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攻型专利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霞 《企业活力》2005,(10):60-61
<正>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专利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就可以垄断一方市场,掌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环保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人世后,全国各地纷纷研究制定并实施各自的专利战略。一、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进攻型专利战略所谓企业的专利战略,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研究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专利信息及其有关信息的搜集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也成为各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世界上大的技术发明都以专利形态出现,企业通过有效的专利战略,利用专利、保护专利、开发专利,能够为企业的创造领先对手的竞争优势。日本许多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得益于推行有效的专利战略。这种战略包括引进专利技术,围绕已有的专利技术资源研制和开发技术;对研制和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及时申请和注册专利,取得专利保护;利用专利保护自己的市场;转让专利许可,把专利作为收入的来源;组织强有力的班子管理专利事宜等等。  相似文献   

3.
技术标准是整个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标准在整个国家战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家的专利战略技术是现在普遍采用的、让战略与技术标准相融合的战略模式。在当今标准化的战略中,专利技术标准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生产至上”已过时,技术和知识的比重上升。因为技术竞争的激化,企业必须创造出更新、顾客更需要的产品及服务,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此,实施与技术创新战略相一致的专利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企业专利战略是一种围绕专利技术达到促使企业生存、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和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专利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就可以垄断一方市场,掌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加强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面对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主动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便利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总体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对于这个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的名词,企业领导者们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相似文献   

7.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面对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主动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便利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总体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对于这个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的名词,企业领导者们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相似文献   

8.
朱根发 《企业导报》2002,(12):32-33
<正> 认识专利竞争情报专利竞争情报既是一个产品,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产品,它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须是:①关于组织外部及内部环境的;②专门采集得来、经过加工而增值了的;③为决策所需的;④为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而采取行动所用的。专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9,(8):47-52
文章以我国黄花菜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整体申请态势、竞争主体、区域分布、竞争领域、行业领军人物以及专利类型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专利视角揭示我国黄花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态势,对量化数据所体现的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表明,我国黄花菜产业有着较强的规模效益,但黄花菜产业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干菜上;黄花菜深加工及衍生产品很少,其它技术创新程度偏低。这种现状不利于黄花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区域产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专利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巾最活跃、最富有刺激性的因素,它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热点。专利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主要尺度。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利用专利技术迅速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的主要手段。任何拳头产品都不可能在市场巾久盛不衰,从而,企业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寻求产品开发,使企业真正做到手里抓一个产品。嘴里含一个产品,眼睛盯一个产‘品,。卜里想一个产品的开发战略,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利用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专利情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识别竞争对手——评估对手的技术竞争力——分析对手的专利竞争策略——制定本企业专利竞争战略"的基于竞争对手分析的企业专利竞争战略制定过程,并详细地阐述了专利情报在企业专利竞争战略制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夏书慧 《价值工程》2014,(24):181-183
专利战略对于企业取得经济利益、获取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专利管理地图分析方法,对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类型、专利年代趋势、技术领域构成、主要发明人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奇虎科技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专利申请质量较高;主要集中在电学和物理两大技术领域;奇虎360发明人研发实力较强,其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正处在由发展期向成熟期转变阶段。在互联网安全专利竞争领域,奇虎科技相对直接竞争对手占较大优势。文章最后对未来360专利战略的专利申请数量质量、专利人力资源管理、专利竞争对手监控、以及应对专利侵权纠纷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争情报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资产。在竞争情报中,专利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为企业发掘潜在的市场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策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文章总结了专利竞争情报的内涵、特点及获取途径,并分析了专利竞争情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专利竞争情报 专利竞争情报既是一个产品,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产品,它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须是:①关于组织外部及内部环境的;②专门采集得来、经过加工而增值了的;③为决策所需的;④为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而采取行动所用的。专利竞争情报的基本问题、专利竞争情报的基本工作可以描述为认识竞争形势、了解分析竞争和参与制订竞争战略三大方面,具体可用五个基本问题来描述:①我们所在的工业有哪些特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必须从市场需要出发改革国家标准化体制,加大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掌握重要核心技术并形成专利,加快专利技术的转化,优势企业牵头构建产业联盟,整合必要的专利技术资源,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将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融合,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必须从市场需要出发改革国家标准化体制,加大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掌握重要核心技术并形成专利,加快专利技术的转化,优势企业牵头构建产业联盟,整合必要的专利技术资源,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将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融合,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产业竞争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说,专利控制产品,标准控制产业链。技术标准竞争的背后,实则是企业乃至国家对行业话语权的争夺和市场利益的分割,是对自身利益游戏规则的重新构建。国家科技部提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正是基于技术标准在全球化竞争中重要作用的战略部署。不可否认,在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竞争中,整体上我国处于弱势地位,但并不等于没有赢得胜利的机会,如我国的家电、手机等行业的许多“本土”…  相似文献   

18.
<正>一、竞争情报的来源(一)企业搜集竞争情报的主要途径常用的公开出版物,如报刊、年鉴、技术标准、专利文献外还有许多其它途径,企业应将搜集到的情报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情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要做产品就需要技术,技术通过科技研发产生;产生的新技术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企业要编制产品的标准,并将专利技术纳入标准。文章结合所在企业的应用实践,体会到企业的产品、技术、专利、标准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专利维系着企业的利益,因此,人们将其称之为企业的“保护神”,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正说明专利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1专利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利用专利技术控制市场和抵制他入对市场的控制,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专利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中原石油勘探局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同时,不失时机地申请了专利。目前,该局专利申请达167件,获得授权149件,在河南省企业中名列前茅,已有74个专利项目得到实施。获经济效益4211.76万元,节支72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