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假日旅游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包括旅游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改善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如休假制度的创新、旅游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旅游信息系统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同时还必须依靠社会的矫正和市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有闲"一族越来越多,法定假日加上双休日,人们的基本休闲时间已经达到115天,人们已经厌倦了井喷式的假日旅游,开始对逍遥自在的休闲旅游产品青睐有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秦皇岛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一、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关系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者越来越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不同于以往走马观  相似文献   

3.
张慧 《特区经济》2009,(12):174-175
我国假日制度在经历了四次调整后,逐步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原有的周末休假制度及小长假的出现,使短途、经济、易达的城郊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本文在分析城郊旅游时间、地域、需求、产品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休闲旅游--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英 《特区经济》2006,(5):194-196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沈国斐 《浙江经济》2005,(14):59-60
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春节”、“五一”、“十一”三个七日长假,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旅游热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假日旅游经济。假日旅游经济的兴起,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浙江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0.7万人次,旅游收入68.22亿元。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假日旅游经济也面临许多困难,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有可能逐渐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7.
一、开展假日旅游要立足长远 自双休日制度实行以来,假日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开始实行的长假制度,使假日旅游出现了所谓的“井喷”现象。但也正因为蓄势已久的旅游需求潜能突然释放,旅游供给的相对滞后,使得假日旅游带来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旅游供需双方此消彼长,忽冷忽热。这与市场运行规律及政府调  相似文献   

8.
曹灿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8-11
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以苏州市城市居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比分析小黄金周和传统黄金周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出行频率增加,出游方式多样化;传统节日主要以家人团聚和短线游为主;长线旅游主要选择在带薪假日和国庆节出游。  相似文献   

9.
假日消费依然红火,休闲经济正在形成。近年来,假日消费一直红红火火,春节、“五一”、“十一”假日黄金周,为商贸、餐饮、旅游等提供了巨大商机;同时,我国现有的114天法定节假日,为以旅游、娱乐、体育健身、化传播等为内容的休闲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田哩 《特区经济》2010,(8):169-170
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一种新现象,也是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动向。文章以重庆大足石刻假日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大足石刻假日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足石刻景区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陆红光 《特区经济》2011,(4):172-173
随着城镇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周边区县成为市民假日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环城游憩带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地域,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文章重点阐述广州环城游憩带对清远旅游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清远旅游发展提出探讨,以探索清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增城作为广州的一个县级市,经济发展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增城的旅游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增城正在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城。本文对增城旅游运用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增城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曹洪珍 《特区经济》2012,(6):142-144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都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南川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南川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端旅游发展研究——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扬 《特区经济》2011,(10):129-131
发展高端旅游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学说和旅游形态变化的规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合理有序发展高端旅游,是顺应世界旅游发展潮流、适应当前中国旅游形态向休闲度假转变的需要,以高端旅游的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支撑海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富岛强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影 《特区经济》2014,(9):202-204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养老休闲旅游将是极具前景的市场,海南具有发展养老休闲旅游的优势,要利用这一机遇,构建起养老休闲旅游服务体系,做好海南养老休闲旅游的规划、宣传、产品研发,并充分与当地社区、乡村发展相结合,开拓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养老休闲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6.
休闲视野下的无景点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磊 《特区经济》2011,(3):150-15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景点的挖掘与开发。无景点旅游是相对于景点旅游而言的,是不往景点赶场的完全自主的休闲旅游,它的兴起是旅游者成熟和休闲大众化的结果。立足于无景点旅游的休闲本真性,以休闲产业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无景点旅游,使之成为休闲旅游的常态乃至旅游选择的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俊昆  郭起华 《特区经济》2008,(12):148-150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其中,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充分运用节庆、参与体验、纪念品等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将促进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动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客家地区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正从以观光旅游为主,逐步转向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共同发展的多样化格局。论文通过对台湾休闲旅游发展的借鉴,为厦门鼓浪屿风景区推进休闲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出大力发展自行车休闲游、完善游客中心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发岛上特色休闲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得到跨越式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缓解"三农"问题、满足国民休闲度假需求、活跃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却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为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系统、外生动力系统两大系统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