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晋城市的各繁华路段,密布着许多图书音像零售商店。他们大多经营盗版音像商品,价格极低。晋城市邮政局曾在繁华路段租赁一处店面,但由于邮政坚持经营正版音像商品,在价格上不占优势,而场地租金过高,就造成了图书音像业务经营收不抵支的状况。邮政图书音像业务的发展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邮政报刊订阅业务和报刊零售业务作为报刊发行业务统一经营,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邮政传统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市场对报刊零售灵活性,多样化的要求,章提出了报刊零售组建市报刊零售有限责任公司的设想,以从根本上为邮政参与报刊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建立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开办报刊零售专线邮路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得社会上报刊零售业务发展迅猛。目前,报刊零售量与报刊订阅量已相差无几,形成了报刊零售与报刊订阅并驾齐驱的局面,并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但是邮政企业的报刊零售业务并没有随着报刊...  相似文献   

4.
订零并重以报刊零售带动发行业务新的增长曾铁桥湖北省报刊发行局报刊发行是邮政专业的一项传统业务,多年来邮发报刊经营一直以订阅和零售两种基本方式面对读者。“订阅为主,零售为辅”的业务管理模式,长期束缚着邮政报刊发行的工作思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报刊...  相似文献   

5.
中国邮政经营报刊发行业务,从建国开始到现在已有52年的历史。中国邮政沿袭了前苏联的体制模式,实行“邮发合一”,把报刊发行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报刊社特别是报业集团走上了自办发行之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报刊分印更为快捷方便,报刊社之间的同业联系与支持也更加紧密,因此对邮政报刊发行的依赖程度日趋减弱,对邮政报刊零售业务的影响也日见突出。 一、全国邮政报刊零售流转额发展趋势 从附表1可知,1990年~2000年全国邮政报刊零售流转额增长了5.5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1%。这说明,十年来邮政报…  相似文献   

6.
陈诗梦 《邮政研究》2002,18(1):12-13
通过对历史数据模型及若干典型城市报刊零售市场的分析 ,说明邮政把发展报刊零售业务放在重要位置是一项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 ;零售业务应成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新的增长点。之后又通过四个数学模型对全国邮政报刊零售流转额“十五”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并给出了乐观倾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海洲  陆珺 《中国邮政》2003,(12):16-16
无锡邮政局在紧抓城市报刊零售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报刊零售市场。截至目前,我局在农村共设置邮政报刊亭31个,单点月均销售额达6500元,有效地推动了无锡局农村报刊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加快拓展农村报刊零售市场无锡是江苏省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农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农村居民对文化生活以及信息的需支局:1.负责与当地镇政府、村镇办、城管、交管等部门协商报刊亭的定点工作;2.负责选聘报刊亭经营人员;3.负责报刊亭的日常检供报刊到货清单及报刊款结算单,解答报刊亭经营人员对结账单提出的疑问。市局负责各…  相似文献   

8.
邮政音像业务作为一项拓展邮政业务市场、拓宽经营领域的新业务,已在云南走过近三年的历程。初办的一年多时间里,网点发展遍及全省各县市,业务收入跃居全国邮政部门榜首。然而它在一时的辉煌后,又出现了业务滑坡现象。对此,本文通过对云南部分地州市邮政局开办音像业务的调研,谈一点音像业务发展方略。(一)云南邮政音像业务始于邮电分营前的1997年11月,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这项新业务的发展态势十分喜人,销售额逐月上升。1998年初,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省局决定将此项业务在全省铺开。经过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批准,省局获得了音像制…  相似文献   

9.
2003年,萍乡市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在报刊零售业务上推行“三个创新、三个强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报刊零售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零售报刊业务收入125.9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报刊零售流转额400万元,同比增长23%,邮政在报刊零售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5%以上。1.创新报刊要数方式以前,报刊亭常有报刊脱销的情况,原因是零售报刊要数包销不退,这就使经营者在要数时非常谨慎,宁可脱销也不敢多要。为了增加零售量、减少经营者的风险,零售公司创新了“1 1”的要数方式。报刊亭要数是前面的这个“1”,在销售完自己要数的报刊后,还可以向零售公司补充要数…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仙游县邮政书店位于仙游县城内街繁华地段,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书店员工6人,现有图书2.8万多册,从事着批发、零售各类图书、教学音像、报纸、杂志等业务。从1999年1月份开业至今,仙游县邮政书店坚持连锁经营,以教辅图书发行为拓展重点,业务收入年年攀升,销售码洋从1999年的50万元飚升至2004年的137万元,其中2004年教辅类图书销售码洋达106万元,其销售量占总销售额的77%,居全省县级书店前列,1999年被省局授予“经营眼务管理二等奖”,2002年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2005年被省局授予“全省邮政十佳文明报刊图书门市部”称号。  相似文献   

