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湖”平原(湖北省江汉平原和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域的交通,科技,旅游,产业,人才等方面优势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建立“两湖”平原现代区域性大城市,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大市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一体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南宋建炎元年(1127),杨万里在吉州吉水滋塘(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塘村)诞生。杨万里一生锐意创新,诗风不断变化,方回认为“杨诚斋诗一官一集,每一集必有一变。”南宋后期王应麟云:“诚斋始学江西,既而学五字律于后山,学七字绝旬于半山,最后学绝句于唐人。”  相似文献   

3.
宋代福建的农业,已和吴越、蜀等先进地区并驾齐驱:“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的记载就是一个根据。其实,就福建而言,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发展是不平衡的,山区农业的发展虽有其特点与进步,但仍难与两浙平原地区相比较。沿海平原地区则是福建农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在许多方面与两浙有共同之处,它也代表当时中国农业经济的先进水平。 (一) 宋代福建路包括一府五州二军,沿海地区指福州、泉州漳州和兴化军四地,被称为“下四州”,《宋史·地理志》载其地共有二十六县,濒海者为十六县,本文所论,即以地为主。沿海地理形势的特点,正如《三山志》概括的那样:“福、兴化、泉、漳、于一道为控带山海之国”,负山滨海是其主要特征。所负之山,大多先是丘陵,土壤为岩石风化而成的红土,继而山岳,多属高峻,“穷崖绝岭”。这就孕育了众多的河流,闽江、木兰溪、晋江、九龙江分别横贯四州,泥沙的沉积,逐渐形成了大片沃野,这里土壤粗松肥沃,适宜于耕作,在宋代以前就多被垦种,至宋代,这样造田过程还在进行,  相似文献   

4.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十一月廿五日巳时.出生于南剑州将乐县北龟山下龙池团。南宋绍兴五年(1135)四廿四日.卒于正寝,享年八十三岁。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二程”学说南传者。被誉为“闽儒(学)鼻祖”。朱熹是其三传弟子。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是汉江和长江交汇冲积平原。广袤的平原,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资源。历史上,江汉平原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全国。《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老百姓“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忠”。解放后,江汉平原粮棉油等农作物产业在湖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由于对总量的追求及耕地掠夺性利用,江汉平原逐渐丧失农业的龙头位置。近20多年来,反映在江汉平原荆州、石首、松滋、公安、江陵及仙桃、潜江、天门、汉川、汉阳、监利、洪湖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现状堪忧,处于牛耕时代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是水乡,也是酒乡.宋代大诗人陆游曾称绍兴是“城中酒垆千百所”,“街南街北酒易赊”的酒城.而在酒乡众多的酒店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初创咸亨 源远流长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描述了“咸亨酒店”,留给后世的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不朽的文化资源.咸亨的一缕  相似文献   

7.
徽州山区与太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异同李长弓峰峦环抱、田少土瘠的皖南徽州山区与水网交织、土地肥沃的太湖平原(包括太湖周边、苏、常、嘉、湖诸府)分别是明清江南乃至全国同类型地区中经济最为繁盛发达者。两地一系山区,一为平原,地理环境不同,然就人口数之多,人口密...  相似文献   

8.
1.1规划先行,构勒城市“绿圈、绿线、绿块、绿点”。通过编制《临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积极实施“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和“纳山、围湖、沿溪”的绿化方针,构筑“一湖”(青山湖)、“二山”(太庙山、功臣山)、“三溪”(苕溪、马溪、锦溪)城市绿色斑块。  相似文献   

9.
体荆州地区,1978年鲜蛋收购量达1.3亿斤,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和全国的十分之一。江汉平原经济地位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拥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江汉平原是在古云梦泽的基础上经长江和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淤积、合并而成的河积、湖积平原。除北部、东部、西部边缘地区有部分低丘、岗地而外,大部分地区地面平坦,田块完全可按机械化作业要求并连。就是在江汉平原的外围地区,也属第四纪堆积平原,一般地势起伏和缓,岗顶宽平。在自然状况下,大  相似文献   

