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社会和经济运行应当以社会的自我调节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政府管理调节为辅的改革思路,改革现行的企业法人登记制度,实现企业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适当分离是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也是对现行企业法人登记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市场准入是政府对经济实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市场主体资格并有能力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核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及其经营事项和范围给予批准和许可的一系列制度。其中,企业法人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是市场准入的重要制度。我国执法实践证明,企业法人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应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登记审批制度的基本思路我国目前的登记制度把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和经营资格的确认混为一谈,是造成目前登记审批制度混乱、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的主要根源。改革前置审批程序,减少专项审批和许可证管理的项目或行业,按照WTO要求把前置审批削减到最低限度,并逐步由行政审批制度过渡为登记注册官制度。首先,要把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和经营资格的确认分离。工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只确认企业的法人资格,企业只要提交基本的文件即可颁发营业执照,企业以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存在,由此企业可以进行开立帐户、刻制印章、办理各种许可审…  相似文献   

4.
现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缺陷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缺陷一、企业登记前置性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目前在申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往往需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批准许可后,方符合注册登记条件,工商部门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后,申请人才获得经营资格。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初步清理统计,目前企业在申请登记注册前,需经相关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审批的事项有193项。其中有的是法律、法规规定,有的是规章规定,有的是规范性文件规定。这种情况在省以下更为严重。这种前置审批的多、滥现象,不仅给注册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更主要的是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限制了企…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主体资格是否存续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和最高人民法院有着不同的意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10条规定:“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终止。”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法经[2000]23号函答复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法经[2000]24号函答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巾,指出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两部门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在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法人的市场准入或退出的标准(标志)不统一。  相似文献   

6.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地位如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导致立法相互矛盾,执法不统一。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仅丧失其经营资格,同时丧失其法人资格,这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性质所决定的;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之债权债务由清算组继受,清算组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是被清算企业人格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企业法人申请开业登记是国家对企业法人资格及其生产经营事项予以法律上的认可的法定程序。工商企业只有经过核准登记,才能具有法人资格,获得名称专用权,才能刻制公章、签订合同,注册商标,刊登广告,申请银行账户,取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企业(本指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法人,下同)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才能取得法人资格,这是《民法通则》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本仅就企业登记注册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做一些不成熟的探讨,以资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行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的表现形式(一)企业法人资格。《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依法成立;二是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三是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规定,企业具备法人条件的,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履行行政许可义务中,申请人取得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的开业登记,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且其又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而取得登记的,被侵权人是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还是直接向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检举、揭发,请求行政救济呢?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大都认为被侵权人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对此,笔者结合如下案例与大家商榷。上海某燃气有限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简称“某公司”)。经营期间,某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盈利,经公司全体股东决议,由公司与松江区叶榭镇某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1.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否可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1.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否属于机关法人 依据我国现行《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法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显然,社区居民委员会不是企业法人。而《民法通则》第五十条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度检验(以下简称年检)是我国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实行年检制度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从1982年12月12日以国家工商局文件形式开始,到1988年6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后国家工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实施细则》、1994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年检并没有一个较完整的成文规范。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同时确认了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的登记管理制度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已暴露出司法实践的不统一、不规范和行政管理上的矛盾与混乱等诸多弊端,需要对其改革,建立两套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分别核发《企业法人执照》与《企业营业执照》,分别作为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的证明,并分别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股东以全部出资对企业法人负责、企业法人以全部资产对债权人负责的企业法人制度或“有限责任制度”,既保障了债权人的权益,又使企业法人的股东或投资者避免经营失败而导致倾家荡产、面对众多的讨债者无力应付.毁灭自己及家人的全部正常生活,甚至出现“父债子还”的野蛮之举。因此,企业有限责任制度,特别是现代有限公司制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王芳芳 《现代企业》2007,(7):27-27,26
企业集团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服从于生产力发展和追求经济运转高效率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新形式。根据国家工商局《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16.
市场准入是政府对经济实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政策,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市场主体资格并有能力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核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及其经营事项和范围给予批准和许可的一系列具体制度。政府实施市场准入的管理机关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准入制度所规范的对象主要是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企业。本文将重点围绕企业登记管理论述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概述以企业登记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制度,最初主要是为着国家掌握税源而产生的。随着市场主体加入者的多…  相似文献   

17.
瞿杰 《陕西审计》1996,(1):37-3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种以“产权清晰,政企分开,青任明确,管理科学”为基末特征,以各种形式的股份制,合作制为代表形式的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真正到位创造了条件。本文仅就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期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方企业法人的资信证明是反映中方投资的经营状况、资金来源、出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中方企业法人的出资能力直接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后注册资本能否实缴到位。在审查中外合资企业提交的登记材料时,登记机关应重点对投资出资能力进行审查,这是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的关键。对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投资的资信证明审查应区分不同情况,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法人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准入是政府对经济实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市场主体资格并有能力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核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及其经营事项和范围给予批准和许可的一系列制度.其中,企业法人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是市场准入的重要制度.我国执法实践证明,企业法人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应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20.
韩洪杰 《活力》2004,(1):35-35
企业法人是指具备企业法人的法定条件,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成立,是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在我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代表企业法人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