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锋 《中国保险》2001,(11):12-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断增强自身和家庭保障能力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选择投保家庭财产保险则是寻求家庭保障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对家庭财产需求保障的家庭达到70%以上。然而,真正投保家庭财产保险的却不到10%,走在保险前列的上海家庭投保率也不过7%左右,更多城市的家庭投保率在5%以下,广大农村乡镇就更低了,与国外保险市场比较成熟的家财险普及率在70%以上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家庭财产的增加和职工双休日的实施,家庭财产保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家庭的消费层次和水平,相继推出了许多适销对路的保险种类。而作为一般家庭究竟选择哪种保险最方便、最合算、最适宜、最实惠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家庭财产的增加和职工双休日的实施,家庭财产保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家庭的消费层次和水平,相继推出了许多适销对路的保险种类。而作为一般家庭究竟选择哪种保险最方便、最合算、最适宜、最实惠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家庭财产的不断增加,如何使自己的家庭财产得到较好的保障也开始逐渐提到很多人的议事日程上。保障家庭财产“安全”,自然家庭财产保险(以下简称“家财险”)便成为首选,但如何才能真正以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保障呢?保险方面的专家指出,买“家财险”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家庭财产保险产品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琦 《上海保险》2005,(2):26-29
一、家财险发展现状 家庭财产保险作为低费率高保障的险种,对于防范家庭风险,降低财产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家庭财产安全、防范家庭生活风险的"守护神"。 自从1979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家财险和企财险、车险一起作为"老三险"就一直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除了关心家庭资产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外,家庭成员甚至家庭财产的保障成为了人们更关注的问题。如今的保险市场不断完善,险种日益丰富,但由于缺乏了解,很多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产品概述 华泰居安理财型家庭综合保险是一种“固定收益 家庭财产保障”的新型财产保险产品。 该产品除具有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障功能外,还给予每年2.55%的固定回报。 该产品按份销售,每份10000元,期限3年。 产品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保华 《理财》2011,(10):59-60
保险作为一种利用财务技术转嫁人身和财产损失风险的有效的风险防范工具。从最初的单纯提供保障到现在兼具保障、储蓄、理财,各类别保险产品几乎可以涵盖个人、家庭、各类组织的生活和经营。从人身保险到财产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从人们最初的抵触到现在的认可度与日提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相似文献   

9.
家庭财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家庭财产保险(以下简称"家财险")的投保率却远不及机动车辆保险和人寿保险等,致使保险这种最有用的风险转嫁工具对因火灾、自然灾害等蒙受巨大损失的家庭毫无用武之地。本文描述了我国家财险投保率低,保费收入增长缓慢等现状,分析了家财险业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家财险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购买保险作为"保障器"的家庭和个人越来越多,买保险也成为家庭和个人理财的一部分。可很多家庭和个人由于在买保险中对购买环节上做的不够细致,当然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无知",从而导致在购买保险后,一旦遇到想退保和理赔,就出现了本不应该发生的纠纷。那如何才能远离保险纠纷呢?下面笔者不妨把几个投保  相似文献   

11.
饶林 《上海保险》1997,(11):43-43
安民告示 凡个人或单位集体在中保财产保险公司杨浦支公司参加家庭财产保险的,请到江浦中小学小学分部五年一班教室办理家庭财产保险索赔事宜。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上海市杨浦支公司  相似文献   

12.
家财险跛足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梅 《中国保险》2004,(12):33-35
我国有3亿多个家庭,家庭财产保险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家财险却因种种原因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13.
陈飞 《时代金融》2013,(21):155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长期护理保险在保障老年人晚年高质量生活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尤其针对我国现阶段家庭规模缩小化、空巢家庭数量剧增以及不断上涨的护理成本,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养老成本和减轻家庭经济生活双重负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举办的家庭财产保险受到城乡职工和社员的普遍欢迎。各大中城市参加家庭财产保险的户数,1980年为17,000余户,1981年为210万户。今年1—6月份又有137万个家庭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由于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添置家具衣物和自建住房的越来越多,也都开始提出参  相似文献   

15.
陈凤尤 《理财》2011,(6):64
近一段时间,日本的地震、北京的居民楼爆炸,这些天灾人祸让许多家庭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顿时让许多人意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运用保险手段为家庭财产进行"备份"呢?首先必须明确,并非所有家庭财产都可以上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承保对象为城乡居民所有存放在固定地址范围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各种财产,主要包括房  相似文献   

16.
家庭在未来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越止来越大,中等收入群体急速扩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巨变,众多保险商家打出“家庭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3亿多家庭,不少家庭财产积累已相当雄厚.家财险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家庭财产保险的平均投保率80%的一半测算,我国的家财险市场客户将超过1.2亿.然而,事实与测算相差甚远:据调查,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中,家财险的投保率也只在7%左右;在中、小城市,家财险的投保率平均不足5%;在农村,家财险的投保率则更低.而且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家财险为不足额保障,因为他们的家财险保单是其单位作为职工福利的一部分而统一投保的.可以推测,真正自己为其所拥有的家庭财产购买了足额保障的家庭是非常少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低迷的资本市场导致家庭财产大幅缩水依然让人们心有佘悸。中国日渐崛起和逐渐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多数是个人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财富的时间不长,为避免财富受到意外变故的影响,最需要将风险转移出去。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险产品因其财务杠杆的独特优势,成为时下备受关注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9.
英姿  智慧 《时代金融》2007,(6):8-29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已经开始把保险作为自己生活的保障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的人虽购买了保险,可对保险有一些误解,使他们在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时,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偏差,不能很好的享受到保险理财给他们所带来的最大“益”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英姿  智慧 《云南金融》2007,(6):28-29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已经开始把保险作为自己生活的保障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的人虽购买了保险,可对保险有一些误解,使他们在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时,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偏差,不能很好的享受到保险理财给他们所带来的最大“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