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质量有 双重影响,如何发挥资产减值准备对 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 极影响,是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面临的 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初步 探讨。 一、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质量 的影响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  相似文献   

2.
金红谦 《现代商业》2007,(27):91-92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具有随意性、信息披露不足和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弊端。本文针对企业利用的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问题,提出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应加强几方面的建设,使其在实务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事务所的诚信,加强资产减值的独立审计,遏制企业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3.
金红谦 《现代商业》2007,(33):91-92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具有随意性、信息披露不足和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弊端.本文针对企业利用的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问题,提出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应加强几方面的建设,使其在实务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事务所的诚信,加强资产减值的独立审计,遏制企业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4.
陈圆 《商场现代化》2007,(10):383-384
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会计信息更加客观。但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应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容易使减值准备的计提成为企业在年度间调整利润的工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则在我国已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在适当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通过对我国资产减值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则与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不同及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会计是出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其初衷是为了来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规避风险,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时为企业调节各期的利润提供了可能性。从2007年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为规范企业计提减值准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蒲燕妮 《商》2012,(5):44-44
在企业中,大部分的资产在一定的时间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值,所以会计核算中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计提资产减值的准备。企业可以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进行确认和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了一些可能出现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以使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得到完善和规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再次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比较新旧资产减值会计差异有利于把握新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益 《现代商业》2008,(6):132-133
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会计信息更加客观。但自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使减值准备的计提成为企业在年度间调整利润的工具。鉴于此,2D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以原《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在适当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通过比较新旧准则对资产减值的不同规定,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特点,并对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曙辉 《现代商业》2007,(27):79-80
资产减值会计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现了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其实质是使会计报表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为基础,是满足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的结果。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处于起始阶段,与国外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相比尚需完善与改革。此次独立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建立,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具体指导,这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剔除不良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为企业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利弊,并对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减值准备的发生是难免的,企业计提减值的应用也是应该的,它也是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资产减值准备也符合财务会计报表的确认标准,因此企业应该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会计处理,提供相关的减值信息.本文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资产减值准备适用寻找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适用的分析及对比研究,揭示我国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曙辉 《现代商业》2007,(33):79-80
资产减值会计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现了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其实质是使会计报表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为基础,是满足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的结果.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处于起始阶段,与国外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相比尚需完善与改革.此次独立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建立,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具体指导,这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梁斌 《商场现代化》2005,(10):175-176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剔除不良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为企业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利弊,并对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慧  黄波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20-22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我国企业会计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它遵循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剔除了会计报表中的虚假资产,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推行资产减值准备,能使企业的会计政策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加快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我国于2006年初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在具体规定上有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6.
燕利霞 《北方经贸》2007,(10):66-67
《企业会计制度》对八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做了规定。但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依据,使得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有些企业为了少纳税,就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会计利润。为此,应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使其在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术美 《北方经贸》2014,(12):163-164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台,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有: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及价格市场;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加大相关会计主体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改变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利润的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是会计中最富争议的规范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开始,到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对所有的资产项目进行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施行情况,揭示了原有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构成及其特征与主要变化的剖析,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详细规范了资产减值的处理和资产组的确定,旨在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真 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与财务状况,充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常志坚 《商业科技》2011,(36):49-5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但实施中仍然存在利润操纵隐患,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的实质、分析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利弊来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对部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