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各地老区掀起了一个向灾区献爱心的高潮。全国老区人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汶川老区人民身受之痛,是全体老区人民之痛”、“全国老区人民和汶川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2.
地震发生后,半个月时间内,全国各地老促会共计捐款2100多万元,捐物价值490多万元。芦山发生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老区工作者的心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国老促会立即向灾区发去慰问电。几十位老将军、老领导带头捐款捐物,为芦山受灾老区人民第一时间送去温暖。紧接着,天津市老促会、云南省老促会、内蒙古自治区老促会、贵州省遵义市老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老促会等全国各地老促会先后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震级在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中央各部门也紧急启动了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立即行动。人民解放军更是一马当先,克服各种困难,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按照中央的命令,迅速赶赴灾区,冲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了起来,关注灾区的情况,关心灾区同胞的安危,以各种各样的行动来支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行动了起来,也都做好了准备,时刻准备着为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抗震救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各地老区掀起了一个向灾区献爱心的高潮。全国老区人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汶川老区人民身受之痛,是全体老区人民之痛"、"全国老区人民和汶川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5.
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我省汉中、宝鸡等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的生活和震后救灾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四川的近邻,陕西上下迅速行动驰援灾区,社会各界凝聚爱心源源不断汇集灾区,表达着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的深情.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震之后中国经济走势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8,(6):38
“5.12汶川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都揪紧了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公众纷纷通过多种方式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康恩贝集团及相关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筹集2100余万元现金和药品,倾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8.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08,(6):118-123
地震无情人有情!从得知地震消息到第一时间积极捐款、献血,组织物资赶赴灾区支援,重庆人民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信念,以自己的行动为所有参与抗震救灾的人员鼓劲一川渝亲情在这个非常时刻更显珍贵。它传递着一个共同心愿和信心:我们和灾区人民心手相连,携手救灾,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刊》2008,(19):62-6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四川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汇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连日来,海内外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为灾区捐款捐物,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共度难关。有众多企业给本刊发来消息,表达了他们对灾区的牵挂和关心,介绍了他们向灾区捐款的情况。爱心不分大小,我们在这里选登一部分,向所有为灾区献出爱心的企业和个人致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快讯》2008,(19):62-6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四川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汇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连日来,海内外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为灾区捐款捐物,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共度难关。有众多企业给本刊发来消息,表达了他们对灾区的牵挂和关心,介绍了他们向灾区捐款的情况。爱心不分大小,我们在这里选登一部分,向所有为灾区献出爱心的企业和个人致敬!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8,(7):F0002-F0002
汶川地震给以汶川为代表的老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但是在灾难发生后不久,老区人民凭借着自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如他们的前人一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2.
《今日重庆》2008,(6):30-33
地震灾区,满目疮痍。但虚墟中,一个个坚强的身影在奋力施救,一股股不屈的力量鼓舞着斗志!灾难面前,是他们,十万人民子弟兵,亲时代最可爱的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5日下午,全国两会期间,在河北省代表团审议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刘延东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刘延东表示,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今后对老区人民的教育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都要加大力度,一定要使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全面进入小康。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四川省汶川及周边地区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发出抗震救灾、贡献爱心的号召后,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为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热潮。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团结一心,共抗震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华敏 《东北之窗》2008,(11):28-29
东北:"我们都是汶川人!"灾情火急!人命关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辽宁4210万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辽宁省委迅速召开常委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省长陈政高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开展支援地震灾区的各项工作,并带头为灾区捐款。  相似文献   

16.
李勍 《中国西部》2009,(5):52-53
在临近地震一周年之际,冯翔的离去又深深刺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同时,他也在提醒着我们,对于地震灾区的重建,不仅仅是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重建,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是为灾区人民重建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将那扇通往死亡天国的门紧紧关闭。  相似文献   

17.
袁方然 《中国西部》2011,(10):18-21
历史不会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山河破碎的震撼和骨肉分离的痛苦。转眼3年过去,汇聚着普天下人间关爱的苍茫大地,正从悲壮中生长希望。3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8.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8,(6):110-111
在四川江油、都江堰等大地震灾区的主要道路旁,有一种最温暖、最动人的画面每天都在出现:一口口大铁锅一字排开,炊烟袅袅。“粥棚”前,灾区群众排成长长的队伍,领取来自重庆厨师亲手烹制的“生命之粥”。 热腾腾的“生命之粥”,挽救的是灾区人民饥饿的生命,让灾区人民感受到的是特殊时刻重庆人民对他们的手足深情。  相似文献   

19.
张勤和 《发展》2008,(9):1-1
5·12汶川特大地震,甘肃省是仅次于四川的全国第二大地震灾区,受灾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之严重,在甘肃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灾情发生后,全省金融系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狠抓抗震救灾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实,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受灾网点的正常营业,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发生后,泗洪百万人民急灾区之所急、帮灾区之所需、解灾区之所难,为灾区伸援手、献爱心活动一刻也没有松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