现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再分配;而增加贫穷人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其知识水平,使贫穷人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改善其健康状况,解决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改善其营养条件,是再分配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世界贫穷人口连续三年上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最近透露,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每天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贫穷人口已经是连续3年呈上升之势,这表明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努力已出现倒退。据悉,目前有13亿人口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属于世界银行所规定的穷人标准。世界贫穷人口连续三年上升  相似文献   

3.
张峰 《北方经济》1993,(4):11-13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穷人的产生,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减少贫困,以至消灭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四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在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农村贫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60亿人口中,和贫困沾边的人恐怕不计其数。从广阔的非洲大草原到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多少年来一直回荡着“穷人的呼声”。3月15日,由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收集了全世界60个国家的6万多穷人对自己贫困经历的叙述和对贫困的新的见解:饥饿、寒冷、无助是贫困,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贫困的形象总是衣衫破旧,食不果腹,正像一位埃及妇女所说:“我的孩子们在饿肚子,我总对他们说饭正在煮着,直到他们睡着为止。”物质的匮乏的确是贫困的主要特征,但它仅仅是贫困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2007,(4):95-95
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帮助全球数百万人口摆脱了贫困,因此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小额贷款之父”。故事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一个20多岁的弱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名叫苏菲亚的编织竹条的农村贫困妇女,忙碌一整天,最终却连肚子都填不饱。尤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处于易发生贫困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要高于我国的平均贫困水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占我国贫困地区的一半多,少数民族贫困人数也占总贫困人数的一半多。而妇女在现代生活中较于男性公民有天然的劣势,她们更容易成为贫困的对象。所以,少数民族妇女是"穷人"中的"穷人",她们更需要加大关注力度和扶贫力度。本文选取少数民族妇女为研究对象,探讨妇女反贫困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贫困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贫困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贫困的内涵、度量和类型,减贫战略及其演进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宏观上将减贫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微观上将瞄准机制直接瞄准穷人和进行制度扶贫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珂 《世界经济情况》2007,(5):53-56,33
世界经济发展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发展试图让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受益,但是穷人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变迁,贫困的定义和测定在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从最初的重视收入与消费,到如今对脆弱性和发言权的关怀。相应地,随着贫困思想的演变,减贫战略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于指导中国当前的减贫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倪念念 《黑河学刊》2011,(6):3+135-3,135
20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社会普遍认为贫穷是由于个人懒惰所导致,极端贫困的人必须进入济贫院。文章从这一时期主要思想家的贫困思想,阐述这一时期一些济贫观点。  相似文献   

10.
尤努斯有句名言:“对穷人的赠款是害了穷人,有偿,才是真正帮助穷人。”2006年10月13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农村银行及该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以表彰他们努力为穷人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公告中说,尤努斯通过孟加拉国农村银行向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银行贷款,使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小额信贷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了发展经济和人权的前提,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58%的借款人已脱离贫穷线笔者穿过孟加拉首都达卡的街道,走在去采访…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西奥多·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12.
穷人陷入贫困的因素与抗争方式 目前,世界上还有12亿赤贫人口,他们每天生活在只有一美元以下的水平上。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贫困只有轻重之分,但没有国界之分,亘古通今,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会有穷人,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也都会产生穷人。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逐渐弱化,由此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多维贫困为例,试图从家庭养老的角度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讨空巢老人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变化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老年人的视角,利用2009年与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滞后因变量回归(LDV)考察基期的居住形式在下一期的影响,实证检验了是否空巢所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差异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空巢增加了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发生率,降低了收入和健康维度的贫困发生率,综合作用下空巢并没有显著增加老年人多维贫困发生率,且该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空巢通过影响老人的经济和非经济支持获得作用于老人贫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配偶的非经济支持保障了空巢老人免于陷入收入和健康维度贫困;子女的非经济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这意味着在养老资源有限情况下需更多关注独居空巢老人,在鼓励子女关爱老人的同时,还可以鼓励老人通过社会参与弥补缺失的精神慰藉。文章为理解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周来 《科学决策》2005,(12):32-34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我整日研究的经济学理论,面对这些穷人的现实境遇,显得那第苍白无力。我第一次感到,无视贫困、无视真实世界中人的痛苦与愿望是经济学的失败!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相似文献   

16.
弄懂“穷人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招待会上谈到三农问题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话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新财经》2014,(1):15-15
比尔·盖茨:技术不能拯救世界互联网帮助不了穷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报道,比尔·盖茨说,电脑拯救不了世界——不管马克·扎克伯格以及硅谷其他人怎么看。互联网的威力根本帮不了全球最贫穷的人群,倒是根除某些疾病有望造福于穷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多穷人。贫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贫穷,会给人留下久久渗血的伤口既使那伤口在时间的绷带下似乎愈合,风调雨顺时恍然不觉,一旦风雨交力口,就会引爆疼痛。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下乡调研时,听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抱怨: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穷人就该被帮扶"的心态,凡事都想靠政府出资包揽,靠帮扶干部出力包干。现实中不排除有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消极心态,这与个人认识有关,也与过去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有关,让一些人产生了惰性。但是,解决"精神贫困"  相似文献   

20.
王曙光   《中国经济周刊》2007,(17):54-54
在尤纳斯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上个世纪70年代,孟加拉的贫困状况和孟加拉穷人获得信贷的困难状况几乎令人难以想象。在几乎所有的贫困地区,穷人被那些高利贷所控制与剥削,他们不能摆脱高利贷,因而甘受高利贷放款者施加给他们的不公平信贷;另一方面,正式金融体系却严重忽视了穷人这一最需要信贷服务的体系,把这些渴望贷款的穷人排除在信贷体系之外,使他们难以用贷款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