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宏观大势     
<正>郎咸平:经济回暖只是表面现象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产能过剩和制造业经营环境恶化这两大病根仍未解决,中国经济回暖只是表面现象。郎咸平指出,中国经济现在生了两个病,一是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这个病与金融危机无关,是中国制造业难以为继的危机;另一个病是产能过剩,"金融危机引发了出口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11,(11):150-151
观点制造@郎咸平:淘宝事件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是政府对小商店征收高税费,恶化小实体商店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我只想说三个字你疯了。 ——在烟台举办的阳光100财富中国系列活动上有企业家问“你看看现在还有什么有潜力的行业可以投资的”,郎咸平如是回答。郎咸平认为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太顺了,中国经济增长太成功,因此企业家只有个人的艰辛的奋斗历程,全中国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没有一个人经历过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那忠帅 《信息与经营》2011,(8X):144-149
<正>"在通胀来临时,相对于黄金,房地产更具有保值功能。在中国,高档楼盘的泡沫要小于中低档楼盘的泡沫。在全球经济普跌和中国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长期来看,购买房地产可以有效对冲通货膨胀风险。"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北京"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高端物业发展趋势"的演讲中,首次谈到了他对中国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郎咸平表示,在经济受冲击的时候,民生必需品和高端产品通常情况下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高端房地产必然成为众多富豪投资避险、防通胀的选择。相同的观点也出现在郎咸平教授的博文中,"面对通货膨胀,更加速财富的重分配,有钱人、富裕人通过投资最保值的高端楼盘达到避险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曾明 《商场现代化》2005,(33):337-338
从2004年8月郎咸平在新浪财经首发<"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一文质疑顾雏军的一系列对国企的并购活动开始,到2005年7月顾雏军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中国证券报,2005年8月2日).这场改革开放以来最热烈的一次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似乎告一段落,尽管顾雏军被捕的原因不是因为在科龙公司收购中的侵吞国资行为,而是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罪.对他进行调查的是证监会而不是国资委.但随后国企MBO的事实上被叫停和很多国企产权出让被中止,倒也间接地说明了郎咸平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政策     
《中国市场》2007,(46):4-4
楼价上升何害之有?政府保留对股市进行干预的权力,股市已具泡沫特征,营商环境急速恶化推高股市楼市泡沫.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底郎咸平与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在演讲会上的舌战,曾经被视作国内科技企业高层代表对于郎咸平长期批判的反击。当我们本以为郎咸平在2006年初会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撰写的一本《科  相似文献   

8.
继《郎咸平说》系列图书之后,“郎旋风”又一次重磅出击。《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系列图书是郎咸平对中国目前经济现状的集中解读,整合了郎咸平对诸多经济现象的分析,如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定位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等,抓住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9.
吕萍 《大经贸》2005,(2):78-81
2004年8月在上海炮轰格林柯尔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成为2004年度国内最富争议和最吸引眼球的经济学家。他在近期举行的“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上进行的“信托责任与企业文化”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反响。特在此实录郎咸平的现场演讲,以飨读者(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MBO在中国     
作为现代公司治理很重要的一个话题,近几年MBO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郎咸平教授把矛头指向了MBO,引起对中国的MBO的争议。"国企改革不是缺乏激励机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用严法推广信托责任,职业经理人在打劫国家财富。"郎咸平明确提出这一观点。他认为,国企做好是应该的,是职业经理人的责任。如果企业职业经理人干着干着把企业做成他个人的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异;出于市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负相关关系;而出于劳动力、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相关关系。本文考察营商环境的具体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等5个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信贷则起到负向作用,而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和登记财产则不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率 《浙商》2010,(9):99-99
经济学家郎成平以批评起家成名。德隆案、对阵格林柯尔的“郎顾之争”、炮轰MBO(即“管理层收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一路走来经常注意到他的言论的人,应大致能够总结出郎咸平的态度与立场。这一次,同样的,在20104月9日,浙商财富快车温州站上,用酒杯喝着感冒冲剂的郎咸平,仍然声如洪钟地作了自己的警世危言。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后危机时代”、谈论“回暖”的时候,郎咸平却表达了“逆潮流而动”的特立独行:“我们的经济领先世界回暖——全世界只有中国回暖,这怎么可能呢,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月在湖北武汉召开的"中国汉正街论坛",出现一个亮点:会议请来了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与众专家一起为汉正街的再次崛起引路助威。郎咸平开始关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让业内感到振奋,这再一次印证了商品交易市场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成功营销》2010,(6):114-114
目前,由东方出版社主办的“郎咸平百家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近百家媒体、众多企业家等齐聚一堂,探讨郎咸平新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相似文献   

15.
态度     
“郎咸平‘狗拿耗子’,但他逮着了。” ——红网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朱兆龙的文章标题,该文针对的是8月30日《经济日报》上一篇名为《狗拿耗子》的评论 “我们一直忘记了一点,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良心的,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保证有良心。” ——郎咸平最近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再次放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2008—2019年数据,利用修正后的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发展程度异质性和营商环境子指标异质性;文化距离在东道国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从政府与企业双重维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近郎咸平教授又抛出惊人之语——“中国高科技将重蹈玩具产业覆辙”,加上他在2006年出版的《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一书提出的“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似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的”观点,颇能产生一些连锁反应。但是,郎咸平的这一系列解读,是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严重误读下得出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中国对外贸易》2009,(3):95-95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9.
NO.1:黄祖斌言论:中国房价必然下跌的40个理由。身份:上海阅瀚律师事务所律师关注理由:他措辞诙谐、立论有凭有据,洋洋洒洒40条大论,符合人民期待,让黄祖斌在地产界一炮走红。NO.2:郎咸平言论:大家不要期待房价大幅度下跌,因为房价有向下坚固性,很多开发商会顶着不卖,这是我最担心的事儿。股票会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0,(24):18-18
郎咸平无疑是当今国内最红的“学术明星”。 本刊在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连续举办了5场郎咸平的讲座,场场爆满。无论是官员、企业家,还是其他听众,都竞相与郎咸平合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