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视角阐述了商标翻译失误的八个方面因素,即中西方读者的文化心理差异;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中西方审美观点的差异;中西方消费心理的差异;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宗教因素;中西方词汇内涵的差异;有无对应的语用意义。最后提出避免商标翻译失误的两条策略,即熟悉外国文化,了解异域人民的审美心理,对商标进行巧妙地意译;准确传达原文信息,适时进行文化转换或模仿目的语的商标翻译。  相似文献   

2.
了解数字文化内涵是正确运用中西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文章从中西数字禁忌差异入手,探究其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并挖掘文化差异根源。  相似文献   

3.
洪明 《企业家天地》2006,(6):155-15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以商业广告丰富的实例,论证了英汉民族文化心理在商业广告语中的映射,从英汉思维模式、文化心理的视角讨论了中西广告语言的特点,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涵或反映社会文化。英美民族崇尚求美、求异、求简、求实、求曲的文化心理决定了广告语言呈现出个性化、标新立异、含蓄、隽永等特点,对广告语言及中西文化的探讨有助于商业广告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过渡语的石化现象与文化差异关系十分密切。应培养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差异的意识,加大目的语文化输入,利用心理情感因素获取心理认同,以缓解或消除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不仅存在于雇佣双方之间,也存在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包括税收征纳主体之间。税收心理契约至少存在两个层次:一是纳税人和用税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二是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中西方正是在这两个层次上的心理契约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在税收文化上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汉英文化的类型,汉英习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了汉英民族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方位名词"东"和"西"的联想意义不尽相同,由此可折射出中、西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民族心理差异方面对语言产生的影响,总结归纳了这种文化差异在中英习语谚语翻译中显现的特征,指出了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中英习语谚语在翻译中应遵循文化对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不同的社会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内涵.在对外交际活动中,人们应该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以免在外事活动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场面. 从委婉语的起源、婚姻生活有关的委婉语、生老病死相关的委婉语、职业称呼、政治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六个方面对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分析英汉委婉语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英汉委婉语折射出的中西方在等级观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上所存在的文化心理差异,并探究了这些差异的根源所在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