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8年我国四川“5.12”汶川地震和2011年日本“3.11”地震来看,我国死亡伤亡人数众多,建筑物损毁情况严重。日本在保证建筑质量上的法规和设计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针对电梯在地震情况下的损坏形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美国ASME A17.1-2010《电梯和自动扶梯安全规范》标准第8.4章:关于地震区域电梯抗震安全要求和日本的《电梯抗震设计及施工指南》,为我国电梯抗震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汶川等地震的发生让人们看到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超限高层结构设计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是可行的,采取比标准规范更加有效的抗震措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可完善简化的规范设计,为规范设计的不同性能水准提供一个有效的选择,改进已有建筑的评估和翻新,改进和完善区域损失估算,提高历史地震斟察的适用性,提高地震工程研究的效率,提高抗震性能并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灏 《价值工程》2022,(13):60-62
砌体结构在我国是一种使用颇广的结构形式.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中,该类房屋破坏严重,伤亡人数较多.对此,应对砖混结构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抗震鉴定的基本内容和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基本规定,阐述了砌体的抗震鉴定流程及计算方法.其次阐述了现有砖混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设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大陆内的一个最宽广的浅源强震活动地区,是多地震国家.地震所以能造成如此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缺乏必要的抗震设防.所谓抗震设防是指对房屋进行抗震设计包括地震作用、抗震承载力计算和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来达到抗震的目的.文章主要就砌体结构抗震措施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在日本人看来"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自2001年以来(除去今年3·11日本地震),日本共发生里氏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遇难.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动荡的一年,从日本地震核泄漏到欧债危机急速蔓延,纷纷扰扰的"黑色"事件加上资本市场近年来的积弱态势促成了A股的"熊态毕露".伴随着A股"熊霸全球",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也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是我国正确处理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震活动频繁且强度较大。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居民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对桥梁工程的破坏最为严重,因此,开展桥梁抗震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生的国家,饱受地震灾害,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造成的各类损失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十分关心致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生的国家,饱受地震灾害,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造成的各类损失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十分关心致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吴琴容 《科技与企业》2014,(14):277-277
千百年来,人们很难对地震的来临做出准确无误的预测,所以,当地震迅猛到来时致使人们手足无措,同时建筑物产生裂缝,严重时发生倾斜倒塌,最终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社会原本的秩序,给国家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虽然地震是无法制止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研究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震频发,每次地震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此,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愈加关注.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位于两条地震带上,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地震的高发区之一,因此为降低地震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经济的损失,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物的抗震性建设以及抗震概念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李韵南 《价值工程》2010,29(8):104-105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地区,很多建筑都处在高烈度地区,因此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在我国钢结构框架的工程设计中如何建立抗震设计的概念和如何采用减震消能手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设计中应该考量的一些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繁。自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抗震防灾工作.积极主动防御地震灾害。开始开展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就我国抗震加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现状做简要介绍.并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抗震设计是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共同实现的,通过总结历次地震灾害后发现,对于结构抗震设计来说,"概念设计"比"数值计算"更为重要。本文根据建筑设计对地震作用的特点,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捐赠热情空前高涨,中央和地方财政也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因此形成了一项抗震救灾专项资金.如何保证这些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效果与效率,审计的作用功不可没.拟就抗震救灾专项资金审计的内容,审计的特点与审计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地震,巨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伤.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人们希望住所更加踏实坚固,而现状却是"抗震房"凤毛麟角,极其少有.人们关注商品房的价格高低,却很少关心质量好坏.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之后,回顾地震多发国——日本的房屋抗震技术与实践,同时,作为在许多领域世界领先的国度,审视日本建筑群现象,对中国城市建设或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