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速折旧法除了大家熟知的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递减折旧率法等外,还增加了"一次折旧法"。其依据是:加速折旧法包括"特别折旧"、"投资减税额"、"税前扣除"等"一次折旧法"的内容。我国最早规定具有一次折旧性质的萌芽是1993年,2009年高危行业应用,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各行业应用。文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4〕75号文件规定,举例说明了"一次折旧法"的具体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规定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实施的时间不长,正确认识实行加速折旧法的意义和难点,有利于企业,减轻包袱,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发展后劲。一、加速折旧法的作用加速折旧法是西方国家应用较广的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目前我国财务制度允许使用的“双倍余额递减...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中最常见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鉴于此两种折旧法在计算年折旧额时比较复杂,笔者提供简捷计算公式,供参考。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  相似文献   

4.
房屋折旧方法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地产价格评估中,目前常用的房屋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年数和法、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偿债基金折旧法。众所周知,直线折旧法虽然计算简便,但不符合房屋价值转移的特点;年数和法和余额递减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符合房屋价值转移规律,但与直线折旧法一样,仍未考虑物价因素的影响,而且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使折旧额失真;偿债基金折旧法尽管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然而放慢了折旧,并不符合房屋价值转移规律。上述折旧方法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5.
屈静 《财会通讯》2006,(7):49-49
许多财务人员认为,企业应尽最大可能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以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对:企业如果不计提折旧,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也会增加许多;如果计提折旧,会加大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折旧抵减税赋的作用,称之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可以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选择。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在资产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以少缴税款。而无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都是相同的,总体上不会减少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的意义在于加速折旧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会计利润后移。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使所得税递延缴纳。但是,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应采取平均年限法,需要加速折旧的须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执行。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筹划时,除了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旧外,选择加速折旧法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如果只对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就会产生最后两年的折旧额大于前期所计提的折旧额的情况,这与加速折旧法产生背离。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采用Excel的倍率余额递减法函数来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7.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中允许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之一,也是财政部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列举可供使用的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年折旧率折旧年限现行制度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到期以前2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收入”这点的不足,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  相似文献   

8.
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这两种方法不仅计算量大,而且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在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计算上的错误。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一系列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以供广大读者参考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试谈加速折旧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关系到企业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和产品成本的正确计算。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技术寿命周期缩短,客观上提出了加速折旧的要求。本文试就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加速折旧法在我国实行的条件按加速折旧法提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在使用初期计提额大于使用后期的计提额,即随着使用年限增加折旧额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从而使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有效使用期内尽早摊入成本费用,达到加速资本投资回收的目的,并由此实现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实行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以下条件:1.固定资产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广泛使用的直线折旧法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界内普遍认为加速折旧法适应现代的经济环境,更具有合理性。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比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的区别,得出加速折旧法的优越性,以及进一步推广加速折旧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文章研究了加速折旧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在进一步推广使用加速折旧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法,用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折旧费用应当呈递减的趋势。在企业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实务中为简化折旧计算,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要转换方法,将固定资产净值扣减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实务中的这种会计处理方法经常会出现后期的折旧费用大于前期的倒置问题,违背了加速折旧的思想(应  相似文献   

12.
试论加速折旧模式调整江西财经学院马翠芳,曹勇1993年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允许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较快的部分行业和企业对机器设备加速折旧,实质上是对生产性企业的直接扶持。但现行加速折旧法面临着固定资产损耗规律与配比原则之间的矛盾问题。本...  相似文献   

13.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其他加速折旧方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后期改为直线法。本文认为实务中应采用试算法确定改用直线法的时机,而不应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那样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改用直线法。  相似文献   

14.
现行递减折旧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人为地确定年折旧率并决定递减程度的,但是它按余额递减计算的各年折旧之和不等于应计折旧总额,并且使用年限越长差额越大,要在最后两年分摊差额。以净残值率5%为例,最高年折旧为平均年折旧的210.5%,差额占原值的1.3%(4年)至7.9%(45年);最后一年分摊差额是递减折旧的10%(4年)至6.6倍(45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可能使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高于以前年份的年折旧额。鉴于此,本文改进了双倍余额递减法,以期改变上述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企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是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加速折旧法的理论依据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在企业正常纳税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是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本文对加速折旧法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中如何审计月提折旧和累计折旧文/李欣荣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31条规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先进进步快的部分行业的一些生产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作双倍余额递减法.第32务列出折旧计算公式,即:年折...  相似文献   

19.
企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是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加速折旧法的理论依据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在企业正常纳税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是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树新 《铁道财会》2004,(5):16-18,9
折旧过程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过程,折旧计提的方法有多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计提折旧一直延用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等平均法,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而加速折旧法能较好地弥补其缺点,本文拟就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