11.
报刊零售业务作为邮政报刊发行重要的一种业态形式,其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维护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完整性,提高整体防御能力和竞争力。多年来,虽然报刊零售业务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崔恩科 《邮政研究》2001,17(2):10-10
一、邮政发展邮购业务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资源优势 ,从事商品的销售不是邮政企业发展邮购的初衷邮政分营以后 ,权威人士和有关专家在分析了邮政现状之后提出 ,邮政邮购业务是目前邮政发展的新增点 ,要把邮购当成邮政重要业务来办。笔者认为 ,之所以给邮政邮购业务这样高的定位 ,主要是充分考虑了邮政的自身优势 ,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在不搞大投入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邮政企业现有富余能力和资源 ,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邮政邮购业务 ,至少能为邮政主业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第二 ,邮政的三网优势在邮购业务上体现的最为突出 ,邮政邮…  相似文献   

13.
以促进邮政报刊发行改革为目的,结合邮政开办报刊发行业务50年的历史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邮发报刊业务存在的问题。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提出了加快观念转变,适应形势需要;加快订阅改革,适应竞争需要;加快零售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等项措施,以使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效益。  相似文献   

14.
报刊零售业务是邮政所有业务当中最早进入市场竞争的一项业务。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作为报刊零售主渠道的邮政,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邮政要想保护和扩大自己这一优势,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康宁 《中国邮政》2005,(3):47-48
对全国邮政网运部门来说,200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网路运行部门通过打好“四大战役”,实现了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突出了邮政核心竞争能力,为邮递类业务,特别是速递、物流、报刊等竞争性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网路支撑和保障。2005年,全国邮政网运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为了抓好“强化经营、开发市场、把邮政业务做大做强”这一2005年全国邮政的首要工作,针对报刊和速递业务,网运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报刊发行是邮政的标志性、基础性业务,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邮政特殊服务,事关邮政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地位。零售是报刊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报刊业务的整体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坚定加快报刊零售业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各单位要按照湖南长沙会议  相似文献   

17.
报刊发行专业细分为订阅、零售、发报刊和图书音像业务。我们在市场营销中,应采取在抓好报刊订阅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零售业务,积极拓展图书音像业务,抓住大户,培养小户,巩固老户,开发新户。下面是笔者对利用邮政平台,做好报刊订阅和零售工作的些许想法: 1. 讲求策略,狠抓报刊订阅工作 ①上门收订。采取灵活多变的收订方式,如拉网式上门收订,对每一用户都要宣传收订三次以上。 ②重视老订户的续订。多次催促订阅,可采取最后几期报刊随寄报刊续订单的形式,也可随续订单寄订报刊抽奖卡,或要求订户用免资明信片等订阅。 ③不放过…  相似文献   

18.
邮政图书发行业务是邮政部门在报刊发行业务的基础上拓展的一项新业务。相对报刊发行来讲,图书发行具有品种丰富、销售期长、利润率高等特点。图书发行专业与邮政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图书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省邮政图书发行业务经历了三年创业历程,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省专业局为龙头,以省、地市配送中心和全国各大出版发行单位为依托,以邮政网络为基础,以地、市、县各级邮政书店为销售网点的规模经营、连锁经营格局。截止到2001年10月份,全省已建立各级邮政图书网点137处,年销售额1600多…  相似文献   

19.
邮政音像业务自开办以来,网点初具规模。但总的来看,经营效果不容乐观,特别是利用邮政优势办理音像业务的特色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优势不优恨经营被动邮政既有网点的优势,又有网络的优势。星罗棋布、遍布全国城乡的6万多个邮政网点是我们的优势;通达全国、连接各个营...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2011,(1):38-38
本期主题:报刊零售业务 中国邮政从事报刊零售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报刊零售业务作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报刊订阅业务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零售渠道给邮政报刊发行品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畅销报刊发行的主要渠道。发展报刊零售业务,有利于提升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邮政企业对报刊发行市场的掌控能力,从而使整个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