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土壤样品中多溴联苯醚、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类化合物同时测定方法。试验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对样品净化的同时达到了三类化合物的分离,并研究了三类化合物彼此干扰影响,采取进一步的净化方式实现了样品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量。建立的方法对土壤样品净化效果良好,出峰清晰完整,多溴联苯醚、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类化合物检出限分别为0.03~0.82 pg/g、0.02~0.16 pg/g和0.02~0.26 pg/g,三大类化合物净化内标回收率范围为55.2%~113.4%,RSD范围为0.6%~8.9%,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乙醇作为原料、清洗剂、溶剂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等行业,是大气中乙醇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我国还未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或方法。本文参照工作场所醇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方法,选用蒸馏水为吸收剂,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的乙醇。该方法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0.034 mg/m~3(采样体积以20 L计),回收率为95.6%~101.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尝试建立一种方法,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戊烷、正己烷、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酮、苯、甲苯、苯乙烯、环己酮等19种组分。其间利用活性炭管采样,并开展二硫化碳解吸、TG-WAX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和FID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最低检出浓度保持在0.1~0.5 μg/mL,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 3,解吸效率保持在80.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9%。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中多组分有机溶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H7N9禽流感病的病毒基因来源、传播方式、易感人群、诊断、预防等方面对我国的研究状况做了简单的综述.指出预防禽流感病要做到: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禽畜后要及时彻底清洗;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室内勤通风换气;避免接触发热病人,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基础病的居民,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酸性硫氰酸盐溶液中,用多醚类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预富集和分离铑和铱的可行性。详细探讨了硫氰酸盐浓度、酸浓度、加热时间以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对萃取的影响。铑和铱在加热前与加热后加入酸,将形成不同的络合物。在加热后再加入酸的条件下,光谱分析表明铑被萃取的组分为Rh(SN)_6~3~-。用吸附能力约为0.50摩尓/ 公斤的泡沫塑料,可获得大于10~4的分配比。当采用最佳分离条件时,90%以上的铱留存于水相中,而大于90%的铑被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所吸附。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生态失衡,产生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是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被认为与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有关。青藏高原面积整体有308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我国的部分是25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领土面积的1/3~1/4。因此,深刻了解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理论,运用CiteSpace等软件对1900~2023年青藏高原GHG(Greenhouse Gas)排放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放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是青藏高原GHG排放的关键内容。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大致分为5个时期:1999~2002年期间主要在青藏高原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2003~2005年间关注青藏高原各种植被类型有机碳库与GHG排放源,同时更加关注甲烷的排放模型估算研究。2006~2009年间,气候变化成为本区域GHG排放研究的重要因素,碳的概念有所扩展,先后出现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气溶胶和黑炭等。2010~2016年间,从微观层面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气候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氧化亚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