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分析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认为月亮是中国文人酷爱的意象之一,在文章中频频出现,而尤以<金锁记>里的月亮最为出色.其中凭借着作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女性视角,既有对中国传统神韵的传承,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给予月亮以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加工,使她既成为传统月亮意象的继承者,又是月亮意象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2.
席幕蓉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一个“爱”的世界。善于选取单纯、新颖而又富有美感的意象是其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席幕蓉诗歌中“花”之意象的善用,既体现出其对古典文学“神韵”的守望与坚持,同时也与她拥有诚挚的爱心与单纯的品格及绘画艺术的影响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恽敬是乾嘉时期著名文人,"阳湖文派"领军人物。恽敬具有傲岸的性格,以及耿介刚直、清廉自守的品格。恽敬的性格影响了其散文写作,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阳湖文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闫宏燕 《魅力中国》2010,(10):58-58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的杰出代表。李商隐的爱情诗执著深沉、缠绵缱绻,其爱情诗的创作是同诗歌的朦胧意境和悲剧气氛相适应的,旨意隐秘、绮丽精工。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愿意尝试分析张爱玲的一花一沙,并以此证明张爱玲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沉下去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不是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物过时了,死去了,那些人物的灵魂却继续存在,幽幽地,在夜的窗外窥视我们文明的浮华和升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浮华和升华终将过去,张爱玲的世界将常在常青。  相似文献   

6.
"连理枝"意象,在生成及其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物象枝叶交覆、枝干合生到文学意象表征悲剧爱情的相依相守、天长地久,演绎着人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诗思情愫与永恒期待,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其作品是诗歌史上的奇葩.其诗歌寄情感于客观事物,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诗作中反复出现的月、酒意象的具体分析,将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诗歌.  相似文献   

8.
陈龙 《魅力中国》2014,(8):75-75
张爱玲的戏剧化写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写作生涯与自我建构的游戏被众多女性作家模仿,如三毛等,使女作者在时代宏大叙事与父权传统的夹缝中获得了书写的可能。其作品的重复与细节与反讽诗学被吸纳到作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解构历史记忆的“鬼话”。同时,张爱玲的边缘文学姿态,影响了港台与大陆的文学史建构。作者以此为切口解读张爱玲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9.
阿赫玛托娃是俄国非常著名的女诗人,在她的诗歌创作中,爱情诗尤为突出,她在诗歌中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将女性的心灵完美地展现,在诗歌中以其简洁的诗歌特色、自然的诗歌意象、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非凡的欣赏水平,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和赞扬。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一股研究张爱玲的热潮,张爱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张爱玲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女性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她在三大主题方面影响了其后的女性身体写作,第一是"反家庭"叙事,第二是女性步入社会的身心矛盾,第三是关于女性身体本能欲望的书写。  相似文献   

11.
聂美琪 《魅力中国》2014,(16):95-95
芒克是一位率性自然的诗人,他忠于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在一九七三年,正值文革的时期,他创作了《路上的月亮》、《天空》和《太阳落了》等诗歌,表迭了自身在特殊时期的哀伤、悲愤和反抗。而在《路上的月亮》中,“月亮”意象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更是表迭着诗人忠于直觉来保持诗歌自然风格的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相联结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西洋水彩画很早就被喻为是世界画坛中的"轻音乐"或"小夜曲"。水彩画虽然是西方舶来艺术,但却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天然相融的因子,都具有诗化语境的特点。水彩画因颜料所具有的透明性,使水彩画高贵的品格增添了灵动、清晰、明快的诗情画意。在水彩画创作的过程中,画家的情感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惑,在艰难的寻找艺术创作的创新之路,伴着思考的痛苦和探索的感悟,最终达到开启心智、自我实现的境界。文章所探索的是水彩画诸多特殊的技法中,各种风格和表现形式让水随人意,含纳具象与意象、朦胧与刚柔、虚虚实实与纵情挥洒、飘飘渺渺与酣畅淋漓的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13.
彭彦录 《理论观察》2005,4(3):62-63
在毕淑敏一些小说中充满着白色意象,这些意象代表着她对生命和死亡的热切关注和独特理解,使得她的作品渗透出浓重的生命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4.
蒲腾  兰坤宁 《魅力中国》2010,(30):97-97
张爱玲受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陶,较早地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这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素质。她的小说中充斥的大量对女主人公物质生活的细节描写,这是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完美的书写记录,意外地暗合了现代性文本阅读经验。这主要是由20世纪上半叶上海这个城市的都市化进程所造成,张爱玲生活在其中,并运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艺术技巧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明动人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国风·汉广》作为一首独具“水文化”内涵的诗歌,记述了古代先民在水滨泽畔的欢乐和哀愁,很好地体现了水意象的独特魅力。本文试对《国风·汉广》的水意象作为阻碍爱情的象征体和隐喻体、主人公心灵世界的关照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宋秋萍 《黑河学刊》2011,(7):124-124
小学的作文,从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来说是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所以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爱上写作,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程航 《魅力中国》2013,(25):58-59
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传统窗棂是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它以自身千姿百态的样式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象的独特内涵。对传统窗棂的图案演变、审美意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在继承传统窗棂艺术的基础上。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对传统窗棂元素从化繁为简、中西合璧、新材料的应用、装饰功能与位置的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再思考,使其更好地融八现代室内设计精神,去芜存精,创作出富有时代新意的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黑人文化被边缘化,处于"失语"境地。作为"黑人文化的代言人",兰斯顿.休斯深入地挖掘具有黑人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将黑人方言、黑人音乐、口头文学与黑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引入诗歌。休斯的诗歌无论从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节奏还是诗歌的内容都有别于白人文学,形成了其独特的诗歌形式,具有浓郁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19.
公文是党和国家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其写作受到社会语境强有力的制约。写作思维只有充分运用"协调"策略,与政策、方针、路线和读者对象保持一致,才有利于写作目的和功能的顺利实现,同时取得得体生动的效果。通过对公文写作大小语境及其与公文写作关系的分析,探讨公文写作过程中普适性的应对策略,这对有效利用公文写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中性因素,回避或消解不利因素,行之有效地写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最杰出的小说家、诗人。被誉为“文学女皇”的阿特伍德以其简单质朴的写作风格,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她的诗歌别具风格,涉猎内容广泛;女性个性鲜明;诗歌意象丰富;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