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邮政》2008,(7):I0001-I0004
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接领导下的全国性集邮专业公司,被授权为全国唯一从事国家级集邮品制作与销售、邮票进出口业务的全国性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  相似文献   

2.
文革”结束后近30年来 ,我国集邮文化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 ,集邮业务也成为邮政企业的一项重要专营业务 ,收入增长十分迅速。1999年 ,我省集邮业务收入已完成2.69亿元 ,占到邮政收入的22.25% ,成为支柱性业务。然而在不少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市场持续低迷 ,新邮频频打折 ,邮商怨声载道 ,邮人信心大挫。国家“名片”的信誉在国际国内市场急剧下降。自1999年底以来 ,尽管国家邮政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收效甚微。如何摆脱困境 ,使集邮业务实现良性循环 ,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集邮业务经营管理的实践 ,…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邮总公司改革闯新路1994年集邮体制改革后,中国集邮总公司为贯彻邮电部关于“大力发展集邮业务,把集邮经营推向市场,促进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一业为主,新老票并举,在培育和开拓集邮市场上狠下功夫,把中国集邮总公司建设成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邮电分营后,国家邮政局提出了“三年扭亏,五年形成自我发展能力”的奋斗目标,客观地说,这是一个较高的目标,只有经过全国邮政职工的奋力拼搏,才有可能实现。然而,就是面对这样一个高指标,一些省局还不切实际地将扭亏的时间提前、再提前。有的省局为实现扭亏目标,收入指标一增再增,并要求下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确保完成。作为下级市、县局怎么办呢?只有想点歪点子,如集邮高进高出,货运不计成本,邮储加大计提等。这些实属无奈之举!至于收支差嘛,人为控制就行了,潜亏留待以后慢慢消化。这正应了地方上的一句顺口溜:上级下指标…  相似文献   

5.
业务关联     
李永明 《中国邮政》2008,(12):37-37
2008年10月14日,“改革开放30周年”集邮主题营销活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邮政业务局、中国集邮总公司领导及相关业务人员,以及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江西、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省(市)集邮公司经理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期间邮政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五”期间,特别是 邮政独立运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国邮政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我国邮政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九五”时期,是中国邮政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变化最大的时期。“九五”期间,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3.5%,2000年达到424亿元,是1995年的2.9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邮政独立运行两年来,共减亏147亿元减亏幅度达到82%。特别是通过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技术进…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龙岩市邮政局把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作为构建和谐邮政企业和带动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发展。2004年龙岩局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全年累计收入1.09亿元,比增9.5%,并荣获该年度福建邮政经营管理一等奖。截至今年上半年,龙岩局实现业务收入6218万元,比增14%,收支差249万元,收入完成进度和增幅均列全省首位。同时,通过创建职工之家活动,使工会组织得到锻炼,工会地位和威信得到急速提高。  相似文献   

8.
1999年全国邮市持续疲软 ,安徽省集邮业务却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业务收入完成3.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3% ,业务收入绝对值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十名。分析一下近几年业务收入的结构 ,不难发现 ,安徽省邮品收入占集邮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 ,邮品对集邮收入起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一、适应市场变化 ,调整经营战略 ,把邮品开发列为全省经营工作重点长期以来 ,集邮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新票收入 ,邮品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 ,而消费对象基本上是单一的集邮爱好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邮票与邮品悄然进入公关、礼…  相似文献   

