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矿区内含Hg、Pb和Cd的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治理,采用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对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了菠菜种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活性炭和熟石灰等材料组成的隔离层对污染土壤中的Hg和Pb具有较好的吸附阻隔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它们向上部种植土层的迁移,但是该种隔离层对污染土壤中Cd的吸附阻隔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含Cd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隔离修复,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Pb、Cd复合污染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以空心菜为试验对象,分别研究有机质、生物炭和铁渣对空心菜-土壤系统中空心菜生长状况以及重金属Pb和Cd累积与分布的影响,探寻不同修复材料对空心菜Pb、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g·kg~(-1)铁渣的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中Cd含量,添加20g·kg~(-1)有机质的处理则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含量。空心菜叶片对Cd的吸收效果显著高于空心菜茎对Cd的吸收效果,其中添加10g·kg~(-1)生物炭和铁渣的空心菜叶片吸收效果最佳。添加有机质和生物炭处理中的空心菜叶片对Pb的吸收效果优于空心菜茎,但是添加铁渣处理的空心菜中茎对Pb的吸收效果优于叶片。其中添加10g·kg~(-1)生物炭的空心菜叶片对Pb的吸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表征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微观空间分布特征,观察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矿物之间的微观空间依附关系,本文采集了潼关县采矿区、选冶区附近等4个点位的土壤样品,采用ICPMS测定了Pb、Cd、Hg的含量,利用扫描电镜对每个土壤样品的微观结构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矿区Pb、Cd和Hg的污染超标倍数分别为0.97、7.64、0.20,选冶区及周围农田土壤中Hg污染最严重,污染超标倍数高达52.20;四个样品中Hg主要依附在粘土矿物周围、石英颗粒边缘或表面或孔隙中;1~#、2~#、3~#样品中Pb主要分布在石英、钙长石表面和孔隙周围;1~#样品中Cd和Pb的分布相似,但在碳酸盐矿物表面分布有一定量的Cd;2~#和3~#样品中Cd主要在依附粘土矿物周围及孔隙中。Hg、Pb、Cd在土壤中与矿物的依附关系为:Pb、Cd主要被粘土矿物吸附,部分以碳酸盐结合;Hg为石英和硅酸盐矿物吸附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炭—辣椒盆栽试验,研究果木炭与猪粪炭在0%(CK)、5%(G5和Z5)和10%(G10和Z10,以风干土计)添加量下,种植辣椒后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及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后(未种植作物),与CK组相比,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且添加猪粪炭对养分含量提升效果更显著。种植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下降,而仅添加猪粪炭使全氮含量有所下降。种植前后猪粪炭添加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提升与保持,且Z10组效果最佳。生物炭对Pb、Hg和Cd的修复效果依次减弱。其中,猪粪炭添加对三种重金属的修复效果整体较优,且修复效果随猪粪炭浓度增加显著增强;果木炭对Pb和Hg的修复效果较好,对Cd的修复效果较不稳定,后期治理中可优先选用猪粪炭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不同生物炭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于500℃条件下制备农作物秸秆生物炭,并分别在制备的不同生物炭材料中添加重金属溶液,于25℃恒温振荡培养箱下220 r·min~(-1)分别振荡培养1 h、1 d和5 d,过滤后测定滤液中重金属Cr、Cd、Pb、Zn、Hg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炭均为碱性,三种生物炭对重金属Cr、Cd、Pb、Zn、Hg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效果。对重金属Cr而言,培养5 d后芦苇杆、木薯杆、水稻杆生物炭对Cr的吸附量均表现出最高,分别为260.33、250.56、248.69μg·g~(-1);对重金属Zn、Cd而言,培养1 h后水稻杆生物炭对其吸附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90.80、333.58μg·g~(-1);对重金属Pb、Hg而言,在培养5 d后,木薯杆生物炭对其吸附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12.75、75.32μg·g~(-1),其中三种生物炭材料对Hg的吸附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综合三种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可推断,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受吸附时间及生物炭性质而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本研究采集测定了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Hg、As、Pb、Cd、Cr、V、Zn、Ni、Cu。