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两帮移近量大,变形破坏严重,部分地段底臌严重的现象,通过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和软岩力学性质试验,分析研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失稳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数值模拟确定了该矿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及高应力软岩巷道最佳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和最佳支护时机.为相邻矿井及相似地质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永民  赵娜  陈琳 《价值工程》2019,38(23):138-140
针对某矿遗留三角煤柱对下伏煤层巷道应力扰动大,下伏煤层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加强支护区长度难以确定等难题,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上覆三角煤层对下伏巷道的影响范围,并分析了巷道加强支护区的应力场分布特征、下伏煤层巷道不同应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遗留三角煤柱对下伏煤层巷道顶板垂直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合理的巷道加强支护区的支护范围与支护方式,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案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付立 《价值工程》2013,(27):131-132
深部破碎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矿井在进入深部开采后,软岩巷道围岩出现显著变形,围岩破碎严重,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变得极其困难。针对平煤四矿三水平上部变电所岩性较为破碎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以往成功经验的借签,提出了采用锚网喷+锚索+U型钢支架+喷浆的支护技术,加强了深部破碎岩巷的支护,较好地解决了围岩松软破碎、高变形巷道的支护难题,为其它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松朝 《价值工程》2014,(8):312-313
针对平煤四矿己15-23110机巷高应力复合顶板支护困难问题,采用根据悬吊和组合梁理论设计的高强预应力可变形让压锚杆和均压鸟窝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和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复合顶板下巷道变形,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维护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从对新义煤矿的现场观察来看,巷道围岩应力较大,变形严重,顶梁压弯,棚腿倾斜,而巷道底鼓也尤为突出,因此支护难度很大。文章结合该矿具体地质条件,通过对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支护技术方案,对现场巷道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本杰  位玉红 《价值工程》2011,30(29):39-40
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支护深部高应力影响变形巷道与螺纹钢等强锚杆支护体系相比较,两帮位移速度和顶底板移近速度均明显降低,顶板离层量远小于离层临界值,说明巷道围岩已基本趋于稳定,支护方式完全可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19):108-110
为了合理确定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解决矿井深部区域支护效果差、巷道易变形难题,针对平煤股份一矿-517m丁戊组石门岩体破碎软弱,具有持续变形特点和围岩流变特性,在提出科学控制巷道流变机理基础上,选择"锚网索支护+喷浆+导管注浆+集束锚索注浆"等联合控制围岩加固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实践证明,该支护方案能够解决流变围岩巷道变形问题,保证了巷道断面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800m西-采区石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特点,巷道修护采用风搞、长把手稿破岩保持巷道的围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老锚杆锚固端留在巷道内加固巷道围岩,采取锚、网、梁、喷、索、注浆联合支护,明显地改善了巷道围岩受力状态,增强了巷道整体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巷道支护的稳定性,支护效果很明显,确保一次成巷.  相似文献   

9.
高维国 《价值工程》2014,(29):144-147
分析了宝积山煤矿704运输顺槽冒顶事故原因;并基于该矿"急倾斜、高应力、破碎围岩、复合软顶"复杂地质条件,将锚杆支护挤压加固拱和围岩强度强化原理有机结合,以支护质量检测、矿压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动态支护设计,确定支护参数;在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巷道断面选型、施工工艺、工器具及支护材料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并在现场应用实施,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8):75-78
石沟驿煤矿010607工作面回顺在回采过程中,由于受采空区侧向应力以及采空区水对巷道围岩的影响,巷道围岩出现了整体变形,表现为顶板下沉、两帮整体变形以通过对巷道破坏原因进行分析,在010610回顺掘进时提出了从巷道的初次支护、表面封闭、隔离采空区水以及泥岩改性等方面对加固方案进行探讨,以保证巷道在回采时能够保证围岩的稳定及严重的底鼓,在回采时巷道需要频繁返修,严重影响了矿上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矿区段运输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实际,根据巷道围岩的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巷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实施该支护技术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大减小,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地应力是影响地下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它是各种地面、地下工程以及边坡稳定支护工程等的重要设计参数,影响岩土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要获取某一区域精确的地应力资料,必须进行地应力测量。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取决于地应力、围岩性质及支护方式。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巷道围岩稳定影响极大。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地下工程开挖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青东矿工程实例,分析了青东矿104回风大巷的围岩地质特性、变形状态和破坏原因,确立了棚锚注联合支护方案,采用该方案后围岩应力分布范围和塑性区都显著缩小;围岩变形量明显降低,巷道围岩两帮及顶底板塑性破坏范围显著减少,顶底板出现屈服后很快趋于稳定。该支护方案在解决软岩巷道变形和位移量大等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围岩流变特性;围岩控制的途径;在不同支护条件下围岩变形特征以及深井回采巷道锚梁网索支护的优越性"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会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工作,甚至会威胁到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回采巷道服务时间较短,一般在0.5~1.5a。巷道主要受回采工作面的动压影响和相邻工作面顶板压力两方面的影响,这两方面影响使得巷道围岩变形,维修困难。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9):114-116
针对砂墩子煤矿猴车巷巷道两帮受压变形明显、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问题,为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生产、提高掘进速度和控制围岩稳定的目的,决定优化既有巷道支护方案。通过巷道破坏变形分析、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和动态信息支护设计法,提出了三种支护方案,采用"锚网索梁喷"支护,优化了支护方案,在后期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平煤股份六矿——440大巷围岩软弱地质特征、结合目前支护领域内的新工艺、新理论,针对巷道大断面变形机理,研究提出相应的围岩控制方案。对于这种岩体破碎松软、具有持续变形、围岩流变特性的巷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提出科学控制巷道流变机理基础上,选择好正确的技术路线、采用创新的支护技术并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行验证。根据巷道表现出持续大变形、长时间流变特征,研究制定具有组合创新的锚喷+36U大五节拱形棚+浅孔、深孔注浆联合支护大变形巷道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开发》2016,(17):171-172
针对南方复杂地质条件薄煤层开采巷道难控制的问题,文章以含春煤矿薄煤层开采为例,分析了薄煤层开采巷道围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复杂条件下薄煤层开采巷道的控制对策及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新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支护体受力情况良好,能够保证围岩结构的长时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曹剑锋 《价值工程》2015,(18):155-157
地下岩体在开采之前,由于自重和构造所引起的应力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当掘巷道或者进行回采工作时,就破坏了原来应力的平衡状态,使岩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具体表现在巷体周围的煤、岩体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煤和岩体内部形成新的应力平衡状态为止。在煤的开掘过程中,由于采掘活动引起巷道围岩应力集中和重新分配,为了防止围岩变形遭到破坏,需要对围岩进行支护和加固。本文就大断面煤层沿空巷内支护加固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积累一些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某煤矿23234工作面,采空区大部分已稳定,上覆采动影响导致8槽顶板破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巷道围岩变形持续变化和增加,为保证支护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巷道的快速掘进,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采用高强度锚杆支护系统,使巷道围岩保持稳定,满足了正常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0.
冯宝 《民营科技》2013,(6):23-23
为探讨复杂条件下巷道支护困难的难题,结合某矿运输上山复杂的地质条件,在现有支护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巷道支护效果的现场监测,得出巷道变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巷道围岩破坏失稳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巷道围岩治理模式,为矿井后续巷道的支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