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引发污染的因素众多,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给环境保护增加了不小的压力.环境监测具有多重作用,在新时代的环境保护中占据超然地位.通过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准确把握当前大气环境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本文研究了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是把双刃剑,容易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活环境恶化,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准确反映环境质量和环境发展趋势,为环境的规划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以期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客观而全面地监测好污染状况,正确评估污染治理的效果,才能改善水体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地面布点、人工采样测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是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但是,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缺少有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这严重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在阐述环境监测目的和现场采样的质量影响因素基础上,就如何提升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提出建议,这对于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档案是对环境测客观记录,是进行下一步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环境保护、环境开发和自然资源使用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论述环境监测档案的概念、如何进行管理和利用,希望能够对当前的环境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6.
杨惠峰 《魅力中国》2010,(27):171-171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档案是对环境测客观记录,是进行下一步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环境保护、环境开发和自然资源使用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论述环境监测档案的概念、如何进行管理和利用,希望能够对当前的环境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12,(16):29-29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是负责全市环境质量监测,为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环境质量报告和技术支撑;开展污染源监测,为污染监督管理与环境执法提供监测数据;建立环境应急监测网络,为污染事故处理和污染纠纷仲裁提供监测依据;开展环境监测科研,分析掌握环境形势和发展趋势,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自然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环境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必须具有前瞻性、快速性、准确性和可溯源性。环境监测单位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合理选用环境监测方法,促进环境监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城市氮氧化物污染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平衡。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氮氧化物标准物质的试验方法,以期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静  汪志红 《魅力中国》2013,(28):19-19
在保护环境技术中.环境监测是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可以准确反映环境质量情况。也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状。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环境监洲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估和环保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会导致监测质量下降,影响后续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探究了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具体措施,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按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为了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防范环境风险,"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将继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其对环境监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成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从现阶段环境监测管理问题入手,根据环境监测特点,对环境监测强化管理措施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作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环境质量趋于稳定,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庆市的环境保护形势仍很严峻,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问题仍受到市民的关注,为此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对大庆市的环境空气污染情况做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技术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况以及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不足,阐述了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最后总结了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旨在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保护的基础,人们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信息等学科内容,研发出多种环境监测技术,监控反映环境质量的各项数据指标。环境监测技术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述了当前我国投入使用的几种常见环境监测技术,同时根据实际环境监测情况,指出相关监测技术应用时仍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环境监测技术质量控制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人们必须制定出满足环境管理需求的应用路线。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应用路线,最后总结了如何确保土壤监测质量。因此,要建立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网,构建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技术方法体系,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可以为环保工作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参数和技术支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人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发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应的发展措施,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科学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监督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工作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之一。基于此,对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发挥环境监测工作作用的方法,希望能够逐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调整和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近日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今后 5~ 10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控制环境污染和扭转生态破坏发展趋势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下大力气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十五”乃至到 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解振华说,“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 2000年降低 10%,力争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继续抓好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地区、北京以及渤海的环境治理,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抓紧修改和完善三河三湖“十五”环境治理计划,切实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十五”环境治理计划,切实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十五”计划。“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比 2000年降低 20%,重点推进电厂脱硫,有计划地关停小煤矿、小电厂,鼓励使用低硫煤和清洁能源,大幅度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轻酸雨污染;北京市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使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南水北调的水污染。解振华指出,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切实依法保护环境;其次要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另外,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制定环保经济政策;继续实施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努力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和宣传等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环境预警和应急能力;定期公布主要江河行政区断面水质状况和重点污染源排污情况,环保重点城市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发布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报告;检查和落实环保责任制,提高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的透明度,公开环境信息,鼓励和动员社会监督;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社会化经营;积极参加全球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20.
要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对各类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针对我国现行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源头大、污染治理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监督难的实际,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走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和工业污染治理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保证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