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沪港经济》2006,(5):8-9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指出: 中国经济调整应警惕三大风险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近日发表报告称,中国已经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将出现一个关键性调整——从出口和投资主导模式向私人消费转移。在这个调整进程中,中国应特别注意防范三大风险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51):33-34
摩根士丹利预计,在新兴市场增长带动下,全球经济增长将于07年下半年加速。并建议玑增持新兴市场股票同时减持现金及美债。  相似文献   

3.
《山东建设》2005,(3):26-27
日前,一向以“预测准确”著称的摩根士丹利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撰写的一份报告认为.200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16%左右的高增长。为此,他把对今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期由7%上调为7.8%。这显示.外界对中国经济今年的”软着陆”预期并不乐观。因为谢国忠的这一研究代表了摩根士丹利这家全球著名投行对2005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摩根士丹利上述观点的重要依据是:今年央行难以再加息。这一判断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上周的报告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19-21
【摩根士丹利11月28日】进入2006年底,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都突然出现了减速。过去5年,两国占全球GDP增量的2/3,因此这两大经济体增长减速的影响不容小觑。我认为,全球经济以及由流动性驱动的金融市场都将面临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财经》2006,(5):86-87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出现关键性的调整——从出口和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向私人消费拉动增长的模式转移,这对于全球经济以至世界金融市场也将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种种重大的机遇正蕴涵其中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报     
摩根士丹利预计:明年中国GDP增长10% CPI增长3.5%摩根士丹利近日发表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GDP将增长1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会保持在4.3%;2008年GDP将增长  相似文献   

7.
叶雷 《产权导刊》2014,(9):79-80
正危机暴露的是问题,一场全球危机至少暴露了主要大国之间的问题。在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现任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的史蒂芬·罗奇看来,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将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的失衡问题暴露殆尽,中美两国现在的经济关系就像是一种相互间过度依赖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     
《中国经贸》2013,(1):13-15
1美国经济放慢将阻碍全球增长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日前警告,2013年美国经济放慢将阻碍全球增长。据彭博报道,PIMCO投资组合经理帕瑞克在2012年12月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恐由2012年2%放慢至1.3%~1.8%,主因私营部门不够健全,难以推动经济并扩大信贷。经济家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约2.5%。帕瑞克在报告中指出,美国2013年经济增长,约由全年2.2%,降至1.25%~1.75%,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7,(7):33-33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在已经结束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专家对全球经济过于乐观,忽视了在全球经济繁荣背后,多种风险因素正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7,(18):48-49
摩根士丹利(NYSE:MS)22日正式宣布已任命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为亚洲1主席。目前为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的罗奇先生,将于本年6月卸任现职,履行新职,  相似文献   

11.
【摩根士丹利9月14日】2009年态势:强力政策造就复苏,下半年增速将超过4% 我们在3个月前指出,在强力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已在2季度恢复了增长,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率先复苏,美国、欧洲等落后者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跟进。此后公布的数据证实,2季度全球经济确实恢复了增长,而且按年率计算,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沪港经济》2006,(8):8-9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罗奇预测:中国将步入低消耗增长罗奇表示,近年来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没有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比得上中国。不过,中国经济即将出现一个重大转折——在未来几年从高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长模式,转为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6,(12):34-34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称,财富效应是市场需求的驱动力;全球流通手段则是保持印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印度经济是否能保持稳定、长期的增长,上述两个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摘     
《首都经济》2004,(11):82-84
北京物价合理波动 全年预计经济增长12%;国统局说投资过热“刹车” 宏观调控显效;马凯:宏观调控对象绝非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原石油部部长称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可降至25%;油价飙升摩根士丹利调低对GDP预测;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2020年将成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15):9-10
[摩根士丹利3月27日]中国正向世界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其发展模式即将出现一次重要的中期修正——从出口和投资引导的增长转向消费拉动的增长。这种变化不会是突如其来的,它将成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特点。其首要目的是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它还将对全球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回顾 1、油价在调整中总体下滑9·11事件成为分水岭 2001年,石油价格走出了一条整体下滑的曲线.截至去年11月底,国际市场布伦特原油平均价为25.42美元/桶,同比降低11.6%;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为23.72美元,同比下降4.34%.根据路透社对20多家全球包括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最新油价预测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将为25.4美元/桶.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银行储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美国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罗奇曾表示,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储蓄量。著名投行雷曼兄弟也  相似文献   

18.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中国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中国的铁路大改革将产生1.36万亿元的商业价值,会使众多行业从中受益。摩根士丹利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铁路系统在过去20年一直落后于经济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7,(47):34-34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主席罗奇近日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放缓,2008年美国经济大有机会陷入衰退,美国楼价也会继续下跌。罗奇曾担任摩根±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