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忠华  张瑜 《南方经济》2015,33(2):53-69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异质性家庭、企业、零售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企业以房地产抵押向银行借贷,普通家庭通过银行借款提前消费房地产,将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体系引入模型,两者构成模型中经济波动传导的主体。我们模拟了各种冲击(包括房地产偏好、存款准备金率、通胀等)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模拟的一些结果和现实中国经济反应非常一致。模拟结果表明: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经济衰退,影响经济最重要的变量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胀冲击,银行体系将外生冲击分散传导,导致经济主体在冲击下形成其不同经济表现,在我国,银行体系是我国经济波动不可忽视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一楠  王亮 《南方经济》2018,37(12):57-77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和名义"债务-通缩"机制的DSGE分析框架,首先证明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与名义"债务-通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一方面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导致"高杠杆-外部融资溢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名义计价的高债务可能导致"偿还债务-通缩-债务负担加重"的"债务-通缩"风险。进一步,虽然高杠杆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经济条件下债务的可持续性不同,杠杆阈值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最高能承受的杠杆率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债务合约、储蓄率、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关。文章为供给侧改革与去杠杆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方面要降低宏观债务负担,另一方面要提升经济承担杠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提示去杠杆要避免骤然紧缩信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徘徊在百分之三十几的低位。因此,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平稳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济学家对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将采用200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实证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主要是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识别和分析了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和利率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且存在技术扩散机制的情况下产出水平可以到达新的稳态水平;而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冲击(利率冲击)对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价格加成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陈利锋 《南方经济》2016,34(4):1-23
政府支出对于一国经济波动具有显著性影响。基于我国的现实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证实:(1)生产性政府支出与消费性政府支出对于总产出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并且生产性政府支出对于产出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2)无论是政府生产性支出还是消费性支出,其对于不同部门的产出均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即政府支出的冲击效应具有部门依存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不同部门与政府支出不同构成成分的多部门经济NK-DSGE模型,考察了政府支出冲击的不同构成成分对于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经验证据,并且模型主要变量的周期性特征与现实数据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指出,相对于消费性政府支出而言,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对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使用支出政策熨平经济波动时,政府需依据现实经济情况及时调整政府支出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产出、CPI通货膨胀率和PPI通货膨胀率的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基础上融入投入-产出框架,将中间品价格引入到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之中,构建了包含中间品价格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对我国的价格粘性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估计出来的价格粘性与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近乎一致,最终品的价格调整周期为2.32个季度,中间品的价格调整周期为1.59个季度,说明我国中间品的价格要比最终品的价格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2003—2021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表明,地产调控政策针对的主体不同,其所造成的地产业和制造业的投资联动方式也不同。为理解地产企业信贷紧缩、住房需求信贷紧缩、土地供给增加三类地产调控政策对不同行业投资决策机制的影响,以及跨部门投资联动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企业和地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并引入公司债,从资本结构视角探究地产政策对企业融资和投资决策的影响。模型能够捕捉数据中投资跨部门联动的事实,其结果表明了在三类地产调控政策中针对地产企业的信贷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正经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启动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成为目前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着眼居民消费贡献乏力现状,从消费动机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公共财政支出角度提出提升居民消费的建议.在财政支出方面,要着眼宏观调控的全局性视角,避免短视,重视民生,把握重点,以期对居民消费及未来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侠  秦江萍 《北方经济》2011,(21):84-86
我国现处于政治变革、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变动期,结构、体制和政策的新老交替所引发的矛盾给消费带来诸多问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居民消费仅增长10.7%,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实施财政兴农举措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城乡发展二元化的经济现实构建了含有政府的城乡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政策冲击反应和乘数分析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财政支农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支农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富裕方面效果较好,政府性基金支出支农的政策效果则与资金筹集方式有重要关系。根据经济模型模拟结果及目前财政支农具体现实,本文认为应提升支农资金利用效率,改善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并对财政支农补贴政策适时做出动态调整,以实现财政支农更好地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凯强  台航 《南方经济》2018,37(7):75-95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6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的特点,将提高经济增长波动率;实证结果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结论,即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比提高10%,经济增长波动率将增加0.42%。稳健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县级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支出偏好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增加幅度将超过0.8%。文章的结论可为推进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普  陈伟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45-49
文章根据VAR模型和VCE模型,选取我国1978-2005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为样本数据,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及其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首先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总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项目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最后,根据财政农业支出的不同用途,分析了财政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理论假说,并基于1997-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现实数据,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负效应高于正效应,对经济增长显示出一定的抵制作用;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市场信心变化是否会造成经济波动,如何选择财政调控策略稳定市场信心进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文章利用矢量自回归模型和季度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市场信心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企业信心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虽自1999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差异明显。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虽对市场信心具有反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著,扩张性支出政策虽在经济低迷时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成效在不同支出项目间差异悬殊,其中,科教文卫等社会性支出的增加对市场信心将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行政费的膨胀却会显著恶化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5.
结构差异、增长质量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文章通过利用1996-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财政务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三者均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因素;不同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速度存在差异;体制因素是城市用地规模盲目扩张的深层次原因。为了从根本土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为鼓励,需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保持官员任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深化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居民迁移的体制壁垒。实现”用脚投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虞励彤 《科技和产业》2021,21(9):170-174
基于四川省1995—2006年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评估财政支出乘数模型并借鉴分位数模型思想,发现财政支出政策不利于缩小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财政支出效果越好,原因在于其资本利用能力,即财政支出对投资的溢出效应,造成第二产业增长幅度不同,最终呈现出财政支出效果不同.认识这一点对于在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有利于优化开发财政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地方政府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地方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绩效成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青岛市地方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但与市域范围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亟需进行地方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DEA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不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能力尚未达到最佳;纯技术效率上下波动,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服务能力缺乏稳定性。鉴于此,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文化资金来源机制、形成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相关财政资金绩效考核机制成为当前青岛市提高地方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绩效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随机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的公共开支的增长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文章给出了随机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给出了一个随机增长模型,该模型把公共开支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推导分析公共开支的平均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接着选取我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间在科教文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方面的公共支出的平均值和方差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四种类型公共支出的增长和波动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