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我国生物制药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已经在国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和国外生物制药业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存在许多问题,加上入世的冲击,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正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由于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瓶颈问题较为突出。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赢利能力不断完善,生物制药行业逐渐获得投资者的关注,生物医药“价值洼地”正获得国内投资者看好,生物产业融资难题逐渐得到改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逐渐增长,融资结构也不断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体、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发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作为医药合同生产的重要组成,得到了稳步增长。亚洲医药市场借助市场、人才和成本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欧美制药企业选择亚洲地区进行合同生产。中国作为全球研发外包的重要承载地,发展生物制药CMO是把握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鉴于我国与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地区相比,生物仿制药立法和生物制药合同生产起步较晚,本文在分析欧美及亚洲区域生物制药CMO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生物制药CMO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与瓶颈,并提出促进生物制药CM0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石油石化企业现代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中国石化》2007,(4):32-33
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更有人把它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建设,促进了主业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8年曾发表题为《北京市制药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一文,对北京市100多家中药、化学制药及生物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北京市制药企业创新能力的特点和集群效应,发表后受到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对其中27家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突飞猛进,技术创新正在成为生物制药企业未来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生物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巨大的资金投入,传统的银行贷款已经难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的资金需求,私募股权投资作为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投资方式,可以较好的解决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中,融集资金和寻找合作伙伴是为企业不断增长,促进创新成果早臼投入市场的关键战略举措之一。创业投资企业极大地促进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风险投资的介入是高科技产业得以发展的支柱。风险投资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同时,也以丰富的管理经验给企业技术及市场开发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汉江河畔,武当山下,新崛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武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湖北武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好戏连台,继荣获“湖北省优秀企业”称号后,又被湖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9.
《供电企业管理》2006,(6):48-49
赣州供电公司从讲政治、讲纪律、讲执行力的高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规范多经产业管理规定,落实年内实现无多经企业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国家电网公司“三清理、一规范”和省电力公司”三退出、两规范、一分开”的工作部署,以清理为契机.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结合本企业实际.坚持以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坚持“集团化、产业化、民营化”的战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多经企业进行规范改制和运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厂商来说,没有什么比发现一个新市场更令人兴奋的了。在经历了社区宽带网市场的狂热和挫折后,网络产业的大军又开始寻找“新大陆”的征程。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企业这块肥沃的“土地”。在实达网络率先提出了“宽带企业”、“宽带商务应用”理念后,各种网络厂商掀起了向企业宽带市场进军的热潮。这让刚刚经历了.com泡沫破灭和社区宽带热潮消退的人们不禁担心,以企业为主要突破口的发展方向能不能引领宽带产业成功突围?企业现实:我需要扩展网络带宽今天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由普通应用向大规模商业应用转变。新业务的拓展和企…  相似文献   

11.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析我国推行产业调整政策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产业调整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产业结构,例如80年代后期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基本消失,90年代中期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衡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但是,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反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日益突出。表现为:第一,在一些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重要产业中生产集中度过低,单个企业规模偏小。第二,企业装备陈旧,产品技术水平不高,研究开发投入少。第三,产业内分工协作程度低下,“大而全”、“小而全”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化工原料需求的强劲增长,近年来我国氯碱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氯碱行业的高能耗特点决定其生产成本也在日益提高。在氯碱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过程中,每个企业都在寻求生存空间和发展途径。据业内专家介绍,有的企业低技术含量的盲目扩张,造成投资打“水漂”,长期无收益;有的则倾力开发非相关多元化产业,运作不当,拖垮了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强强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的“航空母舰”型大企业集团。这既是克服我国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弱点,又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尽早加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高我国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抵御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保证国家产业安全的紧迫任务。我国企业在规模经济效益要求较高的产业中,企业规模过小的现象异常突出。这里以汽车、钢铁两行业与美国、日本两行业中前10家企业相比,汽车工业我国前3位(一汽、东风、大众)生产集中度为33.6…  相似文献   

14.
潘钦栋 《中国纺织》2006,(5):142-143
2005年,红豆集团销售额达到117亿元.进入“百亿企业”行列。目前,集团的产品已经深入包括服装、橡胶轮胎、机动车生物制药等领域.拥有1家上市公司、10家子公司100多个生产工厂,在美国纽约洛杉矶设有两个分公司。集团员工达2万多人每年要缴纳税款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去年,国务院通过了《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提出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合理确定发展规模、规范投资行为,严格准入标准,严格新上电解铝项目.限制现有企业盲目扩大产能,确保氧化铝工业有序发展。“铝业新政”还特别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电解铝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鼓励铝电联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纺织》2005,(10):27-27
随着中国毛织产业的纵深发展.中国毛织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走品牌发展之路.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诸多毛织企业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毛织交易市场进行新一轮的淘汰和升级。市场业态拥有。商场式环境.科学化管理.完备的设施、完善的服务”.是以品牌运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在品牌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这种崭新的业态.已成为众多厂商推广宣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路径促进的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创新网络是影响生物制药产业化路径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现状,分析集群创新网络组成成员及其作用,通过群组案例揭示集群创新网络在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临床前、临床研究、上市及大规模销售三阶段的促进作用机理。并结合机理,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企业规模科学性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进入90年代,我国企业界舆论界十分强调培育大企业、建立大集团。然而,由于对企业规模的有关问题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在国有企业组建大集团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政府部门“拉郎配”的现象。为了避免盲目性,有必要认真地系统研究企业规模的发展规律。本文不准备对企业的合理规模作出精确的计量分析,而是试图用一种思维逻辑来思考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科学性的问题,为我国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一、产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的关系谈到企业规模,必须涉及它所在的产业(即部门)的特点。从规模经济看,经济部门可分为两类: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所…  相似文献   

19.
宋志平 《董事会》2012,(10):56-61
自国务院国资委2005年启动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作为试点单位,在“规范决策、合理授权”的原则下.积极建设规范的董事会运作体系,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决胜市场的战略性力量。在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下,两家企业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竞争型央企的发展典范”。中国建材集团迅速成长为我国建材行业目前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二大建材产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三年内营业收入从400多亿增加到超过1250亿。目前,两个董事会治理规范、运作顺畅,获得了国资委的高度认可,被评为运行良好的董事会。,作为两家企业的董事长,我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目前农药行业的基本特点是“老大不大”,产业集中度很低,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我国2300家农药注册企业中,复配制剂企业无一家市场份额超过3%,大多数在1%以下。而全球最大的6家跨国公司占据了79.9%的国际市场份额,我国所有农药企业还不及一家大跨国公司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