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工学交替、在岗育人,企业在学生学习期间让其接触实际业务,为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优势,对于岗位人数比较少的会计专业采用了依托载体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中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获得实践的机会,有些学生还能从实践中获得一定的报酬。因此,现代学徒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提高职业教学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到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的青睐。但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等问题。为此,文章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推进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学徒制是一种以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言传身教为特征的职业技能传授方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国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已经取得了3种有代表性的模式。文章从会计职业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障碍,分析了造成会计职业能力提升困难的原因,并从现代学徒制的角度提出如何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学徒制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这种教育模式将企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现代学徒制注重技能培养和训练,因此更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但就目前实施现状来看,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更多集中于理工科专业,文科、经管类专业相对较少,基于这个现状,本文主要对会计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借鉴,同时对其他财经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实施思路。一、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现状通过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系统化的学校教育紧密结  相似文献   

5.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也具有各自的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佳契合产物就是现代学徒制教育,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对推进现代学徒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学徒制教育的鲜明特色,力求寻找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新兴的教育模式。本文探讨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主要从课程标准、创设问题情境、学习过程津贴岗位、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校园教学平台的应用几方面来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外的应用,讨论了学徒制的作用: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保障青年就业。从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四方面探讨了就业、教学方式和能力培养内容安排,提出了学徒制目的在于企业生产真实产品和学生学习的结合。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符合发现学习和练习率的教学规律,分析了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企业需求和学校时间安排的冲突,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在经济教育模式下,通过相关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实行在招生初期就结合招工需求,有针对性的将由老师转换为师傅的角色,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仅传授学习知识,而且对工作内容也进行前期的培训与传授,将技能培养作为主要教育方式,像这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叫做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在具体引入现代学徒制的时候,其主要举措包括:一是要选择合适的企业,企业能否主动积极地参与是现代学徒制引入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为企业和职业学校搭建沟通渠道,要给参与的企业补助或扶持。三是要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学习的“职业性”。四是要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实行校企同管。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34):172-174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现今职业教育倡导的主流人才培养方式之一,协同育人是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方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天津职业大学3D专业建设,探讨了该专业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人才的培养模式,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进一步剖析了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困难及3D专业解决困难的方法或措施,为高职院校探索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课程考核是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测评,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有效地组织实施课程考核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改进课程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地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课程考核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现代远程教育考核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进型的新的构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34):228-229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实施要求,同时也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瓶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学徒制内涵的分析,探析学习物流专业学生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赵敏 《现代企业》2021,(2):136-137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并形成了配套的国家制度、教育制度模型,推动了德国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借鉴。在不同的国家体制与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形式也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典型代表。分别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瑞士的"三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及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2014年8月,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引导各职业院校针对专业和学生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现代学徒制项目研究和试点,学徒制概念被引进教育界。2015年8月5日,教育部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的人才就业压力巨大,所以教育行业开始变更发展方式,对产教融合型职业教育予以改革,这为校企合作招生、携手培育人才、工学结合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对“金融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予以研究,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深入介绍了现代学徒制引入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应然性和实然性,且分析了金融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落实现代学徒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我国深层次、全覆盖地推广现代学徒制有诸多条件限制,如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企业规模、师资力量、学校实训设施等,但先让少量学生、部分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推行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现代学徒制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基础上,系统调研论证阐述现代学徒制推行思路以及宏观微观具体建设实施方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校企双主体育人”基本特征,实行工学交替等学习形式。追根溯源,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进行中职和高职层次和类型定位,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角度重点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框架。采用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的“双主体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对开设该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红丽 《价值工程》2014,(36):252-25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具有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优点,现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学徒制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有利条件及其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将现代学徒制融入顶岗实习环节中,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顶岗实习并举及融合,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职“信息化教育”模式,是现代高校教育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面,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职业素养教育与学徒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而现代学徒制又赋予职业素养教育以外在的包容性。实践共同体理论很好地揭示了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并且为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安排下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打开了一道大门。如何更好地发挥现代学徒制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解决好当下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高职教育改革走向深化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