10.
胡显中  阎环 《经济问题》1995,(12):17-19
公款私用问题及其治理胡显中,阎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句。本着这种精神,针对普通老百姓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特撰此文。一、公款私用知多少1.吃喝玩乐。据《经济日报》1994年9月24日披露:一家四星级歌舞厅的老板直言相告:在客流量中,...  相似文献   

11.
毛旭 《经贸实践》2005,(6):62-6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古已有之。据有关史料记载,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即有“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俗语。范成大的《吴郡志》则说:“谚日:天上天宫,地下苏杭。”两者说法虽异,意思一样,都说明至少在宋代,苏州和杭州就被称之为天堂了。这与当时北方兵连祸结,经济中心南移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2.
任平 《经贸实践》2004,(10):62-62
上海简称为“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其实这个“沪”名称由来久远,早于“上海”的称号,大约在距今一千六七百年前,吴淞江下游及其入海口之处,已被命名为沪渎,《古图经》上就有“沿松江、下沪渎”的文字记载,《晋书》中,沪渎是作炎港口防御要地,与沪渎垒之名同时并现,宋代时,这里已成为“云间东境”名区,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仍称此地为沪渎,直到宋末,沪渎之名整整沿用了十个世纪,可知比上海之名经历的时间要长得多。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妈祖为中国沿海,特别是闽台地区的重要神祠崇拜.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同事王贵民研究员治先秦史,无疑是位有造诣的、功底扎实严谨的学者.他有一次来电话,向我询问宋代的妈祖有无史料.我只是将“妈祖”一词输入古籍电脑软件,就给他回覆,说找不到.不久,他就给我转赠了林庆昌先生所著《妈祖真迹》一书,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我翻阅後,就感到宋代史料虽似无“妈祖”一词,而尚非无蛛丝马迹可寻.  相似文献   

14.
郭化林 《经济论坛》1998,(21):41-41
范蠡(生卒年不详),字少伯,春秋末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曾为越国大夫,辅佐勾践灭吴复国,官拜上将军。灭吴后,他认为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故而弃官来到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定居,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经商过程中,他采纳“计然之策”,运用“积著...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的“人文”一词是英语中Humanity的意译,与此相关的还有人文主义(Humanism)。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一词,最早则是出自《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甲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6.
张剑光 《江南论坛》2012,(12):60-61
太湖石真正出名,应该是在宋代。宋徽宗时派人广泛搜集太湖石,运到开封,建造艮岳,被称为花石纲。南宋范成大对太湖石有系统的研究,著有《太湖石志》。他在《吴郡志》卷29《土物》中也有专门“太湖石”的条目。不过范氏认为太湖石在唐代就引起人们注意了,他说:“太湖石,出洞庭西山,以生水中者为贵。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及其对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章中,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还需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新经济,新经济又被称为“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比特经济”、“数字经济”、“智力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18.
嵇发根 《江南论坛》2000,(11):43-44
湖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自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于公元前248年建楚菰城县起,也有2200多年历史。尤其东晋、南朝以后,当时的吴兴郡成为“东南望郡”。“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故凡守郡者,率以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苏轼《墨妙亭记》)而且“江表大郡,吴兴为一……其英录所诞、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富不若也。其冠簪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唐顾况《湖刺史厅壁记》)所以,在中心城市湖州以及周边南浔、菱湖、双林、善琏、新市、埭溪等古镇,都有前人留下的丰…  相似文献   

19.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石首市公路局三义寺汽车渡口,位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结合部“九曲回肠”的荆江险段。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公路专业长江渡口,既是鄂南湘北经济贸易、物资交流和生态旅游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石首经济社会发展的门户。  相似文献   

20.
纸鹞     
风筝,粤语叫“纸鹞”。它源于古代的“纸鸢”、“鹞子”。《太平广记·纸鸢化鸟》;“梁武太清三年,侯景围台城,远不通问,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续博物志》:“今之纸鸢、引丝而上”。唐元稹《有鸟》诗:“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宋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