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永玲 《中国纺织》1999,(10):40-41
党的十五大将“干部能上能 下”的问题正式提上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议程。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干部制度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如何根据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人事理论,建立和完善能进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这充分说明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性。干部能上能下,既是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又是促进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它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四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当前,要突破这一难题,必须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在社会舆论上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不断的探索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建立薪酬“能增能减”分配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全面畅通员工“能进能出”双向通道,凝聚企业发展新动力;刚性落实干部“能上能下”考核兑现,展现干部干事新作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以坚实有力的举措,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现“薪酬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目标,助推各项经营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相似文献   

4.
199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党和国家机关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这是一项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现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干部交流制度还是应该坚持的,不但政府机关要进行交流,在特大型或大型企业内部也要进行交流,甚至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实行企业内部干部交流制度对搞活企业,  相似文献   

5.
重庆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大好时光,联系企业实际,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五自主”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突出抓了“三个突破”(即:以实行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口,改革用人用工制度;以推行项目承包为突破口,改革施工管理体制;以打破单一的福利分房为突破口,改革职工住房分配制度),实现“两大目标”(即:实施立足重庆、开拓专县、跻身省外、打入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逐步达到全方位  相似文献   

6.
造成电力企业干部难“下”的原因很多,解决好干部难“下”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完善管理机制,采取刚性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转变“官”念——营造良好氛围一是上级主管领导和干部主管部门要转变“官”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意义,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选好干部干事业,不让事业迁就人。二是干部本身要转变“官”念:使各级领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官”念,淡化“官本位”意识,增强“下”的自觉性,有上就有下,下也是工作需要,职位不是私产,正确对待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电力公司党组根据福建省电力发展需要,提出了“抓队伍建设以班子建设为龙头”、“公司本部要成为全系统的楷模”的管理工作思路,以加强公司本部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深化和推动了全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初步建立了干部能进能出。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机制,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打开了人事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做法(一)建立考核“末位淘汰”制度,疏通“出口”实现公司本部干部能进能出,难点在于“出”,关键在于“考”。几年来,我们坚持定期考核,着重抓了四个环节:一是由人事、纪检、政治部、公司本部、工会…  相似文献   

8.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营造良好的人才开发环境1 以观念创新为基本前提 ,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实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 ,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必须首先破除种种思想障碍 ,以观念创新为前提 ,进行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要善于把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放在国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 ,不断研究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把继承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把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 ,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9.
定期考核干部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改进干部考核工作,进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干部,是当前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武钢政工》2010,(3):9-13
一、全面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武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武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1.
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分析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原因:一是“官贵民贱”、“上荣下辱”等封建等级观  相似文献   

12.
林芳 《广西电业》2002,(8):31-32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干部能上不能下,已成为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题。由于干部“出口”不畅,干部“下”的工作推进缓慢,难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勿庸置疑,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在于体制,但在目前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体制的改变不是普通层面可以实施的问题,所以,撇开体制谈论干部任用“出口”渠道,有一定的局限性。国有企业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碰到此类问题。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今年七月九日中共中央颁布和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在干部选拔和纪律监督上,增加相关内容,如任期的试用期制、竟聘制、职任制等,为干部任用“下”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对如何学习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也进行了具体的布置,要求在学习和贯彻过程中,认真寻找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现笔者就学习过程中,结合疏通干部“出口”渠道问题,作如下的一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搬掉“铁交椅”,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实践证明,招聘企业管理人员是改革人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做法。我认为,必须坚持和处理好几个原则问题,才能使这一重大改革既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人。人力资源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经营者。经营者群体的素质是否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优劣乃至盛衰。因此,上海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高度重视经营者能上能下的竞争上岗机制,把这一机制的确立与否作为衡量国有企业是否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的重要条件,以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但是,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已经存在数十年之久。其干部人事制度作为这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同样浸透了自上而下任命、自下对上负责的集中管理精神。在这一“建筑”中长期从事管理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干部"能下"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能下"工作,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能否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尽管各级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从整体上讲,干部"能下"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大力气抓好这一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不断增强干部管理体制的活力。一、提高认识,是正确推行干部"能下"制度的前提由于受"左"的思想干扰,党内少数同志在推行干部"能下"工作过程中,在观念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好"能下"工作与其它人事管理制度的关系,影响"能下"工作的展开。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1、处理好干部"能下"制度同干部离退休制度和退居二线制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干部"能下"制度不是干部退二线制度和离退休制度,三者在内涵、目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04,(2):46-47
中组部将出台六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为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中央组织部提出,2004年要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集中推出六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一是出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规定,进一步提高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出台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的规定,使之成为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三是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的规定,进一步疏通领导干部能下能出的渠道;四是出台地方党委全委会对下一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治本之策。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三项制度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我局试点单位看,改革确遇到很多问题和阻力,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要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必须大胆、坚决、稳妥、细致。大胆,就是改革的胆子要大。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问题”.江总书记的这句话意义深远,从时间跨度来说它涵盖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对象来说它特指了干部、党员,而且把干部放到了首位.可见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改造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提到了全党面前.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对自己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作用的看法.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世界观支配下观察和处理人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无产阶级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能够科学地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怎样做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纯洁道德、成就事业的“原动力”,也是我们抵制腐败、保持本色、不断奋进的一个思想上的总“开关”.因此,毛泽东同志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邓小平同志说:“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江泽民同志说:“我们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们施工企业改革中,人们的热门话题,可谓破“三铁、一大”了。“三铁、一大”,是历史遗留的弊端,其习惯势力可谓之根深蒂固。然而,企业要搞活,“三铁、一大”必须打破,这是带有全局性、实质性和关键性的改革。因此,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打破“三铁、一大”的重要意义,是当前搞好这一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此本文谈点粗浅认识: 一破“铁交椅”,使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得到有效实施。打破“铁交椅”,就是要废除干部终身制,搬掉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铁交椅”,使我们的干  相似文献   

20.
自从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