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做一理性思考,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郭秀 《黑河学刊》2009,(6):126-127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文明的可靠保证。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当代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迎接生活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书玲  吴丽 《黑河学刊》2011,(1):114-115
健康人格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问题,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自我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途径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健康人格内涵、特征和分析大学生人格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青年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认为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磨练意志和培养优秀品质,强化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思维分析、沟通协调和灵活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进入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其健康和谐人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解决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以自我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以建设素质教育队伍为前提,以参加社会实践为途径。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从体育的本质特点出发,探讨了体育活动的功能及其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彦如  李义 《理论观察》2014,(4):140-141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力图使高校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使大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向阳 《魅力中国》2013,(32):383-384
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既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90”后大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建设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希望情感和健康的心理,丰富课外活动,以增强大学生幸福、快乐的积极情绪;构建和谐而积极的人际关系,建设积极的校风,以引导学生致力于追求积极,形成积极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地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明确而肯定地表明,人体的健康不仅包括正常的身体素质及生理,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健康和正常的心理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不健康行为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该项调查还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由此可见,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人才的素质,而大学生日趋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尤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要求.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能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环境适应、健康人格、心理卫生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魏世民 《重庆与世界》2012,(1):53-54,60
根据学生平时作业中的记载谈《大学语文》教学和大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关系,透过学生的视野看《大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体育(篮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手段对大学生人格塑造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很好的适应外在社会环境的心理特征,提高大学生独立自主、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积极关注、倾听及团体咨询等心理咨询技术,既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更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人的人格塑造是由N个互相链接、环环相扣的链条环节组成的,大学阶段是其"准终极链节"。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外的义工精神和义工实践,以促进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并把它纳入大学生德育评价的刚性指标中。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证了音乐审美素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重要方法,对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让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热点问题,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是大学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根本目标.该文着重从道德人格及培养意义入手,阐述现代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培养内容与原则,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构建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意在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情境变化的灵活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潜能的发挥,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EPQ-RSC)对随机选取的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除了对健康的担心该因子外,神经质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外向性的人格特质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其他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相关.学生个体需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幸福感水平;学校应完善有关设施和职能,多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国家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优化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环境;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主体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后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人格两者基础一致,目标一致,两者对象一致,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具有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