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辉 《广西电业》2006,(10):62-63
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是指一个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的安全和可靠,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供电的质量、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和提高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是每个供电企业都必须关心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必须对当前城市、农村存在的供电可靠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求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为加快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仅表现为对供电量的需求迅速增加,而且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是配网计划、设计、设备改造及生产运行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研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肇庆城区配网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和电网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电力系统的转轨和电力营销战略的确立,使面向用户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日益显出其地位的重要。配电网虽经多年的建设和改造,由于城区发展迅速,电力的迅速增长以及供电走廊等成为制约城市供电可靠性提高的重要问题。鉴于肇庆城区配网存在的问题,肇庆供电局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和广东省电网公司的部署,制定了肇庆城市配网“十一五”规划,积极投入城网的建设和改造,在规划实施中,注重资金投入的运作,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城市居民和国民生产用电提供了可靠保障,为电力市场营销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提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电力服务。本文针对现代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发展中的一些实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学明 《广西电业》2007,(10):98-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用户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成为配电网的工作重点,供电的可靠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应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控制等技术和手段,辅以新型配电设备,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控制管理,实现馈线自动隔离故障、自动转移供电的功能,使配电网运行于安全、可靠、经济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用户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成为配电网的工作重点,供电的可靠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应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控制等技术和手段,辅以新型配电设备,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控制管理,实现馈线自动隔离故障、自动转移供电的功能,使配电网运行于安全、可靠、经济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供电可靠性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综合体现了电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分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探讨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供电管理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阐述目前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中存在的不足,依据配电网的结构特点,提出网络关系矩阵构造方法和改进用于故障定位的矩阵算法。该算法较之前算法,具有原理简单,运算量小,实时性好的优点。可针对单电源供电配电网和多电源供电配电网,快速准确地定位单点、多点设备故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规模、容量以及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电能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方能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国内电力公司均提出了达到99.9%以上供电可靠率的目标,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其重要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对供电质量及其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输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成为电网企业的重要职责。通过10千伏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可增强配电网的可靠性,但在开展10千伏配电网带电作业中仍存在很大风险,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中的专业管理经验,对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农村电网建设力度的加大,10千伏配电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配电网运行中,由于分支线或用户设备故障引起全线跳闸的情况比较多,对供电可靠性及用户供电造成了较大影响。为降低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是一种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大力建设智能配电网和环保电网,这给配电设备及技术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固体绝缘环网柜的出现是环网柜技术进步的一个里程碑。文章从固体绝缘环网柜的产生背景、特点、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了固体绝缘环网柜产品发展需要面对与克服的问题,并根据现状分析了固体绝缘环网柜在关键技术上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3.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4.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区中南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建设发展的要求,落实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全面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建设的工作要求,使南宁市区的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充分满足首府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用电需要.南宁供电局为了全面提升南宁市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将全面逐步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在供电可靠性、居民端电压合格率、线损率等主要供电指标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计划用3~5年时间,在南宁供电局全面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正>35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分配调度的重要网络,其供电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经济性直接决定着供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配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必将成为供电企业在电能分配调度运行管理中,最为实用化的技术生产手段之一。由于中低压配电网受当时建设技术水平和投资资金的  相似文献   

17.
黄平 《广西电业》2014,(Z1):40-41
正为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县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广西电网公司将加大对辖区内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力度。现对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现状及措施建议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配电台区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配电网建设却严重滞后,网架薄弱、设施老化、线路长、线径小,配电变压器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对工程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精力有限,工程管理颗粒度和精细化程度难以满足工程实际管理需要。着眼解决"人员短缺"、"项目增加"和"工程造价管控"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在配电网工程中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工程"直管、分管"制度,在工程实施各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将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技术导则、典型设计、标准物料、通用造价等标准化建设成果落实到10k 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全过程,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安全、质量、效率和效益水平,解决大型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及造价标准化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及各行各业对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以自动化的配电设备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在线和离线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使配电网运行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