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当这一消息从地球的另一面如电飞来,全世界都在第一时间思索着同一个问题:奥巴马成功连任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美国历史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头,这一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色人种的总统进驻白宫,顺带着也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有色人种的第一夫人。由于第一夫人的特殊性,奥巴马夫人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甚至全世界女性争相模仿的焦点,更何况奥巴马夫人的穿着打扮素以时尚和得体而著称。就在媒体对其极具好评的情况下,她却一改往日作风,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硝烟再起 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直接要求美国财政部把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此言一出,美国百佘名国会议员的联名信、奥巴马的支持更是把这一事件推向白热化。  相似文献   

4.
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情严肃地下令,把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延长一年。这是美国对朝鲜引起核危机所作出的强硬表态。这种用制裁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实用,但美国人坚持还要这么做。时下的美国国内经济不振,外交困难重重,这让奥巴马的面孔越来越少了微笑多了凝重。尤其是核危机下的奥巴马的表情,这也让人看到了时下美国人的不安。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2月17日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RRA).美国政府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7870亿美元,这标志着奥巴马“科技新政”正式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6.
丛宁 《魅力中国》2011,(20):97-97
台湾一直是美国用以牵制中国的一颗重要的棋子。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对台的政策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动,仍然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维持了美台之间的关系。这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及外部的国际环境等因素有关。奥巴马上台后,在中美合作关系越来越频繁的局势下,其对台政策相对于历届总统的对台政策变得低调和谨慎,这也是美国在面对经济危机和中国崛起,国际地位上升的国际形势不得不采取全球战略收缩政策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15,(3):13
2月2日,印度外长斯瓦拉杰访华,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为印度总理莫迪访华铺路。此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刚访问完印度。有西方媒体沉浸在“印度和美国走到一起与中国角逐地区影响力”的遐想中。英国广播公司2月2日在遏制中国崛起上,美国和印度有着共同利益。奥巴马访印期间,与莫迪签署《亚太及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构想》,捍卫航海自由以及海上安全和空域安全,特别是南海。这是印美首次走到一起公开表示不希望亚洲为一个大国所控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09,(12):9-9
香港《文汇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他的首次访华。在这趟66个小时的行程中,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进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9.
环球时讯     
《宁波经济》2010,(10):10-11
奥巴马提出六年500亿美元公共建设计划 在美国经济持续不振之际,亟欲振兴就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一项六年500亿美元的计划,以改建老旧公路、铁路及机场跑道。据悉,公共建设计划是奥巴马定于近期公布的若干计划之一,奥巴马正在竭尽全力说服美国民众,其经济政策正在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0.
10月7日,美国终于公布了奥巴马亚洲之行的日程安排,其中11月15日到18日造访中国。奥巴马迄今已经访问了16个国家,这是美国历任总统在第一年任期内访问国家最多的一位。此次亚洲之行,更给了奥巴马继续创造新纪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11,(23):10-10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就人民币汇率弹性、伊核问题等答记者问。有关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称,美方对中方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展缓慢失去耐心一问题时,刘为民表示,胡锦涛主席日前在夏威夷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时表示,中国的汇率政策是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12.
陈永苗 《上海国资》2008,(12):70-70
在11月4日的投票日里,凌晨就出现在投票站的选民行列明确地表达了对布什总统的外交、经济政策的不满,并选择了黑人总统。这在美国政治历史上竖起了象征性里程碑。在奥巴马当选之后,一个黑人中年妇女泪流满面说“只要奥巴马当选,我的一切问题都会被解决”。很显然,这位喜极而泣的妇女将奥巴马当成了万能的救世主,她的期待远远超出奥巴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奥巴马上台以来4份国防及安全战略文件中对华态度的分析,发现美国2012年1月公布的新军事战略报告公开化地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这是奥巴马上台以来很罕见的现象。结合当今国际局势,美国最新军事战略报告表面文本之下的真实内涵是:美国在中东及伊朗问题上焦头烂额的同时对中国施压,其实是色厉内荏的心虚表现,也是试图以成本最小的心理战“吓阻”中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众对奥巴马的支持处于历来的低点。11月25日路透社报道指出:“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怀疑奥巴马总统治理国家的能力,根据一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orc周一的公布,有53 %被调查的人认为奥巴马不诚实和不可信,这是第一次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orc发现了有多数民众质疑总统的信誉。上周在电话接受民意调查的843位美国公民只有40%表示奥巴马能有效地管理政府,比六月的调查下降了12%。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09,(12):14-15
11月12日,就职未满一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穿过地上落满黄叶的白宫南草坪,登上“空军一号”,从华盛顿启程,开始对亚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四国进行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  相似文献   

16.
大事     
《中国报道》2009,(5):10-10
奥巴马 欲重塑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衰退终将结束。在等待那遥远却终将到来的一天时,奥巴马胸怀大志:重新定义美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一份报告被秘书递交到奥巴马手里,翻开报告,奥巴马手心出汗了。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际推出经济新政。本文将奥巴马中期新政与奥巴马执政初期的经济刺激计划相比较,分析了奥巴马中期新政的历史背景。文章认为,奥巴马中期经济新政意味着美国原有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奥巴马中期经济新政其目标是在关注短期周期性波动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美国中长期经济周期结构的改变,这是奥巴马中期新政与初期新政相比较的完全不同的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美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1,(10):70-70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9日公布了一项在未来十年削减超过3万亿美元赤字的计划,通过结束富人、油气公司等享受的税收优惠将能带来1.5万亿美元的增收。由于美国“股神”巴菲特此前抱怨美国国会“溺爱”超级富豪,要求政府向包括自己在内的、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多征税,奥巴马将这一建议称作“巴菲特税”。  相似文献   

20.
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而这一天,也是在海湾战争中由盛而衰的悍马战车民用品牌全面关闭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