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申挚  杨梦梦 《创业家》2011,(7):26-29
一股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风潮潜流涌动,最有可能回归的20家公司是谁?如何实现回归?同时郑重提醒,去新加坡上市要谨慎。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外表光鲜,头顶光环,他们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规模达到485家(截至5月31日),他们代表中国创业家在海外资本市场展现中国经济的特有魅力。他们中有的成为明星,如新浪、优酷;有的则日益被边缘化,没有投资人交易,市值只相当于三五年净利润,再融资几无可能,以至于春华资本创始人胡祖六称之为"悬浮在海外的孤儿"。  相似文献   

2.
《创业家》2011,(8):84-90
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强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总分为5分),这说明《创业家》关注的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这是一份来自6月30日“2011黑马中国大赛”现场的调查报告。《创业家》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通过现场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了147家黑马企业的创始人,得到有效样本138个。通过对这138位创始人的调查,我们试图回答:黑马为什么这么黑?哪些因素会让一家创业企业成为黑马?黑马未来发展的瓶颈在哪里?黑马未来的战略是什么?黑马最希望获得哪些外部支持以帮助他们成功?以及,中国黑马企业的整体概况是什么?尽管样本仍然较少,且局限于《创业家》黑马中国的参赛企业,但这是第一份正式针对黑马企业的调查报告,也是记录当前中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不可多得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一起     
饶宇锋 《创业家》2010,(10):176-183
《创业家》杂志是一本致力于发现中国商业新力量的杂志,但不仅仅如此!过去的两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深入创业家群体心灵,让创业者不再孤独。我们关注创业家们在商业中的勇敢、坚强、恐惧、彷徨、贪婪、执著、忧思……我们也关怀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享用、管理与传承财富,如何追求生命健康、生活平衡。我们相信正在崛起的中国创业家身上蕴藏了中国未来商业力量在全球崛起的智慧与力量,它将颠覆西方商业历史所造就的财富500强  相似文献   

4.
2010黑马回访     
《创业家》2011,(1):104-107
他们是《创业家》2010年看好并推荐的黑马企业。 一年过去了,这些黑马公司过得好吗?近期,《创业家》对2010年报道的80家黑马逐一进行回访,因为篇幅有限,我们选择记录了其中28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他们的2010年是解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另一种读本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了网商时代,是否正确还很难下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网商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尤其是外贸领域的一个独特而生机勃勃的群体。他们正面临着一个怎样的机遇? 他们如何挖掘到财富的暗河? 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成功和失败? 他们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 这一期,我们关注的是网商,希望能够在朴实的叙述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夏宏 《创业家》2010,(10):148-152
正在崛起的中国创业家身上代表了中国未来商业力量全球崛起的智慧与力量,在和他们的碰撞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首发观点创业家比商业模式更重要从投资到创业圈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热衷谈论商业模式,渴望一夜成名,但是对技术、产品、创业精神却淡泊很多。《创业家》创刊号上刊发的"特别策划"《警惕!商业模式"狂热症"》对这一现象给出过尖锐批判。  相似文献   

7.
牛文文 《创业家》2013,(2):10-10
卖给巨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一个令明星创业家们纠结的新问题。在中国,每个创业者心里都有一个巨头梦。这个梦分三部曲:创业之初以一家巨头立志,"我要做某某领域的某某";做到一定规模后以另外一家巨头对标,"我们是某某的挑战者(颠覆者)";IPO后很快以巨头自居,"我们是某某领域的领导者"——学习它,挑战它,成为它,漂亮的三部曲。这也是中国创业者群体独有的心结。现在,问题来了:IPO遇冷,独立上市受到很大挑战,并购逐渐成为那些IPO无望者  相似文献   

8.
耳光响亮     
夏宏 《创业家》2010,(10):152-153
啥也不多说,这是两个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报道。事实证明我们看走了眼,我们没有章鱼保罗的本领。对于中国的商业,年轻的《创业家》仍需不断学习"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我们有关系吗?第一代创业家依靠转轨时期的机会致富,第二代创业家在新经济的浪潮中扶摇直上。此前,我们认为一条大道正摆在第三代创业家的面前:2008年底,中国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与物流),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三代创业家的战略机遇。在过去的几年,优秀的中国民营公司从内部管理、技术到人才的整合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创业精神、创  相似文献   

9.
王冀 《创业家》2011,(2):31-33
从2月开始,《创业家》“黑马”栏目新增加了“细分行业黑马”。我们每期将从IT、互联网、新能源、医疗、现代服务、设备制造等高成长领域中,发掘未被投资的细分行业冠军企业。这些细分冠军具有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他们不仅具备投资价值,也是中国商业的创新动力。找到他们,服务他们,是《创业家》肩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沈南鹏 《商业文化》2018,(19):50-53
一家企业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创业家精神"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实,除了创业家精神,我们还需要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创业家》2011,(1):84-87
2010年很精彩,请看我们眼中的十大事件2010年有80家黑马公司在《创业家》登台亮相,他们这一年过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目前中国城市中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工作大多由农民工完成,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农民工城市化就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变成市民、让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周晓红 《创业家》2012,(7):14-14
@电子商务资讯榜这一期的《创业家》杂志是敏感话题,《情趣经济学》有深度,有投资,有案例,好文顶起收到新的一期《创业家》杂志了,封面太给力了吧?这样拿出去肯定吸引眼球。看着那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图标,还有好多不认识啊!《创业家》杂志给普及一下?  相似文献   

14.
牛文文 《创业家》2009,(11):11-11
下一拨明星,最快也要5年之后吧。或许,我们有生之年再无缘看到新一代明星了呢两个月前,吴晓波问过我一个问题:像马云、牛根生、李彦宏这样的明星创业家,要过多久才会出现下一拨呢?  相似文献   

15.
姜珊 《中国电子商务》2010,(12):146-14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父爱、母爱的缺失,社会二元经济的影响,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而其教育问题更加不可忽视。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6.
创业公司起飞一般都需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技术、管理、资金,不同类型的企业决定着三种能力的轻重。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创业家分为:技术型创业家、管理型创业家、投资型创业家。本文探讨的是管理型创业家。IBM的老沃森、思科的钱伯斯、英特尔的格鲁夫,这些人都堪称管理型创业家,是他们把创业之初的小公司打造成企业帝国。  相似文献   

17.
颠覆者黑马     
《创业家》2013,(12):14-16,18-21
五年前,《创业家》杂志创刊了。在创刊号卷首语里,我们说“今天中国最需要创业家精神,也正在造就大批新兴创业家,引领中国走向下一个30年的,将是那些能够创造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新兴企业。”  相似文献   

18.
《创业家》2011,(3):144-144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的是创业家思想......"一直以来,在千千万万的创业者群体中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如何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民族品牌怎样升级?你学会使用微博了吗?连续创办三家海外上市公司有哪些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小企业如何使经营变得简单?不约而同,马云的白皮书、施振荣的蓝皮书、李开复的红皮书、季琦的黄皮书、宋新宇的灰皮书分别给你答案。信宝书,得永生。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现实境遇和面临的困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无数艰辛的故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困难学生在大学中并不是"问题学生",而是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去关爱,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去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具有全新消费理念、独特的消费结构和深厚的消费潜力的城市青少年消费群体,需要我们从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上加以详尽地分析,进而影响、引导、发掘、深化、推动他们的消费。为这一特殊群体作出特殊服务,也是对我们商家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