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向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各个油田进行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SL盆地的G凹陷的有效开发动用,部署了GX井。为了打好GX井,在仔细分析钻井设计中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基础上,对施工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制定,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顺利,为施工同类型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S163-X1井是部署在三肇凹陷升平油田的一口评价井,通过对该井钻井施工难点分析,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优化设计,钻井施工中应用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安全钻井技术,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相似文献   

3.
中东Z油田一开井段井眼尺寸大、井段长、地质条件复杂、钻头选型不合理,探井一般需要20多只钻头才能完钻,钻井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影响全井的建井周期和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测井数据,使用地层可钻性模型预测了一开井段的地层可钻性剖面,显示出该地层可钻性波动频繁、软硬交错显著、非均质性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将强稳定性、攻击性和水利设计相结合的个性化609.6 mm MS1963UV型PDC钻头。在后续现场试验中,该型钻头突破性地实现了1只牙轮钻头+1只PDC钻头钻完一开井段,提速最高达109.77%,钻头每米成本降幅最高达32.13%。实践证明,区块可钻性预测结果较为符合实际,个性化设计的PDC钻头能够很好地适应目标井段地层,为进一步优化改进钻头设计和Z油田的持续提速提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塘湖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开发逐年提高,设计多为深井和水平井,针对以上区块钻井过程存在的上部井段地层倾角大井斜难以控制、二叠系条湖组地层不稳易发生坍塌、石炭系火成岩机速低、水平井施工难度大易发生事故复杂等问题,成立三塘湖致密油藏钻井提速技术研究组,系统调研分析完成井资料,重点开展钻具组合优化、PDC钻头优选、井塌机理和处理方法、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自激谐振水力脉冲等技术研究,达到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5.
张少东 《化工管理》2015,(11):91-92
溱潼凹陷北部斜坡带茅山油田是苏北老油区,是苏北稳产增产的重要阵地,在该区块顾庄构造的钻井施工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盐城组砂砾层致使钻头早期损坏,盐城组二段粘土层易发生缩径下钻下不到底、电测遇阻,地层倾角较大、井斜方位自动漂移、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上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本文分析总结该区块施工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区块钻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安油田是MI能源公司的重点开发区块,随着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加速勘探开发步伐.为此,在大安油田开展了优快钻井配套技术的研究,包括钻井测斜数据的精度分析、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钻头选型和钻井液性能,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定向井钻井技术在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各个油田钻井工程中比较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对受地面条件限制的油层进行有效地开发。为了使P油田的剩余油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发,在P油田部署了PX4345这口定向井。在对钻井设计中的井身结构设计与井眼轨迹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后,对钻井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对现场从事钻井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塔盆地是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一个有力接替区块,2010年以前在该区施工3400m左右的定向井钻井周期需要70d左右,通过影响钻井速度原因分析,进行井身结构优化,并对各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优选高效个性化PDC钻头。在和X1井深度增加50m的前提下,钻井周期缩短23d,机械钻速提高30.96%。  相似文献   

9.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在中原区块每年接到十多口侧钻井生产任务,但随着油田的开发,经多年注采作业,井下地层压力系数紊乱,施工井周边注水井多,地层岩性复杂,侧钻井井眼环空间隙小,井眼净化困难,井漏、溢流、粘卡时常发生,给钻井施工带来很多困扰,对钻井液性能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T井是盆地中央凹陷区某凹陷某向斜上的一口大位移井,在介绍T井设计简况的基础上,对T井施工中的轨迹控制和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T井施工的成功,为油田大位移井钻井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都具有较大的难度,滨435-1HF井是胜利油田开发超低渗滩坝砂油藏的第一口非常规长水平段水平开发井,该井完钻斜深5007.00m,自沙三上直至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含有多套泥岩、油泥岩,灰质或砂质泥岩小层,控制好三开裸眼井段多套泥岩层在长期的水平裸眼施工中保持井壁的稳定是该井成功完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钻具结构、钻头选型、井身轨迹控制、井眼净化、井壁稳定等方面介绍高含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在该井的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防斜打快技术作为钻井技术之一,其作用能持续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降低钻井成本。该技术在中江区块得到一定的体现,在井眼轨迹控制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为后续井眼轨迹的优化和施工奠定了基础。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斜钻具组合的使用特点、效果并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江沙321HF井直导眼为例,提出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井眼轨迹控制是定向钻井技术的基本内容,其中五段制剖面定向井施工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介绍了冀东油田高新93-1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相关定向钻井技术,并对施工中可选取的增斜降斜钻具组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五段制剖面类型定向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苏里格南区块小眼井钻井螺杆钻具个性化设计思路,给出现场生产技术要求和钻井工具改进方案。指出苏里格南区块小眼井钻井提速的技术难题,开展螺杆钻具的技术研究。08、09井使用135 mm改进后螺杆钻具,在复合钻进中对生产施工效率有所提高,在滑动钻进中的效率未能得到证实,需要在后续的试验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与对比以确认,但该对比试验可为下一步钻井提速与区块开发、钻具组合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于低压、低产且低渗的油藏来说,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开发,而该技术的关键要点就是要控制好井眼轨迹.井眼轨迹的控制要注意直井段的防斜、造斜段的入靶及水平段的钻具操作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逐步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石油作为汽车的燃料,我国石油储存量多少也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我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如何才能正确寻找油田的位置,进行合理开采,避免浪费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开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高度重视石油开采问题,引进先进的随钻导向钻井提升技术,该技术能够科学的改进油田开采中的井眼轨迹控制双向支撑,开发近钻头井斜、成像电阻率、方位伽马等随钻测量技术,全面提升油田井机械钻速,从而能降低开采油田的工程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缩短钻井工程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针对随钻导向钻井提升技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该技术能长久的在油田开采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FX1602井的安全与高效施工,在充分研读钻井设计中的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设计要点基础上,施工中详细制定了井眼轨迹控制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该井的施工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渤海油田的不断开发,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是油田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利用老井侧钻中曲率半径平井技术是解决渤海油田平台槽口和在生产井控制储层面积有限问题、降低开发成本、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田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由于中曲率半径侧钻井在钻完井工程中存在轨迹曲率半径小、套管开窗、过窗难度大、导向钻具疏松地层定向困难、套管下入摩阻大等难题,从轨迹设计、开窗工具优化、钻具组合设计、钻井摩阻水力学分析、下入管柱结构优化等方面形成了渤海油田中曲率半径侧钻井工艺体系。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成功解决了该类型井靶前位移不足的问题,为海上油田安全、高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大大缩短了钻完井工期,节省了费用,提供了海上油田“挖潜剩余油”的新思路,对同类型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老君庙油田浅层钻井工作通过狠抓科技创新和技术管理,钻井技术水平呈跨越式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全面提升。近几年通过各项技术有效控制了卡、缩、塌、漏、喷等事故复杂。但是在控制住复杂的同时,对于复杂地层的提速增效还有待加强,井眼轨迹的持续优化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现场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有效的提速增效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与逐步深入,深井、定向井和大斜度井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类油气井的开发过程中,常会出现钻井时间长,钻杆对套管施加的侧向应力大等状况,这是造成套管磨损的根本原因。过度的磨损可能导致套管被磨穿、挤毁,引发局部井段甚至整个井眼的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深井、定向井和大斜度井施工过程中的套管磨损问题将会成为目前钻井施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石油钻井套管磨损机理以及防磨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套管防磨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