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自强 《中国纺织》2004,(10):90-90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开清梳联合机项目属于纺织工业科学技术领域中重大的技术进步项目.开清梳联合机是当代棉纺生产稳定提高质量的需要,是棉纺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化的需要,是棉纺技术发展的必然,是棉纺行业技术改造的主要项目之一,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用工,是棉纺厂纺纱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工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清梳联已作为纺纱一项成熟的新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截止2006年6月底,全国已有1500多套清梳联生产线在投入使用,可使2000多万棉纺纱锭应用清梳  相似文献   

3.
冀新 《中国纺织》2009,(1):18-18
青岛纺机在1978年以前,主要生产棉纺配套设备梳棉机,台时产量只有15公斤左右,每万纱锭要配20~22台,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多年来徘徊不前,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在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中国纺织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青岛纺机于90年代初提出“攻清梳上络筒工艺上水平”的技术进步方针,从清梳联、自动络筒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全面提高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FT025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调匀整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该装置与国产清梳联设备配套,填补了我国清梳联设备相关技术空白,实现了我国生产棉纺全部成套设备的能力,对于过大国产国产清梳联设备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梳联实现了清梳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是棉纺织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棉纺纱技术发展的趋势,日益成为棉纺织厂技术改造的重点。 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我国未能开发出稳定成熟的清梳联设备,所以付出高昂代价从国外引进了近200条清梳联生产线。进入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清梳联在国际上早已被公认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由于它具有提高成纱质量、减少回花量、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改善生产环境等优点,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应用约占棉纺总锭数的SO%以上。近几年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已不见成卷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先后全套引进清流联约计190余条生产线,加上局部引进与国产清、梳设备配套,至1995年底接近210条生产线。亏除设备价格昂贵,加上近几年棉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多数企业承受不了,全套引进已很少。国产清梳联技术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步推广国产清梳联左堤清梳联新工艺是纺织工业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在国外纺织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先进国家采用面已在50%以上。我国已把它列为“八五”期间纺织工业四大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之一。近十几年来,各地棉纺织企业已陆续引进清梳联180余套,连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国产清梳联工艺流程、组合特点,并通过纺纱生产中试,总结了采用先进的清梳联工艺在控制生条重量不匀、短绒增长及清除棉结杂质方面的经验;论证了采用国产清梳联装备,纺纱工艺效果显著、适纺性能较强,运行稳定可靠,是改造传统纺纱工艺的重要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纺织企业早已认识到半制品在操作、工序间运送等过程中对成纱纱疵、毛羽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操作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实现纺纱车间生产的自动化,包括采用清梳联、粗细联和细络联等技术,建立纺纱自动生产线。而粗纱机自动落纱技术是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稳定成纱质量、实现传统纺纱连续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莉萍 《中国纺织》2013,(6):I0014-I0015
当前,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各棉纺企业更加重视纺纱质量指标和稳定性,气动摇架,其纺纱质量和稳定性更好,已成为业界共识,因此越来越多地棉纺企业进行老机改造,正是符合了棉纺企业的这一需求,日照裕华机械公州的紧密纺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1.
清梳联(Blowroom&Card)是纺纱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清梳联生产工艺也是纺织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传统的清梳生产工序取消棉卷生产、存放、运送、接头等繁重的劳动和劳动力配备,更重要的意义是清梳工序实现连续化生产后,通过气流作为载体使原棉在抓取——开松——混合——清棉——除杂  相似文献   

12.
清梳联(Blow Yoom & Card)是纺纱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清梳联生产工艺是棉纺织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传统的清梳联生产工序取消棉卷生产、输送、接头等繁重劳动,更重要的是清梳工序实现连续化后,通过气流作为载体使原棉在抓取——开松——混合——清棉——分梳——集合过程中化纤束渐进,减小至  相似文献   

13.
半精纺行业在90年代末崭露头角,在本世纪已经开始形成规模。目前全国生产半精纺纱线的生产能力已超过50万锭,如何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把好纱线的质量关,使半精纺纱线的质量品种能满足用户对纱线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呢——半精纺纺纱工艺是近几年来我国毛纺、棉纺行业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工艺,它介于精纺和粗纺之间,与粗纺不同的是不用双联或多联梳毛机,而用棉纺梳棉机,与精毛纺不同的是不经过精(针)梳机,与其相比具有生产流程短,生产的纱线比精毛纺蓬松、柔软,与粗毛纺工艺比具有纱支细、条干均匀、表面光洁等特点。半精纺行业在90年代末崭露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提升纱线质量已经成为各个纺纱企业在困境中争取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全流程前纺设备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并推出了全流程清梳联装备系统,可在更高程度上满足纺纱企业的需求。苏拉(金坛)全流程清梳联装备系统的流程配置始终坚持连续均匀喂给,薄棉快喂,柔和开松,早落少碎,梳理分梳适度,实时在线检测控制的原则;同时采用一抓,一开。一混,一清,多梳的简捷高效短流程工  相似文献   

15.
展会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第14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一系列棉纺新技术、新设备同样给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清梳联设备向短流程发展短流程清梳联是20世纪末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联合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先进技术装备的投资不断增加,工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6年1-6月,我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83.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65%。其中上游纺织业投资占到绝大部分,棉、毛、丝、麻、针织以及制成品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上半年以上行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的61.3%。前工序纺纱机械的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棉纺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已占到50%以上,目前国内采用清梳联比重已达到36.8%,精梳纱、无接头纱的比重逐月上升,1-6月精梳机累计出口金额达221万美元,单价高于进口精梳设备近一倍,说明我国国内精梳…  相似文献   

17.
4月9日,为期2天的"2008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在青岛兴安大酒店举行。会议为企业及广大纺织科技人员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张怀良和棉纺专家李妙福等资深专家、学者就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前景;棉纺织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国内外新纤维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纺纱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8.
纺纱设备:占比最大强企云集本次参与调查活动的纺纱设备涵盖棉纺、化纤及丝绸等行业,纺纱设备总量占参与调查评价企业产品总量的34.5%。而在参与调查评价的纺纱设备当中,棉纺装备又占绝对份额,约为84.2%,调查同样反映出了当前中国纺织行业当中不同领域的比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十一五”发展及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型纺纱设备是今后我国棉纺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型自由端纺纱技术不但纺纱质量好,产量高,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工艺流程,比环锭纺减少了粗纱及络纱工序,大大节省了用工人数、占地面积、用电等生产费用,越来越受到棉纺企业的青睐,成为棉纺第二大纺纱设备。  相似文献   

20.
苏拉(金坛)清梳联简捷高效的短流程,合理的机台配置,加上合理的结构、高精度的加工质量,优质高产金属针布的选用,使该流程完全能满足长绒棉优质高产的需要。在经过近3个月的生产运转和质量跟踪表明,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苏拉(金坛)清梳联生产的生条各项半成品指标均可达到纺纱工艺和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