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所谓财务造假 ,是指行为人在农村经济活动中 ,通过“假账真做”和“真账假做”及其他手段为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掌握农村财务中的常见造假手段及其审计技术 ,对于提高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大有裨益。一、农村财务中常见的造假手段(一)在原始凭证上造假1 篡改原始凭证。指行为人通过涂、改、刮、擦及使用化学药品等手段 ,更改原始凭证的内容 ,从而达到造假目的。如篡改原始凭证的日期、抬头、金额 ,增添原始凭证的内容等。2 盗用原始凭证。指行为人利用窃取的原始凭证隐匿收入或虚报冒领 ,从中进行舞弊。如在收入现金时 ,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假账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为什么屡禁不止,其原因很多,现就企业和单位假账问题谈点个人见解。一、企业假账存在的原因和为什么制造假账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而制造假账;为了欺骗上级有关部门所定年度各项指标而制造假账;为了逃避税收即避税而制造假账;为了应付各项检查而制造假账;为了利润指标和生产目标的完成而制造假账;为了追求业绩而制造假账;为了各种达标升级而制造假账;为了骗取补贴和贷款而制造假账;上级主管机关指令性的指标迫使企业制造假账。二、怎样遏制假账的存在和对策1.加强审计监督和管理。假账逃不过内行人的眼睛,财务会…  相似文献   

3.
当前村级经济组织为了消化各种违规 和不合理开支,也时有假账问题发生。常见的造假方法:一是编造一个合理的开支项目或虚夸扩大某真实项目的实际开支金额,以虚假的付款凭证骗取现金,抵销违规开支;二是购物时,要求售货方在发票上虚增购物金额,用虚假发票骗取现金,抵销违规开支;三是将违规开支转  相似文献   

4.
文摘     
假账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或提供伪劣会计服务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不做假账”的警钟时时敲响,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市场对假账的需求仍存在,且财务造假十分有利可图。正因为此,真正“不做假账”显得很不容易。中央领导一直十分关注企业财务造假问题,朱镕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但一些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问“不做假账做什么?”还有的问“谁要真账?”  相似文献   

5.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遵守的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但是假账泛滥,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仍普遍存在。 “银广夏”、 “蓝田股份”等一系列会计造假的事件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财务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假账曝光到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造假案件,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到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的会计监管热潮,朱镕基同志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  相似文献   

7.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危及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既要从单位内部着手,也要从单位外部考虑,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笔者以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1.法制是打击假账最快、最直接的手段。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制止假账的最快、最直接的手段。对于每次检查出来的做假账行为决不能姑息,要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  相似文献   

8.
企业假账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为什么屡禁不止,其原因很多,现就企业和单位假账问题谈点个人见解. 一、企业假账存在的原因和为什么制造假账 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而制造假账;为了欺骗上级有关部门所定年度各项指标而制造假账;为了逃避税收即避税而制造假账;为了应付各项检查而制造假账;为了利润指标和生产目标的完成而制造假账;为了追求业绩而制造假账;为了各种达标升级而制造假账;为了骗取补贴和贷款而制造假账;上级主管机关指令性的指标迫使企业制造假账.  相似文献   

9.
“账外账”是指某部门或单位为了局部或小集体利益,采用非法手段将该部门或单位的资金通过虚列成本、费用,少计或隐瞒各项收入等欺骗行为截留,形成账外资金体外循环,以便达到小团体或个人使用之目的。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甄别和确定“账外账”呢?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如: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账外设账,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违法违纪手段隐藏等。会计假账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作假…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 2006年财政部对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检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存在,少数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39户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收入不实84亿元,利润不实33亿元,隐瞒利润、假按揭、虚构交易、骗取银行信用、故意会计造假、滥用会计政策、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偷逃国家税收等问题依然严重。审计署2006年9月11日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  相似文献   

12.
“郑百文”、“银广夏”、“中天勤”等企业的会计造假案曝光,全国上下为之震惊。待到大洋彼岸的“安然”、“世通”、“施乐”、“安达信”的会计造假案公诸报端,发现我们的会计造假竟然是“与国际接轨”的。会计诚信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诚信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万万不能丢弃。但不诚信的行为又是古今中外向来有之,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会绝迹。因此,凡有志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仁,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奋斗,不断提高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会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一些企业经常出现会计假账的现象,这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产生会计假账的具体原因,并且研究一下治理会计管理工作和消除会计假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报刊上看到两则消息:四川省某县12名乡镇“一把手”因搞假材料、假汇报受到了严肃查处;海南省儋州市4名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因造假浮夸被罢免了职务。让造假者丢人又丢官,这种做法好,完全有必要。 近年来,一些乡镇干部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以达到升官、捞取荣誉、捞取奖金等目的,竞大搞造假浮夸,做表面文章。比如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千万元却上报为亿元;粮食作物受灾造成较大幅度的减产而报成稳产甚至增产;果菜保护地面积只有二三千亩却硬是报成七八千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而报成二三千元。这类“父母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不少地方对财政预算单位和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财会人员,试行了委派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加强了政府和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和财政预算的管理力度;二是提高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是有效遏制了“造假”等消极腐败问题的产生;四是考验和锻炼了财会工作队伍;五是为全面推开会计委派制度探索了好的经验;六是加快了我国财会工作与世界财会工作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建设健康、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目前在会计界,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在2001年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我国会计界炸开,而在2001年年底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一些毛头小伙坐在家里,采用网络购销方式,为本地小麦、大米、瓜果、工艺品“找婆家”,使本地产品网销全国,打造出宿城区特色网络创业品牌。目前,该镇网络创业户有232家,其中68家实体店,销售产品100余种,全镇网络创业从事者达1500余人,年销售金额在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一些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有些村主任对财务上的事不检查,不督促,只批条子,不管后果,出现问题,将责任推给会计;二是有的村主任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一手“揽财”,胡支乱用,铺张浪费,甚至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做假、造假,逃避监督;三是有的村在聘用会计问题上任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在《会计法》实施20周年之际,财政部将组织评选出20名“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据了解,本次评选范围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含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理论、教育工作者等,不包括在国家机关、行业协会中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员。财政部要求,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严格按照指标推荐候选人。参加评选者除作风过硬外,还应至少具备下述条件之一:在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方面业绩突出;在参与本单位重大经济事项预测、决策…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在一次闲谈中,女儿问我:“会不会做假账?”我说:“不会”。她说:“南方某些老板在招聘会计时,首先问你会不会做假账,会则留,不会则去。”我说:“做假账是犯法的事呀!谁敢干?”她说:“待遇优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就业与失业、诚信与造假之间,会计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做诚实守信的会计,要么做违法乱纪的会计。 说实在的,假账怎么做,在学校老师没教过,在工作中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