9.
一、从销售票品向项目开发转变是集邮市场营销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邮政局实行了纪特邮票总量控制的发行政策,新邮票的发行量逐年减少,新票发行收入占集邮总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邮政企业还有大量库存邮票,截止到2002年10月份,仅福州全区集邮库存就达到8639万元,这对于营运资金十分紧张的邮政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集邮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益,必须充分利用库存邮票开发项目,提高库存邮票的附加值,实现集邮票品的最终消费,这样才能促进集邮业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邮政企业也才能得到更好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0.
集邮市场上的“不倒翁”郑锦华近年来,福州市集邮公司以勇于进取,善于开拓的精神走进市场。赢得市场,在大多数集邮公司业务收入回落的情况下,业务收入从1991年的282万元发展到1994年的1100.7万元,实现了业务收入三年翻两番,三年平均递增率、市场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上海邮政亏损1.98亿元。1999年,国家邮政局给他们下达的任务是:不但要补上上年的亏损,还要上交2个亿的收支差额,为全国邮政三年扭亏作出贡献。分营第一年,上海邮政2万余名职工硬是凭着一股拼劲,靠着一股士气,扳回了与市场较量的第一局,一举实现当年改革当年增盈的发展目标,以铁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邮政通信事业的光明前景。这一年,上海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3.3亿元,超额国家局下达指标2.6个百分点,同比增幅26%。其中,函件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增幅37.8%,看着这一组使人欣喜、令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在信息产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广西电信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增幅高居全国第一位,共完成2584亿元,增长59.3%。二是年新增电话用户首次突破400万户,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86.2万户,电话普及率已达到344部/百人,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三是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0.1亿元(不含初装费),同比增长12.26%。四是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2亿元,较上年提高26.9%,增幅列全国第二位。五是电信行业全年共实现利润16.75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六是农村通信发展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邮政独立运营的第一年。镇江市集邮公司面对邮市低迷等不利因素,以营销和服务相结合,推出系列特色营销服务,激活市场。截至3月31日,江苏省镇江市集邮公司完成集邮收入451.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93%,增幅位居全省首位。他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部、省领导安排,我局作为邮政改革试点单位,将全面推行邮政改革,改革将紧紧围绕全方位实行“商业化”经营来进行。改革目标:业务收入以每年递增3O%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达到3.8亿元。1998年实现收支平衡,1999年实现扭亏为盈。邮政新业务收益增长每年递增60%以上。专业化经营:依托邮政大网和现有的邮电局、所网点,对邮政业务实行集中性开发,专业化管理,规模性经营,向集团化发展。商函礼仪公司改为广告信函公司,提高广告信函在信函业务中的比重。报刊发行总公司逐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实体。集邮公司在各邮电局成立集邮分公…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新的收入增长点 ,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国家邮政局确立了邮政代理保险业务的新思路。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一、我国保险业现状1、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7.6 %的速度增长。1998年全年保费收入达1247亿元 ,其中寿险保险费682亿元。据世界银行预测 ,1999年我国的保费收入约为2000亿元 ,市场潜力约为2500亿元。持续的经济增长、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巨大的人口规模 ,是中国保险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源。由于国内保险业底子薄 ,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邮政》2002,(6):10-10
近年来,江苏邮政速递部门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动力,立足基础业务,寻求多元化发展。2001年全省完成速递业务量1003万件,同比增长7.43%;完成速递业务总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年计划的105.27%。其中国际特快收入达1.6亿元,同比增长5.98%,在全国省市中列居首位。同城速递收入达1773万元,同比增长69.37%。全省全年实现国内、国际货运业务收入近1.5亿元,综合毛利率达到10%以上。2001年全省速递专业上缴收支差额8000多万元,为全省邮政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7.
邮电分营后,全国邮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收入资金少,支出费用多,又要实现三年扭亏以往的“收支差额计划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财务管理要求。目前,邮政局普遍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即各县局收入资金全额上划,各项费用支出地州局按计划下拨。经调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邮政局大多是收差局,支差局采用的较少。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对于收入资金小的支差局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造成资金的在途流动率较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目前在新疆地州级邮政局下属的县局普遍为支差局,收…  相似文献   

18.
《当代通信》2005,(2):57-60
安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于1999年分营成立,公司下属17个市级分支机构、61个县级分支机构,2002年在香港及海外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21家全资子公司之一。目前安徽移动网络容量为570万户,2003年公司实现运营收入4276亿元,增长率20.4%;净利润8.91亿元,增长率40.9%;上缴国家税收4.4亿元。公司现拥有各类用工总数4198人,其中正式员工2165人,劳务用工2033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以来,邮电通信企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由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向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转变。辽宁邮电“八五”期间,通信业务收入由7.05亿元增加到46.5亿元。但是,邮电收支差额却从盈利1.88亿元降低到亏损5394万元。  相似文献   

20.
季友 《中国邮政》1997,(3):34-34,36
长缨缚龙———中国集邮总公司三年改革透视□季友中国集邮总公司在改革伊始曾提出一个当时人们都很怀疑的目标,即“一年准备,二年发展,三年大发展”。应该说,当时人们持怀疑态度不无道理:集邮市场持续疲软,而改革又将总公司发行、分配邮票的行政权限和管理集邮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