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市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整个样本期还是在三个子样本期,市场风险溢价都存在,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存在不具有稳定性,它随着样本期选择的不同而变化。市场超额收益、市场流动性波动持续性和协同波动的持续性也随样本期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从市场模型出发,来研究风险溢价在中国是否存在,分析风险系数β值及规模因素对预测股票收益的作用,以及通过数据分段来分析我国股市处于不同运行周期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发现:(1)在较为合理的估算方法下,β值对股票收益的作用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结论有着明显差异。(2)在两个观测期内都没有捕获到正风险溢价存在的证据,即在第一个观测期内存在弱小盘股效应,在第二个观测期内则发现较明显的大盘股效应和负风险溢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股市处于较为正常的运行周期时,投资者呈现出较高的理性特征;而当股市处于长期熊市期间时,我国投资者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Toshihiro Matsumura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75(3):199-210
m -period duopoly model with inventory costs, where each firm chooses when to produce. We find that, in contrast to most existing
works concerning endogenous roles of the firms, no pure strategy equilibrium exists when m is strictly larger than two.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no stable pattern of allocation of roles exists except for a two-period
model; thus the leader-follower relationship inevitably becomes instable.
Received August 1, 2000; revised version received July 20, 2001 相似文献
4.
Wataru Ohta 《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1998,49(3):248-270
I show that stockholders and non-stockholders can coexist in equilibrium even if securities markets are perfect and complete. This is due to a heterogeneous safety inclination, which is defined as heterogeneity in first-order risk aversion (Segal and Spivak, 1990). A static two-security market model is analysed by the mean–standard deviation approach, where safety inclina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degree of 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the mea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t a certain point. In equilibrium, aggregate shocks may be concentrated on stockholders, which may lead to a high equity premium.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81, E44. 相似文献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81, E44. 相似文献
5.
A Model of the forward rate error of the USD/AUD spot exchange rate is fitted to daily data for the period 15th December 1983 to 31st December 1991. This provides a data set of 2034 daily trading observations. Explanations of the forecast error include a risk premium represented by a constant plus the conditional variance generated from a GARCH (1,1)-M analysis of the error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variables in the form of lagged forward rate error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orm estimates for the full sample: the USD/AUD spot rate is subject to a constant premium: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a time varying component and the market is influenced by lagged forward errors. Sub period estimation confirms these results, although a time varying premium is evident prior to the February 1985 depreciation.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F31]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国无风险利率与股权溢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传统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国股市的高股权溢价只能由投资者的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但是这又会产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之谜,因为投资者相对风险厌恶系数高时,其时间偏好率为负,明显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7.
8.
基于股票价格的"同涨同跌"现象,利用200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动态视角考察分析师盈余预测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会显著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明星分析师、非承销商分析师和女性分析师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探究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影响公司股价同步性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可以通过减少其盈余预测偏差和预测分歧度来降低股价同步性。研究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行为属于"自我更新",能够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9.
与发达证券市场及新兴证券市场不同 ,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的双重特征 ,在金融制度、参与者行为、政府监管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证券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具有内生性和周期性。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推出市场对冲机制 ,逐步实行证券信用交易 ;拓展有效合理的资金渠道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考虑放开对三类企业持股时间的限制 ;中央银行要改变状态依存的监管政策 ,实行以规则为基础的实时监管政策 ,防止资金的非法流转。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经济经纬》2003年第6期上对有效市场理论作了综述,接下来的问题是,有效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如何得到运用并推广的?我们知道,证券市场相对于产品市场的价格机制更为有效,因为它的交易、运输、信息成本更低,竞争更充分。这里给出了证券定价利用市场有效性假设的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1.
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路径与步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的保险市场实践看,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时机已日趋成熟。我国现有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应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建立和实行多层次的弹性费率体系,扩大保险费率浮动权,制定体现地域差别的保险费率制度,保险同业协会制定指导性费率,最终达到保险公司自主确定费率的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与风险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2B目前电子商务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代表。但是,以B2B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市场在网络泡沫破灭后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各种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本文旨在对以B2B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与模式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规避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风控升级的节点.本文使用2008-2018年中国68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银行风险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并且目前市场势力的提高导致银行风险降低的效应占主导作用;(3)整体而言,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即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势力更强,其风险水平下降,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减弱,其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不适合当前国情。这样不仅能使费率水平更加合理,还不会威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风险转移与互动机制是整个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关键。鉴于此,基于对两市场风险转移与互动机制包含的三个阶段及其各自的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因长期的资金关联已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市场在价与量上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两市场的短期波动亦存在动态关系。种种事实表明,风险转移与互动机制的第一阶段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存在外生性与内生性两种不同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外部性风险,但加大了内生性风险,起到累积和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作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过度的金融创新起了传导链和放大器的作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必须寻求创新与监管及风险防范的平衡;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健全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宏观调控体系及机制;防范外部金融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17.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全球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网络变化、疫情冲击对全球和中国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和政策等因素对该影响的增强或缓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从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溢出结果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外汇市场中主要的风险输出者.新兴市场国家自身汇率风险较高,且在疫情发生后其汇率波动幅度更大.(2)从疫情病例对外汇市场风险回归结果来看,确诊病例增多的不利消息显著增加了外汇市场的风险水平,且影响效果高于治愈率提高这一有利消息的风险缓释作用.进一步来看,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振效应会放大疫情冲击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实体经济和政策的风险分散效应会减弱疫情冲击的影响效果.(3)从中国外汇市场来看,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外汇市场波动率呈递增态势,且中国由风险输出方转向风险接受方,防控输入性风险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地,中国实体经济风险高时,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但防范输入性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7,(9):150-164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系统性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结构。因此,本文对于从人口学视角预判未来金融市场风险结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 a premium auction, the seller offers some “payback”, called premium, to a set of high bidders at the end of the auc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premium tactics is related to the bidders? risk preferences. We analyze a two-stage English premium auction model with symmetric interdependent values, in which the bidders may be risk averse or risk preferring. Upon establishing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a symmetric equilibrium, we show that the premium causes the expected revenue to increase in the bidders? risk tolerance. A “net-premium effect” is key to this result. 相似文献
20.
汤学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3-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过技能溢价上升的现象.文章从WIOD Socio-Economic Accounts(SEA)(1995-2009)数据库的中国数据发现,中国在1995-2009年间出现过技能溢价上升的现象.从产业升级的视角,描述禀赋、产业升级与技能溢价的关系.产业结构及其变迁是由禀赋结构与其变化内生决定的.在多个产业部门同时存在、不同部门的资本技术比不同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要素在行业间不完全流动,生产技术结构与整个制造业禀赋结构更为接近的行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的速度更快,在资本技术互补的假设下,增加了对高技术劳动的需求,技能溢价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