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实际通胀的重要变量,也是货币政策有效运用的关键因素。在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框架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贝叶斯Gibbs抽样算法估计我国2001—2013年的季度预期通胀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季度预期通胀率的适应性特征强于理性特征;适应性预期冲击在短期对实际通胀会产生较大影响,但累积效应在大约9个季度之后消失;理性预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正向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并最终将实际通胀推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货币政策应从降低适应性通胀惯性和管理理性通胀预期两个方面来调控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充分考察我国CPI的结构基础上,梳理外部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传导渠道,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弱;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M2增速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且长期显著。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产出缺口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增长合理增长、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做好应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供给扩张过程、货币政策目标的演进和货币政策作用过程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多维透视,不难发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中国18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直处于反膨胀和反通缩的过程中,总体来看,绩效并不显。  相似文献   

4.
传统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及资源再配置从而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基于1996—2011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存在,并且与经济增长伴随的价格水平上涨通过降低失业率,总体上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因此从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甚至缩小收入差距的角度看,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菲利普斯曲线是宏观经济研究和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在对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基于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对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通胀动态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菲利普斯曲线呈现扁平化特征,这主要受到通胀目标制下通胀预期被锚定、 金融危机后价格刚性上升、 劳动力市场结构改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消费者偏好变化、 厂商生产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对于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的讨论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总的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反映了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内在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研究对探讨中国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通胀动态机制,分析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和结构性特征的变化,完善基础数据统计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研究,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货币政策当局的推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与实施前提,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灵活目标规则条件,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货膨胀偏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相比其他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优势。为检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适合当前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文章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短期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及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国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不仅是货币政策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有关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进行了系统述评,并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指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造成了经济长期低迷和失业率上升。为了挽救经济的颓势,美国采取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章利用VAR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美国货币供应量、双边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我国货币供应量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结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短期内会促进我国通货膨胀,但从长期看会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通货膨胀面临快速泡沫化的风险情况下,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快速而全面退出。但是在目前国内外经济还未根本性改善的情况下,其不可避免受到质疑。为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对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主要涉及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与否选择与通货膨胀,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时机选择与通货膨胀,控制通货膨胀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的政策选择等,并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现状作以评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等带来较大影响,同时,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实践操作中的固有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货币供应量已经越来越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鉴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很好地实现规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抉择可考虑:短期内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等基础性工作,中长期内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在更长时期内向利率中介目标过渡。  相似文献   

12.
从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及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并以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发现,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要的条件,因而,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货币政策仍宜于将货币供应数量和价格作为混合使用的政策调控目标。虽然目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条件,但是大部分条件很快就可以满足,因此,在不彻底改变现行政策的前提下,可考虑先作为"影子政策",并切实稳步推行相关制度的完善,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行,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经济金融季度数据,以贷款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尤其是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且存在时滞;与货币供应量相比,贷款规模更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问题的讨论,利用拓展后的卡尔曼滤波解决了状态空间模型的非线性问题,并以此对中国开放条件下的变系数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密,近年来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的;中国的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速自2011年以来同步放缓,但实际增速始终低于潜在增速;危机过后通胀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总需求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更是成功避免了中国通缩的发生;国际价格波动对于中国内部通胀的影响有限。因此,处理好"稳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是货币当局进行相应宏观调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来看,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重,“经济结构刚性”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政府在实施膨胀性财政货币政策过程中,要加快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和实现有管制的浮动江率,同时还要防范通货膨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储蓄分流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政策工具的我国货币政策,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动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新变数正不断产生。在这其中,几年来储蓄分流在我国的出现不仅削弱了金融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扩张和商业银行信贷机制的萎缩并存,并加剧着我国通货膨胀潜在因素的积累。这已成为当前亟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理论,国内外学者对此新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文章选取18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多个国家多年实践经验与实施结果的进行比较。这种分析能增进人们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认识,以更好地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于璟怡 《大众商务》2010,(12):64-64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实施困难,结合货币政策的本质作用,得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究通货膨胀目标值在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的最新发展。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加,货币政策操作更具前瞻性,并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其成功经验,对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实施困难,结合货币政策的本质作用,得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究通货膨胀目标值在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