结果表明,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整体呈轻度重金属污染,Cd、Pb、Cr、As在不同区域中出现明显的积累,化工、冶炼行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加快,原处于城市中的重工业企业进行了搬迁,遗留场地对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危害较大。以某化工厂搬迁后遗留场地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20 cm土样18个,测试了Ni、Cu、Cd、Pb、Hg、As和Zn共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运用质量比统计分析、污染特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判断场地内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Ni、Cu、Cd、Pb、Hg、As和Zn含量分别为30.16、35.10、0.28、31.74、0.92、18.99和72.63 mg·kg~(-1),受测的7种重金属与关中地区背景值相比超标率为83.3%,以Hg、As污染为主且已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筛选值,说明化工厂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含量有极大的影响;重金属主要在污水池与反应堆处明显富集,说明化工厂可能存在渗漏或偷排现象,这也是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本文将常规物理阻隔修复与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相结合,对小秦岭矿区内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进行了隔离修复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将熟石灰、坡缕石、细沙和黄土按一定体积比制成的隔离层,铺设于污染土壤与种植土层之间可有效降低种植作物与种植土内Hg、Pb和Cd等含量;2~#实验采用的隔离层相对于1~#实验隔离层能更好阻隔Hg、Pb和Cd从矿渣层向种植土内迁移,说明在隔离层材料配比中适当提高熟石灰的比例能够更有效阻隔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在污染土壤上部铺设由黄土、细沙、熟石灰和坡缕石混合配比制成隔离层能够显著阻隔污染土壤中Hg、Pb和Cd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取隔离修复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工矿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含量变化,配合土壤监测与有效治理,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本文以宁夏某工矿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淋溶试验和土壤环境容量模型,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Pb、Hg、Cd、Cr和As)的纵向迁移特征及含量变化趋势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周边土壤的重金属纵向迁移能力排序为Cr> Cd> Hg> As> Pb,Cr具有强溶性形态和较强的迁移能力;企业开始运营后,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超过该区域土壤本底值。Hg和Cd含量增长较快,而Cr的残留率较低;2020年前,厂区周边Hg、Cd、Cr和As的点位超标率从未达到100%,但现在已经达到这一水平;厂区周边土壤中Pb含量的增长率不高,但Pb在表层土壤中富集,97%的点位Pb含量已超过宁夏背景值。因此,企业生产对厂区周边的污染影响较大。未来,该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完善厂区绿化,以减少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使用ASD FieldSpec HR(350~2500nm)地物光谱仪,对采自陕西省扶风县、杨凌县、武功县的44个土壤样品进行原始光谱反射率测定。采用MSC、SNV、NOR,结合FD、SD、LOG变换,使用PLSR建立Cd、Hg、Pb三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最优高光谱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Hg污染现象,Cd含量接近临界值;反射光谱经过NOR、MSC、SNV变换后显著提高了反射光谱的信噪比,结合不同微分变换有效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采用PLSR法建立的Cd、Hg、Pb三种土壤重金属光谱最优模型的建模精度分别为0.545 1、0.991 2、0.618 2;针对不同重金属元素,基于不同的处理方法建立的最优估算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可以实现该区域重金属含量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工艺,本文使用柠檬酸作为淋洗剂,对砷、镍、钴、铜等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处理,考察不同淋洗剂浓度、淋洗土水比、淋洗时间对淋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镍的去除率最高,对钴的去除率次之,对砷和铜的去除率较低。试验确定了最优淋洗剂浓度、最优淋洗土水比和最优淋洗时间等条件,在最优淋洗条件下,淋洗后土壤中各重金属的浓度均低于修复目标值。生石灰和聚丙烯酰胺可用于处理淋洗废水。  相似文献   

12.
