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个人消费贷款存在一定"水分",贷款用途和消费不相匹配甚至被用于了房产投资,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去年11月中旬银监会下发通知,提示个人消费贷款领域的潜在风险。要求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警惕消费贷款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2.
华阴市共有26万人(包括中、省级厂职工和农民),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市有下岗职工近1万多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9%.从2003年此项业务开展至今,全市符合发放此类贷款的金融机构没有发放出一笔此类贷款,贷款金额和余额均为零.……  相似文献   

3.
赵国靖 《西部金融》2003,(12):34-35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9月1日开始,由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开始试办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到1999年底,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为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会影响自身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合理利用其闲置资金,则可以通过改善财务流动性增加创新投入,进而提高创新产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短期套利,则可能挤占创新资源,进而不利于创新产出的增加;由于不同的企业在资金状况及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的创新产出效应会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异质性。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广延边际角度(是否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和集约边际角度(非关联委托贷款发放规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贷款规模越大抑制效应越强;相对来讲,融资约束较低、股权集中度较高、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更大;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或者增加非关联委托贷款规模,都不会促进其流动性供给的增加(即不存在资金储蓄效应),反而都会减少其研发强度(即存在资源侵占效应),进而抑制创新产出增长。上述结论警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纠正不合理的资金配置行为: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应进行科学引导和适度监管,约束企业主要为短期套利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进而挤占创新投入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并改善资本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助学贷款需求及发放数量的增加,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校方如何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与收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资金,是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道和调节贷款规模、流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它对解决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推动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和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再贷款的管理日趋规范,但在再贷款的审批、发放、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7年末,陕西洋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43笔177万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8笔23万元,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305笔154万元。  相似文献   

8.
截至今年7月底止,只有240名员工的醴陵市橡胶一厂实现产值1550多万元,利税240多万元。这已是该厂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7月17日,该厂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称号。醴陵市橡胶一厂是醴陵的乡办企业。1986年建厂时,只是个生产橡胶鞋底和杂件的小厂,至1994年产值也不过300多万元。1995年厂长潘端发以自己的房产为抵押,贷款50多万元引进生产橡胶三角带产品的机械设备,并从上海、无锡等地请来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9.
一、信用社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之利 据澄城县信用联社最新统计,自1998年开办商业助学贷款以来,7年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47万元,资助学生9246人次,且至2004年末无一笔沉淀贷款,收息率达100%.这种做法对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我们总结其利,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国家教育贷款,各商业银行也发放商业助学贷款,但二者区别明显。 开办银行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只允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开办,而商业助学贷款则无限制,商性银行均可开办。 利率负担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国家贴息,由财政负担5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对部分地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信社发放小额贷款忽略了农村经济中特贫户和特大富裕户对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小额信用贷款直接面向客户发放,小额度、无需抵押担保。这普通商业贷款业务不同,极易引发信用风险。围绕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借款人与金融机构间展开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提高欺骗成本与优质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的比例、降低借款的预期收益都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为此,可以从利率政策、风险控制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入手,有效的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连年大幅增长,但普遍存在着开发商利用假按揭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也增加了信贷资金的风险.假按揭贷款的存在,有着巨大的风险隐患,不仅会助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而且最终会将风险转嫁给银行,使银行的信贷资产遭受严重的损失威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并防范假按揭贷款,控制信贷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王雄 《全国商情》2009,(16):106-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带有较强政策性目标的商业性贷款制度.本文通过对成都市10多所高等学校将近2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成都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助学贷款存在着贫困学生贷款难和银行"惜贷"的矛盾,贷款学生违约率高.根本原因归咎于助学贷款机制设计不合理,为银行惜贷和学生违约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15.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启动内需工程,又是一个民心工程。文中列举了部分省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在实行发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各级行对<贷款卡>的发放和审验都十分重视,人民银行基层行业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贷款卡>的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影响<贷款卡>发放管理主要有以下六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而发放的资助性贷款,属于政府补贴贷款利息的商业信贷业务,但其偿还风险明显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在上级行及阿勒泰地委、行署和人民银行的大力组织推动下,阿勒泰地区农行承办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面启动.阿勒泰地区农行已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683.1万元,帮扶下岗失业人员1521人成功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阿勒泰也由此成为新疆最早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发放额最多的地区,较好地贯彻了国家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但在发放、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社团贷款要坚持审慎原则。社团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一种方式,在经营中应坚持审慎的原则。一是社团贷款发放用途不应背离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经营宗旨。二是对营销的社团贷款要强化贷前的深入调查,进行可行性论证,决策要科学.要对社团贷款贷后的资金风险予以充分的评估,确保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社团贷款投向合理,回收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一、乡村信贷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匮乏.近年来,随着农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乡村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总量严重不足,支持贫困地区"三农"发展乏力.从郭勒布依乡农信社近几年发放的农村贷款来看,80%需要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信贷资金短缺导致农民贷款难,信贷资金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