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长珍 《魅力中国》2014,(17):124-124
一、引言 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人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但我国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还需更加快速的发展.更加广泛、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扈佳玮 《中国招标》2012,(38):52-55
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鑫 《魅力中国》2014,(9):106-106
设计必须科学化,这意味着要科学地阐述客观设计过程及其本质,分析与设计有关的领域及其单位,在些基础上,科学地安排设计过程,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不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先进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科学地进行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  相似文献   

4.
庄晓娜 《魅力中国》2014,(24):119-119
随着各种技术之间相融合的发展,机械自动化作为一种全新生产力,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充分重视。机械自动化的实现将机械生产引领向了一个新的领域,而机械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不仅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并且在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赵悦  梁雅淇 《魅力中国》2014,(9):114-1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造技术是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是创造财富和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现金手段的基础。本文分析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并阐述我国先进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造技术是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是创造财富和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现金手段的基础。本文分析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并阐述我国先进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何朝军 《魅力中国》2011,(14):146-14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制造技术的发展成为制造业得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本文浅析我国目前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并简要分析我国先进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的改变着世界。随着社会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机械化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为此,我国的机械化水平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机械制造业方面的成果非常显著。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不断的更新换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机械制造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各方面的需要,比如,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新的时代发展背景,新的时代发展环境。另外,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自动化技术的灵活运用也将成为新时代生存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会更加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变革,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乃至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机械制造的的全面进步以及社会的进步。而在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中,不仅仅只是制造的革新和应用,同时在其他各方面也应该采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叶恒 《魅力中国》2014,(3):316-316
在国家科技发展衡量标志中,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其不可缺乏的一个标志,同时其还属于全球科技竞争重要的内容。机械制造业技术的改造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对此,详细分析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趋势,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杨磊  郭巍  李磊 《魅力中国》2010,(14):112-112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发展进步同样也为油田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本文将通过分析讨论石油化工环节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以及油田监控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我国石油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制造业也发展迅速。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机械自动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机械自动化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产业支柱之一的机械制造业,它将在我国绝大部份地区内实现自动化,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商品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帅  刘有维 《魅力中国》2014,(12):101-10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技术设备逐渐被应用在了各种生产企业中,当然这也主要得益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也可以说,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时期的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的水平在多种技术的大力支撑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比如网络化、绿色化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等已经逐渐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贾竣皓  刘德志 《魅力中国》2014,(11):224-224
近年来,自动化机械已经成为制造业重要的生产基础设施,其不仅提高了机械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整体质量。随着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机械制造业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提高机械制造中焊接环节的质量与效率,机械制造业开始运用焊接自动化技术,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机械制造焊接环节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对促进机械制造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焊接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焊接自动化对机械制造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机械制造生产。为了保证技术与生产之间的相互适应,机械制造企业必须立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对其具体应用加大研究力度。文章针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意义及特征入手,结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该技术应用的对策,以期为提升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瑞洁 《魅力中国》2014,(27):226-226
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主要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及特点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赵睿 《魅力中国》2014,(7):138-138
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自动化技术作为保障,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机械工程的进步.目前.我们强调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创新实践开发。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也能够作用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因此,想要实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创新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指出要高度重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的相关工艺技术进行融合,不断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机械数控加工是制造业中必须运用到的技术之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的水平,是提高制造业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本文从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技术实施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及控制措施等,期待对于业界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欧阳军 《魅力中国》2011,(1):153-153
随着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越来越紧密。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产、高效、低能耗、无污染为目标的机械制造技术,已成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和管理效能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技术条件下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识不断增加,自动化系统与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和利时的经验是:有创新,才有发展,而将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共赢发展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