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以投资需求为主要调控对象的政府积极财政政策面临淡出的趋势下,进一步启动内需的重点应该放在消费需求上面.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健发展具有永久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图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和比较当前约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来说,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在金融危机中越来越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措施,消费券陡然走红,不少人视之为提振消费的有效反危机对策而极力倡导,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以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内需对经济来说治标不治本。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消费券发放的各种效应,并在最后提出了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来说,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在金融危机中越来越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措施,消费券陡然走红,不少人视之为提振消费的有效反危机对策而极力倡导,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以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内需对经济来说治标不治本。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消费券发放的各种效应,并在最后提出了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消费信贷政策。然而,从实行情况看,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明显。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拓宽消费信贷思路,有的放失地开展消费信贷。一、当前消费信贷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开展消费信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国外也有这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扩大内需时期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内需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羁绊。在扩大内需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作用,通过制定积极合理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即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适度放松的贷币政策、合理的收入政策、积极的消费引导政策,并使其协调配合,将会有效地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6.
需求主体包括投资需求主体和消费需求主体。刺激内需,既要刺激投资需求,又要刺激消费需求,在当今相对过剩的经济中,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需求,分析需求主体的层次性关键是要让其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可分为中央财政政策和地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分为“面上政策”和“点上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合,这里要强调的的是:中央财政政策和面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地方财政政策和点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两者的配合虽有难度,但是这种结合对刺激消费需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炯玮 《中国金融家》2009,(11):106-108
2008年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掀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为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我国出台了包括4万亿投入、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发展方针,以刺激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逐步稳定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是结构性失衡,而非过去的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失效,需要转变思路运用供给管理政策。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其总量效应下降,供给管理政策应该是现实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高投资、高出口"模式之上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不稳定、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在国际需求大幅收缩的背景下,消费需求应该是"调结构"的主体,刺激内需的重点.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低消费率与高储蓄率、产业结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及金融抑制等因素有关.实证结果表明:在刺激消费中,利率渠道相对信贷渠道更有效.最后,建议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一篮子政策措施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通过消除金融抑制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苏亚芬 《金卡工程》2010,14(10):212-212
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这些措施和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好的政策只有落实到位,才能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在我国中央严格对这些政策落实进行严格检查的同时,公众监督相对空白。公众是这些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也要加强公众对各地方政府执行扩内需促增长政策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扩大农村的内需,刺激农民的消费和投资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战略,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可把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设施建设、开发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加快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等金融策略作为扩大农村内需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内需不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虽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推出消费信贷、提供优惠等等),但成效并不理想。原因究竟何在?一些人认为,内需不旺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旺”,其成因在于城乡居民的“预期收入”下降,或“预期支出”增加,从而购物热情降低,因此,主张实行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笔者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内需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城乡居民拥有充足的货币和购买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11,(9):12-17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在正常水平,内需的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4.
荣明宇 《会计师》2010,(10):32-33
<正>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以减税、退税政策以及2009年已经颁布的增值税改革条例尤为重要。从全世界各个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来看,需求不足时政府采用削减税收来刺激需求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通行做法,其理论依据大部分来自于凯恩斯的税收理论。  相似文献   

15.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拉动内需刺激国内需求来拉动经济发展,还对环境保护的发展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我们发现,部分无废旧家电消费者会购买废旧家电来获取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通货紧缩、内需不旺的经济走势下,农村金融部门应急为国家所需,为人民群众所需,充分发挥特殊功能,积极搞好金融服务,坚持供需两手抓,以创新手段扩大需求,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和扩大农民消费。农村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市场,开拓农村市场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从供给上讲,其核心是: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生产技术改造和动力机制的重构,充分挖掘供给的潜力,改善能源结构,推广生态农业,着眼于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GDP核算中分别占49.2%、48.2%和2.6%.投资、消费属于国内部门,内需所占的比重较大.长期以来,内需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和调控的内容,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一再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特殊的重要位置,而国外经济不稳定因素较多,消费需求疲弱,我国净出口增速下滑.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关于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论证中,大多学者通过各种模型实证得出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正面拉动作用,但关于投资、消费分别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有不同结论.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2,(20):29-29
民生证券 政策环境显著回暖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上周三召开,并对当前经济工作做了部署。政策总基调上把经济增长逐步放在了更重要位置,对政策环境要求增加;结构性减税摆在了更重要位置;财政政策扩内需,从较早之前的在建续建项目扩展到启动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外贸政策从推动平衡发展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会议对政策取向和力度也做了较为...  相似文献   

19.
顾欣欣 《金卡工程》2010,14(5):285-285
扩大内需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环境欠佳的背景下,社会保障、扩大内需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时候,应当通过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现状和内需不足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从社会保障角度谈如何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大领域凝聚增长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拉动内需,同时将宏观调控基调转变为“保增长、促发展”,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政策组合刺激经济增长,防止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