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很多,其中绩效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处于重要位置。分析了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极大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目前处于发展壮大的阶段,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组织效益。研究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业组织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经济管理模式,使企业组织能够获得更多、更高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指出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绩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控制活动是实现企业经营绩效操作层面的有效保证;信息与沟通扮演着串联内部控制各要素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间接影响;控制活动是控制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操作层面的有效保证;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的反馈。并从管理活动流程划分的角度,提出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绩效评估对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软件企业项目团队和团队绩效的特点,分析绩效评估的内容,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分析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健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对烟草企业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绩效视角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创新,旨在为提高烟草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烟草企业国有资产效能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间传统的竞争已逐渐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关系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企业结构资本,实证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在供应链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供应链集中度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能够强化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且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可以促进供应链集中度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缓解,进而增强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从企业经营风险角度探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实践、提升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绩效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薪酬的设计和绩效的管理是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将以涉农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涉农企业中,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而这样的关系又会产生何种作用,并会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铁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管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铁矿企业的开发和盈利,"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它特有的优点,促进着铁矿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在我国铁矿企业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使铁矿企业更好地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直是备受关注且存在争议。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正处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的重要阶段,我国林企对于多元化经营的诉求已变得愈为强烈。为了准确回答多元化经营对林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33个样本企业2013~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结合内部资本市场的调节和中介效应,探讨了林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与其绩效之间的作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在影响路径中,内部资本市场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方向与强度。本文认为中国林业企业进行适度的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而适度的定义则取决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是企业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以下简称"绩控")的主要目标。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在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应着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绩效管理则是通过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因而,建立健全基于绩效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轻资产商业模式作为以价值为导向的新型资本战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轻资产概念的探讨,较少关注该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我国2014—2016年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轻资产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轻资产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轻资产价值越高,企业绩效越好;轻资产模式下的核心变量人力资本和营销费用率均可以强化轻资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但研发投入率从短期来看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对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也起到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今“数字时代”,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本文对科技型煤炭企业——陕煤技术研究院管理体制创新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阐释科技创新绩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地方平台集团中应用实施现状,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企业实践中存在的六方面问题,从管理和操作层面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建议地方平台集团实施以发展战略和目标绩效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运用PDCA管理方法,积极探索和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推动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市场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本篇论文中,笔者站在胜任力模型视角,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组织核心胜任力、个体胜任力的开发和应用、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开始实施。绩效预算第一次被作为法条写入。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入到部门预算管理,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紧紧围绕绩效而展开。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得到了广泛关注,数字化转型为实体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本文选取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内部控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水平;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水平;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是打造制造强国、打赢“双碳”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碳绩效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综合指标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探究公司治理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能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碳绩效;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公司治理能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程度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推动碳绩效的良好发展。此外,受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公司治理对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碳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剖析创新型企业文化和企业动态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型企业文化视角探索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路径及其对营销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和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对37家新疆林业企业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在总体上得到验证;变量间的作用路径具有差异性,即动态能力和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动态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文化和企业营销绩效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敏  李大兵  常锐 《农业经济》2018,(5):117-119
本文首先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加入纵向一体化程度后,探究纵向一体化程度在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并以此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