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前理财产品分为保本保收益、保本不保收益、不保本等几种类型。对一些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投资者来说,若希望不亏本,就应该选择保本型的产品,现在市场有三类保本产品适合投资者购买。第一类: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优点:此类产品多为短期产品,运作模式以债券投资和信托募集资金为主,收益率一般为3%~5%,本金有保障。这类产品适合年龄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券商理财非限定性产品的收益率超过股票基金,限定性产品收益率超过货币基金。但从各自的特点来看,券商集合理财更适合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追求中长期高收益的投资者,作为长期的理财规划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决策有用性”浅议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的计量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在,各国会计学术界和相关政策制定部门都认为增列其他综合收益更适合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并且符合会计的目标,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其他综合收益真的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吗?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瑞士市场公开数据,运用累积前景理论研究心理偏差对投资者购买复杂结构性产品偏好的影响。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主流产品较之前已发生较大变化,反映投资者的信心在逐步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概率扭曲对投资者购买复杂结构性产品的偏好的影响是波动的,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S型;在不存在概率扭曲的投资者中,损失厌恶是决定投资者偏好的重要因素,但当概率扭曲程度增大到一个临界点时,投资者偏好会出现反转;偏好反转的临界点由收益参考点决定,收益参考点越小,越会加速偏好反转的出现。这一结论对于发行商在产品营销时确定更有效的目标人群,以及对于监管机构加强复杂结构性产品的风险控制与投资者教育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很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证券投资。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更关注的是投资的综合收益,因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证券投资综合收益进行阐述,对提高证券投资综合收益提出了一定建议,为证券投资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贾戎莉 《证券导刊》2012,(48):31-32
目前的底部震荡区间适合长线投资者展开战略性布局,长期投资者可以优质的偏股方向基金为主,增加组合的进攻性。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投资者偏股型与债券型资产的配置比例在7:3左右;低风险投资者可以债券基金作为底仓,获取稳定收益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7.
余颖  俞启委 《时代金融》2009,(7X):50-51
本文在马柯维茨资本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期望概率模型,意在提供一种帮助投资者寻找符合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策略的方法。考虑的投资者类型为激进投资者,即在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希望尽可能提高获得不小于目标收益的投资者。引入了保底收益率概率和边际概率风险来度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期望概率模型,并对一个案例进行具体计算,得到如何选择相关投资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龟兔赛跑的故事人们都不陌生,类似情形也发生在投资理财中:固定收益产品好比是乌龟,回报稳定,但似乎总是不紧不慢,欠缺激情。而股票投资好比是白兔,价格上窜下跳,十分带劲。醒后还是一只善跑的白兔长期来,个人投资者大多希望"骑上"白兔,实现财富快速增长的目标,而股票投资也确实吸引了大部分投资者的注意。与股市相比,固定收益产品受到的关注就  相似文献   

9.
何法杰 《理财》2014,(10):48-51
以银行理财产品、集合信托产品等为代表的类绝对收益产品大行其道,产品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大幅超越公募基金,并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投资者总会在逐利还是风控的矛盾面前感到纠结。要想在股市长久生存,必须处理好逐利和风控的关系,确保在逐利的同时不忘风控,做到在风控的同时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组合投资便是这种将投资风险牢牢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的操作技法。  相似文献   

11.
4家银行QDII产品表面看来花样繁多,形色各异,但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其在产品设计、收益、风险等方面无不体现万变不离其宗的共性.东亚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银行部主管刘井平指出,目前首推的银行QDII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产品设计更趋于多元化.因此,投资者应持审慎态度,对首轮产品结构和币种单一的局限、风险的多元化以及收益率不突出等特征有一个认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黄金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不同的黄金投资产品具有各自的风险和收益特性,个人投资者需根据产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投资风格,并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理性地选择合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4家银行QDⅡ产品表面看来花样繁多,形色各异,但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其在产品设计、收益、风险等方面无不体现万变不离其宗的共性。东亚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银行部主管刘井平指出,目前首推的银行QDⅡ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产品设计更趋于多元化。因此,投资者应持审慎态度,对首轮产品结构和币种单一的局限、风险的多元化以及收益率不突出等特征有一个认知。  相似文献   

14.
股市预期收益:不定适合人群:有足够风险意识的投资者收益评级:★★★★☆风险评级:★★★★☆回顾:2007年市场继续演绎了一场牛市盛宴,但震荡加剧,分化比较突出。我国股市两年多的大牛市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期货投资中趋势交易策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在期货投资中趋势投资交易的风险更小、更能为广大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本文将就我国金融市场的期货投资中的趋势交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历过A股市场周期轮回的投资者对其波动依然心有余悸,而近期债券市场的估值风暴似乎使投资变得更加困难,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中小投资者对于不确定性认识的缺乏。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不确定性就是投资者对于未来的投资收益和损失的分布范围与状态不能确知。而投资最为重要的就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也就是要取得投资的绝对收益。目前,构建绝对收益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量化对冲策略,同时操作不同的市场与产品,  相似文献   

17.
每个理性的投资者都知道,没有只涨不跌的牛市.在这点上,黄金投资市场和股市很相似.黄金专家预言,在熊市里仍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的将是那些素材过硬,内涵丰富的黄金产品.  相似文献   

18.
误区之一:恐高症很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都会格外关注其单位净值,这可能是源于一种喜欢买"便宜货"的心理,但实际上,基金产品收益的高低与单  相似文献   

19.
银行理财产品大体上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一是按收益类型划分可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投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投资者在到期日可收回本金,但不一定有投资收益。投资保本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者在到期日不仅可收回全部本金,还可以获得商业银行所保证的固定收益。投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不仅收益不确定,而且,投资者还可能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投资管理》2011,(6):36-36
细节一:认清产品类型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方法不同,种类也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此外也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应首先再清楚产品类型、风险多大、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亏损,同时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