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按收入等级分组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数据,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计算衡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模拟了不同收入分配情况下收入差距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包含政府转移支付和不包含政府转移支付两种情况下泰尔指数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弹性系数。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政府主导的转移支付政策对减小城镇居民贫富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在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政策后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变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事实,本文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以规模收入分配为基础,建立了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并利用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总消费需求,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上升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2000年~2006年十堰市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基本数据,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十堰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预测,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消费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为制定新一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浙江省2002-2014年的相关数据,以旅游休闲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浙江省居民的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及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居民旅游边际消费需求倾向和旅游消费收入弹性都偏大,这揭示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征和变动趋势。研究浙江省居民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及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对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调整旅游休闲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我省居民合理消费旅游消费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根据1995—2013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引入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消费习惯与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6.
运用Feldstein和Ascauser的模型,对城市、农村以及全体居民的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以及人均消费逐年增加,具有相同的趋势。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对于人均消费的提高分别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推动商品流通的良好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即有效扩大内需。政府机构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以及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消费领域,完善消费政策;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理论模型对家庭教育消费和其他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使用PanelData经济计量模型根据我国不同省区城镇居民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省区居民教育支出的大幅度增加都或多或少挤占了他们的其他消费,对西部低收入省区居民的负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悖论的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和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村居民消费中存在的“边际消费倾向悖论”,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但边际消费倾向也低于城镇居民。文章进而分析指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下来源于体制性偏差造成的预期不稳,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扬州市农村居民1985—2009年的收入和消费状况,利用相关模型实证了收入和利率对扬州市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研究表明现期收入、过去收入、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等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都有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而利率的调整对该市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收入结构决定下的消费模型和最优收入存量配置问题,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影响提供了理论和逻辑上的支撑,并选取了我国1997年~2012年人均收入消费年度数据对消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工资性收入对消费贡献最大,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经营性收入对其消费贡献更大,但为了实现最大的消费水平,仍应通过相关的鼓励和税收政策引导资源流向,以实现向最优的收入存量配置调节。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消费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文章认为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对于准确地把握居民的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收入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西省1999-2012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样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决定。具体来说即在95%置信度下,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0.795446,说明年均可支配收入LNPX每增加1元,消费性支出值LNPY处于以0.795446元为中心的区间[0.76774,0.82326],同时还得出居民的自发消费额度为178元。因此,文章提出了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福利项目和提高福利性水平等相并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引入虚拟变量,运用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对1978--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不确定性因素问存在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略高于城镇居民;利率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农村。短期来看,收入的波动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程度稍大;利率的波动对农村居民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收入效应,而对于城镇居民影响不显著。收入不确定性的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渝东南土家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与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分析,构建消费函数模型。模型表明该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与相对收入假说相吻合,同时显示该地区居民边际消费与平均消费倾向偏高。针对这些特点,从该地区的经济特征、居民收入水平、土家族消费文化等方面分析其缘由,并探讨其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导致消费不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消费不振,内需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是造成中国消费不振的主要原因。首先,在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层面,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倾斜,导致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缺乏相应收入的支撑;再次,在居民部门的微观层面,不同群体收入分配不均,致使整个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针对收入分配失衡对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Keynes消费理论为基础,认为消费取决于收入,但不仅仅取决于如经典模型中描述的当期收入,或之后人们对其进行的扩展,加入了滞后期的消费与收入。而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收入的波动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决策的结论。并在之后的实证检验部分使用1999年1季度至2007年2季度的城镇人均消费类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数据对该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收入的波动会对消费产生影响。该理论的意义在于:稳定居民的收入会通过增加消费的途径来促使经济增长,所以减少收入的波动性在当前急需扩大消费的情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却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凯恩斯扩展模型基础上构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和居民总消费模型,求出我国居民总消费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为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佐证。由此提出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以减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8.
研究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对两个变量的细分,本文利用小波方法把我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分解到不同时间尺度下,从而找到两者更为明确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了在长期、中期和短期上对我国收入消费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消费需求理论为基础,在理论上解释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与汽车价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本文利用1996年-2013年中国汽车消费的时间数列数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汽车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即当前汽车消费对于中国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明显刺激了居民的汽车消费。另外,中国的汽车消费依旧处于早期阶段,国家应当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