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将达到70万公里左右。二、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极、组群、组团"3类。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  相似文献   

2.
正公路作为最基础、最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衔接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和发挥综合交通网络整体效率的主要支撑,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公路网作为我国公路网中的最高层次路网,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的正式印发为新阶段国家公路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公路交通行业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牢牢把握公路的基础性定位,着力优化结构、强化功能、完善布局、提升服务,推进国家公路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规划纲要》对公路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如何优化完善国家公路网?国家公路网又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刊进行了逐一梳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未来十五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敲定。《规划纲要》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简称"《建设纲要》")一同成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以公路为基础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网络主骨架将成为我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是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主轴线,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运输强度最大的骨干网络。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公路达到46万公里左右,成为交通网"综合立体"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交通财会》2021,(3):77-87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城市群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与辐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城市群发展一体化程度较低,纵深不够,支撑其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202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为我国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与更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海峡西岸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基础上,描述海峡西岸城市群的特征,从交通现状、交通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交通基本特征,根据海峡西岸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完善沿海综合交通主轴、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完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规划方案,并且简要论述了该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2021年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重点任务。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奋发姿态咬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包含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多层次网络为依托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2018年12月民航局发布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航空+高铁”“1+1>2”的行动指南,同年,国铁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也提出了“高铁+航空”联程联运的任务目标。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并没有达到缓解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安市综合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规划、建设、完善包括国家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及市域轨道交通网在内的综合轨道网,达到引导西安市城市功能向外延伸、优化城市功能合理分布的目的,从而应对西安市交通方式单一、交通通达性差、道路服务水平低等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公路网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可达性最好、方便性最高、个性化最强的网络,是衔接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和发挥综合立体交通网整体效率的主要支撑,在做好科学论证、稳步有序推进规划实施的同时,需要更加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建设实施,更加强化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加注重依靠科技、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培育新动能,更加注重绿色集约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部署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重点任务.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奋发姿态咬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的十项举措 一是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各部门先后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交通部编制并发布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铁道部制定了<关于促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总局出台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改委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正市域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是以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为原则,以现有综合交通网为基础;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空间布局的特点,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结构的调整;全面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对交通运输全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运输通道。为研究市域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的问题,笔者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借助交通区位线理论,分析烟台市中长期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和功能,并提  相似文献   

14.
莫涛  王虎  卞文良 《中国储运》2008,(7):105-107
北京作为我国中心城市,伴随着活跃的商品流通和物流需求,快递进出量在全国前列。通过北京地区布局现状研究,利用网络优化的手段最终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重组,完善网络布局是快递业今后的追求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南通市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一体布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好支撑引领作用,在阐述南通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现状、发展定位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畅通周边城市城际交通网络、提升市域集散网覆盖通达水平、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系统和促进综合货运枢纽高效衔接5个方面提出南通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优化对策。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优化,有利于完善南通市的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其在全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发展枢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加快打造成长三角北冀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加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多元化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以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出行需求。随着高铁和轨道交通的发展、机场群建设投入使用,交通运输由单一型向综合体系转变,导致长途汽车客运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一、多元化客运系统发展现状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各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综合交通公共资产投资,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6.91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6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0 867个,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48个,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基本形成“六轴七廊八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达全球,邮政快递通村畅乡,  相似文献   

18.
物流基础网络体系作为承载物流活动的支柱,其合理的布局规划已成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保障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网络的合理布局,通过实地调研,以分析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网络的现状为基础,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综合考虑规模效应、网络成本和物流服务时间3个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网络的优化影响因素,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网络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提出合理的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网络优化方案,最后从成本、枢纽辐射范围和运输模式结构3个角度对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是一个拥有2300万人口居住的特大型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政府实施公交先行战略,投入逾千亿元资金建立起较完善的市内公交、轨道和轮渡的立体公共交通网,为普通市民的出行提供廉价、优质、安全、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与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客站周边往往成为聚集商业、服务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区域,在拉动城市经济、重塑城市格局、高效利用土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供给侧为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持高铁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铁路站区综合开发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文章以铁路站区TOD上盖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现阶段铁路站区综合开发的支持政策、开发与管理现状,分析我国铁路站区TOD开发进展缓慢的成因,提出加快推进铁路站区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