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犯罪日益猖獗,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和公众的合法权益.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中增设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罪,该罪名将信用卡犯罪的源头行为和帮助行为都纳入了刑法的视野.本文在分析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从刑事立法上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该罪的出台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该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樊昭君 《商》2012,(21):167-167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为适应现实的需要和响应国际反腐工作,增加了新的罪名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本文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出发,找出了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及对合犯等相关规定的不足与完善,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该罪名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入罪门槛是行为构成犯罪的最低标准,也是区分违法与犯罪的重要依据.其立法目的在于合理划定犯罪圈.为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作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门槛.但从刑法法理的角度看,我国刑法的这一设定存在明显缺陷,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体现了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论文从四个方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做了符合法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黄铭宇 《消费导刊》2009,(9):137-137
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罪名,在认定犯罪中,"重大损失"作为商业秘密犯罪的成罪标准存在争议,并且在重大损失的计算上也存在立法不足的特点。本文从"重大损失"的性质,认定参照因素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试图解决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损害结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分则中有公共场所的提法,而其具体指向则不明确.在一些犯罪中,公共场所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对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公共场所的概念,以及分则那些条款中的公共场所是构成要件要素,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郑棚棚  贾彦飞 《商》2013,(16):219-21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法分则贪污贿赂罪中类似兜底性刑法条款,该罪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腐倡廉的作用。然而,该罪的设立。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借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盗罪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罪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法中有规定有海盗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也专门规定了海盗罪的概念及缔约各国对其惩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领域将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行为与普通的生产、销售药品行为区别对待已成通例,为了实现行政法与刑法的顺畅衔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笔者从分析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行为与普通销售药品行为的本质区别入手,主张追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医疗机构使用假药行为的刑事责任,即在<刑法>中增加规定"医疗机构使用假药罪",并对该罪进行了立法形式构思.  相似文献   

11.
林淑蓉 《华商》2008,(7):67-68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合法合同为掩护、手段隐蔽、情况复杂的诈骗犯罪。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案件高发,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已成为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本文将结合各国的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并从我国实践出发对该罪的犯罪对象作一些粗浅探讨,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本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中,为适应惩治腐败犯罪分子的需要而规定的一种新罪.本罪自开始设立以来,至今一直在刑法学界存在颇多非议,该罪成为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中最具有争议性的罪之一.本文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颇具争议的构成要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挪用公款罪是目前常见多发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准确认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对于有效打击、预防挪用公款罪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款和特定款物,对于非特定公物也应该与公款同等对待作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丁莉 《商》2013,(8Z):208-208
关于金融犯罪,我国刑法分别规定在分则第三章中的第四节和第五节。即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犯罪并列,各自设节。这种分类方法在理论界上引起了激烈讨论。笔者认为将金融诈骗罪独立设节,有其不妥之处,并主张将金融诈骗罪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与立法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主体的多重法律认定的。我国刑法规定的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缺乏科学性,以客观损失“量”为基点确认罪否的立法模式,在商业秘密犯罪中是完全不适宜的。这种立法模式在违法与犯罪的划分上不科学,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极为困难。应借鉴商业秘密法律制度较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制定商业秘密专门法规,以附属刑法形式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则更具有现实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进权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0):148-149
涉赌犯罪在刑法中表现为两个罪名,其一是赌博罪,其二是开设赌场罪。开设赌场罪从赌博罪中分离出来,增加了量刑幅度。关于赌博犯罪的定性以及开设赌场与赌博罪中的聚众赌博行为界定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产生许多分歧。试图从涉赌犯罪的概念、涉赌犯罪的行为定性以及涉赌犯罪的量刑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与1979年刑法相比,我国现行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展开了我国环境犯罪的研究的新纪元,但与此同时,结合现行刑法颁布以来的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仍有许多突出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本文专门就刑法的立法体系、保护范围、犯罪构成以及刑罚规定上对现行刑法中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的不足做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相对广阔的海域,维护海上公共秩序任务重.南中国海海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海盗活动十分猖獗,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外我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和渔业大国,不论是远洋货轮或者是远洋渔船在公海或者他国管辖的海域也都时常受到海盗的袭击,但是我国至今在刑法中没有关于海盗罪的相关规定,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国内法却在确立海盗罪方面没有与国际法接轨.虽然我国司法对海盗行为能够运用中国刑法惩处,但实际运用上会有其不足之处,所以中国为了维护本国的海上利益和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应当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9.
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客观方面的特征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等内容。本文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该罪的行为特征,并使之与传统犯罪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有利于区分罪与非罪,有利于司法实践的认定。  相似文献   

20.
郑重 《商》2012,(21):150-150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客体是"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关于本罪的客体,从罪名修改前的"逃避动植物检疫罪"到现在的"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一直都存在争议,笔者通过本文对本罪的客体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