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志强 《企业文化》2006,(11):86-87
什么是老板?通常人们认为,老板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是资本的代言人。可还有三种老板的另类定义:老板是老是拍板的人,老板是老是叫板的人,老板是老是板脸的人。很多老板很聪明,简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对本行业非常精通,面对问题,敢于和善于做出拍板决断,所以是老是拍板的人。在面对社会不公,面对下属的叛变,老板是叫板的人。当老板要树立威信时,老板的脸总是板着,所以也是板脸的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老板?老板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是资本的代言人,这是常规的定义。有三种老板的另类定义,老板是老是拍板的人,老板是老是叫板的人,老板是老是板脸的人。  相似文献   

3.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这就好像有些人适合当领导,有些人就不适合,当领导要有判断力和决断力,这也是我刚才说在北大学到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如果你自己创业你是一把手,遇到问题你要做判断到底是做还是不做、走哪条路,这个时候你要拍板。有些人适合干这个事,方向看得很准。有些人适合实操,如果别人告诉我这个方向我可以做得很好,比如说我们的高考状元可能就适合实操.而不适合做老板。  相似文献   

4.
(1)在产权上千万不能吃独食不能吃独食,这对私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坎。产权吃独食是私营企业发展的癌症。不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必然要死掉。在产权关系上,一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要敢于吸引外部资金的参与,要敢于给人股份。(2)在决策上不能只对自己放心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私企老板只对自己放心。对一个企业来说,即使“拍板者”的素质不低,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知识总是有限的,把企业的发展系于一人之身是非常危险的。(3)用人不要太相信亲戚朋友要通过公开、公正的途径决定企业经营管理者,太相信亲戚朋友…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需要决策。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不是老板,也不是企业的管理者,所以不需要决策,只要按照上级的意思去做就行了。实际上,决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领导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我们从早上起床开始就已经在做决策,要不要起床?早餐吃什么?穿什么衣服?今天要做什么……就算是执行上级分派的任务,你也得决策用什么方式和途径。所以,人人都需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任何危机都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所以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面对危机,他的原则是,最大程度抑制其消极方面,最大程度开发其积极方面。任何一个战略规划都先是老板和公司的意图,然后才会变成职业经理人的奋斗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当今企业是老板在诉苦,员工也在诉苦。老板总是说企业招不到人才,求职者总是说自己找不到工作。既然老板要招人才,求职者在找工作,为什么老板不要他,或者他不选择老板呢?因为人才的概念对于老板和员工来说,不同角色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老板认为的人才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人,求职者认为的人才是具有高学历、专业知识的人。  相似文献   

8.
米生化 《劳动月刊》2012,(11):52-52
晓宁去应聘一份秘书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用来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很多年前,晓宁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虽然头顶已经不剩几根头发了,可是这位老板工作能力一点没打折扣,更难得的是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  相似文献   

9.
在本刊第5期,我写了一篇《村里的大事谁拍板》的短文,出乎意料的是,这篇短文在村干部和农民朋友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共鸣,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因此,我想就“拍板”问题再谈一谈,但这次要谈的是怎么去拍板。 关于由谁来拍板的问题,在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有明确要求:“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一)乡统筹的收缴方…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个时髦的词语。已经咸了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许多老板讲话都会提到。“创新是我们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年我们……所以现在我们要……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要有创新意识”。每次研讨公司政策和计划时,都要问:“怎么又是老套路,有没有新方法?可以打破目前的模式。”于是下面的人努力去想去创,想破了头想出“创新的办法”时。老板的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这样可行吗?  相似文献   

11.
有位孪师傅专做铺地砖的工作。一天一位公司老板找他做活,谈好价钱,签了约。回家后李师傅才发现这笔生意没算好价钱,做下去一定亏本。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也算准了这个价钱对方应该不挣钱,所以就吩咐手下人要好好盯着,看他有什么高招,会不会偷工减料。不久地砖保质保量铺好了,老板很满意地付钱,李师傅接过钱,一句话也不多说就走了。老板觉得纳闷,就把李师傅请回来,问道:“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竟然如此高明?  相似文献   

12.
企业如何才能拥有好的人才呢?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的人才呢?企业老板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稀缺的往往是珍贵的,所以人才不是那么容易招聘或培养的。只要是有价值的人,每个老板都希望拥有。然而,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市场无限的竞争,老板如何才能赢得这场竞争呢?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10,(7):60-65
薪酬专员要在薪酬体系建设、薪酬管理等方面给予老板专业上的帮助及建议,与员工的激励、企业文化都有相当重要的关系,所以听似是一个专员,其实要成为老板的“左臂右膀”。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市场不景气,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陷入困境,为了寻找突破口。公司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周折。但仍未见起色。这时,有人提议:是否可以用英国间谍007为原型,拍摄一部故事片在全球发行。提议一经提出。公司老板立即拍板并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外管理》2013,(10):116-118
该由谁说了算? 首先,选领袖 俗话讲,人有干口,主事一人。企业选好了合伙人,一定选一名能带领大家前行的领导者。如果平均股权和决策权,做公益可以.但做企业不行。做生意,一定要确保有一人有一票否决权。老板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他是原点决策,其他人都是过程决策。所以,创业早期决策最好搞一言堂。  相似文献   

16.
身为老板的你,真正要管的是生意上的战略性的事,所以对外,你一定要逞强。但对内呢,是不是也要采购生产一脚踢?不过,你有那么多心思吗?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的中小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偏弱,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会计账簿也不健全,更别提会计制度、成本控制、资本运营、内控管理等更深层次的财务建设了。很多中小微型企业里,公司结构简单,管理都是"一言堂",很多都是老板拍板说了算。其实这样也有问题,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不同的意见可以发掘事情的盲点,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生,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即使老板自己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通常只有两种角色老板和打工的。成功的民营企业里,通常是一个或最多是几个老板对着成百上千,甚至是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所以有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讲了句经典的话语:在民营企业里,对于打工者而言,最大的不是宪法,而是老板对你的看法。老板的喜怒之间就是员工的生存空间。一语中的,很多的民营企业依靠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很多打工者往往是为了赢得老板的欢心而煞费苦心,而忽略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多年来演绎了几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4,(7):80-81
HR们常抱怨老板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而老板们又在步步紧逼向HR要结果。面对这种不对称局面,你恐怕需要“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HR Effectiveness Instrument Panel, HELP) ”这个工具了.  相似文献   

20.
在腾讯内部,产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市场化CE:什么样的问题会在腾讯的总裁办会上讨论,或者拍板?汤道生:真正要到总办层面去协调的事情,其实真不算特别多。腾讯是一家接近三万人的企业,如果什么都要总办去讨论,肯定是决策非常慢。如果大家遇到一些事情需要协调,那就及时带到总办去解决。其实也不一定要老板去协调,很多时候SVP之间都能够直接讨论。一个事情有交集,但是好像偏向某个地方多一点,那我们就去想怎么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