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旅游价格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利益的调节杠杆,对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竞争能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下同。)不仅直接关系旅游消费者正当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文化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乃至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因如此,近些年来,每遇重要节假日,景区门票价格就成了社会、旅游消费者、媒体等各届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地方政府如何正确认识景区门票价格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景区经营者、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景区门票价格在景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消费者如何正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7):118-12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局势越来越深入,各国之间经济竞争越来越激励,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占据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很大比重。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旅游业的良好发展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旅游景区门票问题严重,很难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消费。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应该根据当地旅游产品的特点,实行景区免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把重点发展旅游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上,带动地区经济的不断提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就免收门票背景下的景区发展模式中的问题、对策展开论文,帮助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烨 《商》2014,(23):54-54
旅游景区地产充分融合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两大行业,是发展社会经济和活跃城市经营的重要举措。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众多人群都选择旅游景区地产产品来开展休闲假期活动。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景区地产,其发展能有效促进旅游业从规模转变为系统经济,以实现房地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全面融合。文章将简要介绍旅游景区地产的几种运营模式,并就其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旅游景区商品出现价格过高、质量低劣、服务缺失等现象。分析现象主要是由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购买行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经营场所的高租金、商品定价缺乏政府监管等多个因素造成。本文从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等三个不同层面来提出合理定价建议、规范旅游市场措施等解决该矛盾,希望通过此能规范、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合理定价是影响服务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众多景区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就影响服务产品价格制定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论证,给出动态反馈的定价策略,以供旅游景区价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过高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仅会增加游客出行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旅游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明确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主题,并进而提出要从价格结构策略和价格连带效应两个角度,全面推进我国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弘扬发展了本国传统文化,对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时刻牵动着整个旅游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景区的发展规划并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关注景区的个性化及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必须改变观念、调整价格、推陈出新、提升服务水平等,来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景区在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上朝着积极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章婷婷  董燕 《中国市场》2012,(15):81-82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旅游景区商品出现价格过高、质量低劣、服务缺失等现象。分析现象主要是由于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购买行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经营场所的高租金、商品定价缺乏政府监管等多个因素造成。本文从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等三个不同层面来提出合理定价建议、规范旅游市场措施等解决该矛盾,希望通过此能规范、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2016,(6)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健康持续的发展更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人群都选择旅游景区开展休闲度假活动。峨眉山旅游景区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内旅游服务已相对完善,但也是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总结峨眉山景区存在的问题,并就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它既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景区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标志。万峰林景区作为贵州省兴义市的著名景区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近年来,万峰林景区发展成绩斐然,先后荣获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称号。然而,取得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景区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景区在开发的同时,更应做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将定价因素与景区门票价格的相关系数予以标准化,并作为各因素决定门票价格的权重,构建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定价模型,为我国旅游景区制定科学、合理的门票价格,提供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不断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要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除了增强景区自身吸引力外,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增强景区可进入性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流活动的开展。同时,旅游景区为了满足游客各种需要而开展的各种物流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物流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志全 《商场现代化》2008,(13):370-37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体制复杂、管理政出多门,开发资金的投入不足与浪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景区整体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旅游景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景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都表明了旅游景区必须在开发理念、管理体制、景区营销、景区产品和员工服务上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产业兴起,选择合适的旅游地产开发策略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休闲度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宿迁市骆马湖景区旅游地产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深厚,可以在准确产品定位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产品和价格开发策略对旅游地产进行开发,获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高昂的价格已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瓶颈,通过以点代面分析重庆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解决目前景区门票价格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旅游景区开发与旅游景点开放的数量不断增加,需要更高水平的景区景点管理。目前,从整体上看,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水平尚未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多旅游景区存在明显的管理瓶颈与问题。回顾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历程,思考景区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其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将定价因素与景区门票价格的相关系数予以标准化,并作为各因素决定门票价格的权重,构建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定价模型,为我国旅游景区制定科学、合理的门票价格,提供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价格管理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供求关系和季节因素等.一直以来,门票价格的作用往往不被重视,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管理者价值取向的影响,门票价格作为一种调控和治理手段非常简单有效,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从江西旅游景区的不同类型及相应定价入手,重点分析江西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功能和价格上涨原因,并提出优化江西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是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采用数理模型分析方法,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一部制和两部制定价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部制定价不仅可以解决由边际成本定价带来的景区亏损问题,还可以解决由一部制定价造成的社会福利偏低问题,具有社会福利增进的优越性。为了更好地实施两部制定价,应重视旅游者需求数据的收集和旅游价格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完善景区配套工程、产品与服务,调整景区固定费用与从量费用的比例,并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监督。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景区品牌化可扩大景区影响力、吸引潜在市场、增加景区附加值、促进景区横向发展,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旅游景区品牌化发展还存在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市场吸引力下降、品牌建设流于表层、品牌开发忽视市场因素、营销单一、投入不足、联动乏力等问题。旅游区相关部门应加快明确景区品牌定位,深度挖掘旅游品牌文化和社会内涵,丰富旅游景区品牌的营销模式,并倡导企业间品牌合作,促成品牌联动,以有效增强旅游景区品牌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