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福建华侨出国的历史,根据我国历代统治阶级对国人移居海外的政策和对海外华侨的态度、移民的性质和出国原则等因素,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五代至宋元;二、从明朝至鸦片战争前;三、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第一阶段,即从五代至宋元,是东南亚闽侨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予闽人出国及海外闽侨社会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唐五代至宋元,福建不仅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也日益繁荣。北宋时,泉州港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国内大商港,元祐二年(1087)正式设立福建路市舶司。南宋时,泉州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商港。元时,泉州港号称东方大港,“Zaitun”之名为亚洲各国商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2.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曾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府和南宋王朝的都城。靖康二年(1127),金攻陷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北宋灭亡。其后,宋高宗南逃,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绍兴八年(1138),定都杭州。至前幼帝德祜二年(1276),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共139年。南宋时的杭州,是十二、三世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经济文化繁荣于一时,是杭州在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宋人笔记小说《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  相似文献   

3.
南宋粮价细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本表为《中国古代物价细表》之一部。 (2) 本表旨在搜集和表现有关南宋粮价数据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表内力求包容文献中所有有用数据,在制表过程中对涉及南宋史实的古籍包括正史、野史、笔记、文集等进行了广泛的查阅,同时又注意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其中对全汉昇《南宋物价的变动》,黄序鹓《中国经济长编》、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著作中有关,内容多有吸取。然而限于作者水平、时间仓促,此表定有不少疏漏错讹之处,有待将来完善和补充。 (3) 鉴于宋代粮价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季节差和地区差,本表力求反映这些差别,除尽可能详细地标明时、地外,又将物价依地区分为五类:1为行都附近,2为江浙地区,3为川蜀地区,4为与金元交界的京西、湖北、淮南地区,5为其他如湖南、广南、福建等地区。这一划分兼顾和北宋情况和与北宋粮价表的衔接,意在便于进行北、南宋粮价的比较研究。官府籴买、官府折算等价往往同市价有不小差距,其数据参考价值一般稍差,为精确起见,另辟第6类,以相区别。凡属一数据涉及不同地区、或官籴、官折价可能接近时,表内采取在括号内重见的办法表示。  相似文献   

4.
从 1998年开始, 在短短的 4年里,沙县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在福建省以反映动态变化为主的经济发展评价中,沙县由1998年全省的第56位一举跃升到第5位;县级经济实力也由第26位上升为18位,成为福建经济发展十佳县。 沙县是福建省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立足山区实际,发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精神,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初步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大力发展沙县小吃" 90年代初期,沙县一些市场…  相似文献   

5.
沙县小吃大作唱响山民神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县小吃大作,创出低调高歌。一声锣鼓震天响,沙县小吃成博览,打造全国美食品牌,惊动华厦五洲四海。回眸古邑话沙县,江河川流千余年,八闽福地在嬗变,沙县山民乐不现。地理得天独厚,人文历史名人,八仙过海冲不出山城;头等大事民以食难计。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福人心胸,沿海得益先行,沙县腹地觉醒,心灵手巧兴起小吃,苦练内功解决温饱,小吃大军日益壮大,几年之间数万形成,走向神州大地,遍布东南沿海。勤劳勇敢沙县人,小吃越办越有神。沙县小吃名气大,人吃人爱传佳话,大江南北扬名,首都蜚声载誉。无愧时代精神,沙县人民欢腾,首办中国美食,节气闻名全球。这是时代弄湖儿奉献的象征,是智慧、是胆识、是气魄、是魅力;这也是当代骄子恒心、毅力、理想、抱负的佐证,是创先、是创新、是创建、是创举;这又是华厦儿女精英树起的历史丰碑,载入沙县、三明、甚至福建光辉的史册。[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区域品牌初期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其特有的公共性,品牌维护困难重重,使得品牌声誉不但下降.本文着重以“资溪面包”为例,基于江西资溪和福建沙县的实地调查与采访,同时借鉴福建沙县小吃、美国新奇士等区域品牌的维护措施,进而得出从加强品牌文化建设、进行商标注册与保护、着手行业标准与制度建设三方面来加强区域品牌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从南宋开始便有记载,虽然此故事并不成立与可信,但是此说法出现的原因必须厘清。"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南宋时期出现,与北宋初年的政治局面有着很深的渊源,北宋初年倡导武将读书,传赵普只读《论语》即可看出政治经验丰富的赵普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此说法又与北宋中后期政治派别及理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广州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但到了宋末和元代,泉州却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兴起和广州港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宋室南渡之后,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结果。早在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泉州便有取代广州之势。当时,前往泉州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到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后,前往贸易的国家已增至50多个。在财政收入方面,泉州也逐渐追上了广州,与广州处于相等的地位。南宋定都杭州之后,即着意加强对泉州市舶的扶植,扩大它的职权,规定福建沿海的商船,都须向泉州市舶司领取“官券”才能出海。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还专门拨钱25万缗给泉州市舶司。作为“抽买乳香等本钱”,以扩大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并起用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为提举市舶,利用蒲在海外的声望,以吸引外商前来泉州经商。因此,在南宋中后期至元初这一段时间内,泉州的对外贸易便已逐渐追上广州,最后进而取代广州而成为全国的第一大港。  相似文献   

9.
12世纪南宋沿海地区舰船数量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时期中国的海外活动频繁,政府的军事支持显得特别重要。据对北宋末年两浙路、淮南西路官方船场所造船只吨位的估算,北宋末年沿海地区政府拥有的舰船数约为1万艘80万吨。到南宋建炎年问沿海新增舰船约7000艘40万吨。绍兴年间,南宋政府建立了正式的海军中央领导机构——沿海制置使司。到12世纪60年代,南宋政府拥有1.8万余艘舰船,并完成了多支大型海军舰队的组建工作。因孝宗将海军建设经费转投到内河水军的建设,导致海军建设陷入长期停滞、装备破损严重的艰难境地,南宋海军无可挽回地从兴盛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0.
宋朝江淮荆浙发运司的政府购买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荆浙发运司在宋朝财经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政府购买职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伴随着转运司的地方化 ,围绕着保障对京师的上供这个核心 ,确立于北宋中期。籴粮业务与代发制度相结合 ,乃北宋时期发运司从事政府购买活动的基本特点 ,也就是为了保证上供粮食及时足额地运到京师而代发 (代替诸路转运司完成上供 ) ,为了获得代发之粮而籴买。南宋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 ,发运司只剩籴买军粮一项职能 ,其业务规模也比北宋显著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