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三大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建雄 《旅游学刊》2002,17(5):49-53
同属滇西北旅游区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中甸)三地,由于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时机、开发思路的差异,加之旅游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开发形态和开发效果出现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大理模式”、“丽江模式”和“香格里拉模式”的比较分析,对三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异同点做一简单比较和描述。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和人类世界的宝贵财富,无论任何人和政府都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其中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也应当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这里既包括政府部门出资、出人才和物力来进行直接的保护,也包括向游人进行宣传教育及收取一定的费用。笔者认为,采取按人头收取丽江古城维护费的做法并采取征稽队流动查验  相似文献   

3.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引起世人瞩目。但是随着旅游开发的进行,古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2008年1月被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亮了黄牌。因此,古城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古城保护的根本要素在于保护的理念、体制和机制,收取古维费无法真正加强对丽江古城的保护,笔者反对征收古维费。  相似文献   

4.
家庭旅馆成长路径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丽江家庭旅馆的成长路径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丽江古城家庭旅馆的4种成长路径:连锁化经营、扩展为民居旅馆、业务多元化、业务创新发展.在丽江,家庭旅馆经营者出现了原住民文化空心化与外来文化多元化的反差现象.影响丽江古城家庭旅馆创建的主要因素包括创始人个人经历、机会成本、家庭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影响丽江家庭旅馆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服务创新,一些在预订、通讯网络、文化交流等方面创新的家庭旅馆获得持续成长.丽江家庭旅馆关闭的影响因素包括销售渠道不畅而转租、追求高品质生活而迁移、因政府强制改造缺乏资金而放弃经营等.丽江家庭旅馆成长路径与一般家族性企业发展规律有别,强制性制度影响是发展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也是文化遗产地家庭旅馆成长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正>“前台、帷幕、后台”模式是由杨振之教授提出的,因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模式,但该模式尚未受到重视。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旅游界必须重视“前台、帷幕、后台”模式。笔者以旅游业已经较为成熟的X村和尚未进行旅游开发的Y村为例,阐述“前台、帷幕、后台”模式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问题,并针对案例村寨的旅游发展状况给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其他村寨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村镇旅游作为遗产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一直被视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古村镇旅游发展涉及较多的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甚至有所冲突,给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带来了众多挑战,其中,门票收费模式直接影响到各个相关主体的利益,成为争议的焦点。因此,文章通过对江浙沪皖四地古村镇案例分析,总结了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半开放式、全开放式4种古村镇现行收费模式及其潜在的7个影响因素,并基于古村镇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反应,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古村镇收费模式影响的程度,提出封闭式收费模式更多地取决于资源的品级和居民的合作程度,而开放式收费模式更多地取决于区位的好坏、客源市场的特点、未来的产品取向和商业价值,从而为古村镇如何根据主客观情况选择合理的门票收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丽江作为知名古镇发展已经有10余年了,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丽江经验”。那么“丽江经验”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丽江之为水:丽江是中国与水最有缘的古城。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特征,指出它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社区参与度不高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创新经营模式、深入挖掘资源、促进业态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等,同时还强调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西部旅游开发已进入加速阶段,面临着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东部地区的激烈竞争,文章从战略高度对西部旅游开发战备进行概括,提出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空间布局等三大模式,即政府主导与企业化、主要是集团运作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模式,三优(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产业)转化的产品开发模式,以点带面的据点式与以线穿点的点轴式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文章阐述了这些模式的内涵、意义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资讯窗     
云南丽江添新景 地热温泉待开发 近日丽江第一口地热温泉被探发,它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海畔,距丽江城区不到5公里,正常水温82℃,它的成功探发不仅圆了地热专家苦寻数  相似文献   

12.
唐若璘 《西部旅游》2023,(3):105-107
<正>研学旅行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中小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的校外教育活动。云南丽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研学资源,具备开展研学旅行的良好条件,因此丽江研学旅行发展潜力巨大。文章分析了丽江发展研学旅行的意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丽江未来发展研学旅行的基本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 有位商业摄影师戏言,同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古城,平遥因国际摄影大展闻名,丽江则出名于一场地震之灾。此言当然有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吹噓之嫌。作为纳西族木姓世袭统治的祖居区,地处亚热带的丽江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城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丽江有一本精妙的书—《丽江的柔软时光》,提供了许多在喝茶发呆的好地方,在平遥,时光似乎没有丽江那么庸懒,我们在城中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找不到可以落脚喝茶的地方,直到看到了天元奎的彩虹姑娘……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因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春梅 《西部旅游》2023,(7):100-102
<正>文章在分析社会对“管家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特点,梳理和确定构建“管家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基础,同时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从学方、教方、市场方等角度为高校提供具体、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保护的独特要求以及独特的可持续性理解,使得教科书难以正确处理门票、供需、游客权益以及旅游收益分配等问题.最后,提出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概念性框架:①遗产旅游经济学的观念、概念和方法,应能与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无缝对接”;②对遗产地的遗产类资源与非遗产类资源给予有区别的恰当的旅游经济学处理;③在遵循遗产经济学和遗产保护原则基础上,重新处理遗产旅游涉及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彭丹  蘧海伦 《旅游导刊》2020,4(2):64-76
近年来,慢旅游的话题开始得到学者关注,但已有研究较少从"旅游与现代性"的角度对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对去过丽江古城的受访者和潜在旅游者的访谈数据,借助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高频词提取和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探讨丽江古城慢旅游的两个维度:环境和慢旅游体验。本文还挖掘出丽江古城作为慢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原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当地生活理念的互动构成了当地慢旅游的基础;旅游利益相关者制造了"慢"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契合了当代旅游者的需求和认同,助推了丽江古城慢旅游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理念在促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协调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新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利用方式亦亟待优化创新。本文以中国知网1996年以来国内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和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出的546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阶段特征、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从内涵及原则、规划设计、功能分区、经营管理、社区参与5个视角对国内生态旅游理念下的自然保护地利用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深化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17年丽江古城因为一系列负面事件而被国家旅游局列入5A景区整改行列,这提醒着我们丽江古城旅游商业化发展方式以及旅游产业亟待改革转型。因此本研究以丽江古城为典型案例地,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归纳国内对古镇商业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确定研究方向。之后运用期望感知理论分析游客与原住居民对古镇地方性的感知。最后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