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及三水区的陶瓷工业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厂区周边500 m内表层土壤(0~20 cm)的Cd、Cr、Pb、Cu、Ni、Zn等6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内梅罗指数(PN)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 I)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高明区的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禅城区、南海区与三水区的Cd超过背景值的倍数最大,均超过背景值的4倍以上,但4个区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工业用地标准.4个区的综合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等级,其中高明区的PN最小,南海区的PN最大,分别为0.07和0.34.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禅城区与高明区为低风险,南海区与三水区为中等风险,C d的潜在风险系数Ei最高.研究表明,佛山市陶瓷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工业用地标准中是合格的,但已存在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在今后的生产和土地再利用时要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对土壤Cd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震荡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将普通棉线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出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功能复合棉线,用于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同时,研究了功能复合棉线对Pb(Ⅱ)、Cr(Ⅲ)离子的吸附能力,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和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复合棉线对Pb(Ⅱ)、Cr(Ⅲ)离子的吸附效率高,且吸附剂易于与水体分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万庄金矿区及其矿区周边表层土壤取样调查,本文测定了矿区土壤中八大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As、Cd、Cr、Cu、Hg、Pb、Zn和Ni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0.345 mg/kg、26.858 mg/kg、0.321 mg/kg、68.055 mg/kg、30.879 mg/kg、59.040 ng/g、51.556 mg/kg,89.450 mg/kg和32.070mg/kg,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比发现,该矿区土壤中研究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二级标准值,说明该地区的重金属积累比较严重。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Cr、Ni可能源自后期人为因素和大气沉降;As、Pb、Cd及Zn的来源可能是矿石开采、开采后的堆积冶炼、矿产的运输以及冶炼后的残渣堆积物;对于Hg的来源,除了源于土壤的自然成土因素,主要原因是金矿选冶采用氰化法时需要加入汞。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集大宗农产品玉米、油菜、马铃薯和特色农产品白菜、萝卜、核桃、红薯,对巫山县富硒土壤区农产品及根系土中重金属Cd、Hg、Cr、As、Pb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玉米、油菜、马铃薯均存在重金属元素超限值样品,玉米超限值的指标主要为Cd、Cr,油菜超限值的指标为Pb,马铃薯超限值的指标为Cd;各重金属富集排在前列的农作物主要为油菜,排在后面的主要为白菜、红薯。结果可为巫山县富硒土壤区农产品合理布局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春莲花山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中常见的部分重金属污染物Cd、Hg、Pb、As、Cu、Cr、Zn、Ni为评价因子,采用复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依据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对研究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只存在单一元素污染区域,分别为Cd、Pb元素污染,污染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1%,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区内未污染区域的等级均为警戒;作为评价因子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莲花山全区土壤风险管控类型均为优先保护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调查了新桥矿区周边表层土壤金属污染现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Cu、Pb、Cd、Cr、Hg和As等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变异系数分析中,除Cr和Hg变异系数稍小外,Cu、Pb、Cd和As的变异系数都很大,说明新桥矿区周边土壤人为污染造成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所辖3 000 km~2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269件,通过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多指标生态评价法对土壤中As、Cu、Zn、Cr、Ni、Cd、Pb、Hg8种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检测、评价,提出煤矿区土壤污染环境管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厂副产物脱硫石膏和污泥在雨水中或作为固体废弃物加工过程中,吸附的痕量元素会再次进入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选取安徽省3个典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机组,通过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BCR)逐级提取法测定脱硫污泥和石膏中Cr、As、Cd和Pb的赋存形态,应用标准毒性浸出程序法(TCLP)对脱硫石膏的浸出毒性进行测定,分析脱硫副产物中Cr、As、Cd和Pb的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脱硫污泥中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中Cr和As稳定性高,Cd和Pb元素有效态占比大于50%,迁移能力强,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风险;脱硫污泥中Cr、Cd和As的迁移能力较强,环境风险较高,其中Cr在氧化环境中不稳定,Cd在酸性环境中更易浸出,As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中均不稳定;pH和固液比对石膏中重金属浸出有重要影响,不同元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b、Cr和As浸出率随着pH的降低而增大,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达到平衡;Cd的最大浸出率低于其他3种元素,浸出率与pH和固液比的相关性较弱,在pH为4.47时,浸出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厂脱硫副产物处置及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是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海宁市土壤中Cd、Zn、Cu、Pb、Ni、Cr、Hg、As八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种评价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各有优缺点,因此,人们应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